-
还是按照标准来吧
-
今年,单位要拓展检测能力范围,要开始检测“黄曲霉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了,要求在液质上建立方法,毒性太大,如果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心有余悸,求破解!
-
根据信噪比
-
附录A 标准浓液浓度校正方法计算公式好像有误似应改为c=(A/2550)*250000*F将=50 ug/mL代入原公式 A=51,吸收度大于1以上,似乎有问题(F假设为1)
-
可以尝试用溶剂解吸型的碳管做热解析的标准管,试试和平时的热解析碳管有什么不同。
-
做好记号,开机前仔细检查一下。
-
现代色谱大多用EPC进行控制,每个阀都连接一个EPC。。而这些EPC大多通过色谱工作站进行控制,在色谱工作站上有个事件设置,可以设置各个阀的开关时间和动作。。。
-
需要覆盖就覆盖。 也可以另存的。
-
这是气相还是液相,貌似填充柱是气相会用吧
-
有衬管吗?换个新衬管,老化色谱柱。
-
用氮气应该可以吧
-
我们氮气是钢瓶氢气,空气是发生器,三位一体的发生器没有用过。
-
在气体校正因子中查资料学习。
-
测得是哪种维生素,如果前处理方法相近,仪器方法仅仅波长或者流速不一样,应该也无妨的。饲料和食品的基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前处理不一样,提取或者除杂的效果会不一样,对定性或定量可能就会有影响
-
别对着吹就行,像示差检测器很容易受温度影响
-
不能吧
-
液膜厚一点为好
-
估计仪器或者是色谱柱倍污染了
-
把保护柱拆下来后,峰头出现分叉现象
-
具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