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详细的资料谁也不清楚,要是真低的话肯定就是用高性能的光栅和检测器了,不过他要是开发出来,我估计别的早开发出来了吧,
-
兄弟想开点!看你最近老烦这烦那的,注意身体才行呀!伟大领袖告诉我们的!
-
气相色谱法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你们是如何设定的,我看资料上说比所用溶剂的沸点点10~20度为佳,比方农残的溶剂是正己烷,正己烷沸点为69度,低个10至20度的话,那么这个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为40度为佳了,据说这样可以减少溶剂的峰展宽及拖尾而造成对其附近出峰的影响。问题是这样的,就是升温的初始温度的设定要考虑很多方面,至少还有一个就是如果初始温度过低的话,在夏季最热的时候如果用空调有可能仪器仍然达不到(因为仪器本底温度比较高),这样就始终不能达到平衡状态而进下一个样品的。所以我们以前用气相设置程序升温的起始温度是60度。
-
超声波清洗会把雾化器中的毛细管弄坏的。千万不要用超声波呕。
-
各位有没有听说Plasma稳健性这个名词,用Plasma稳健性来衡量Plasma稳定性有什么依据?所谓Plasma稳健性既Mg2/Mg1
-
我们就是使用通风橱的,味道还好。
-
谁知道仪器条件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吗?
-
100的够用,稀释也方便。
-
不排除这个可能我就是想请大家提供些方法看看能不能改良改良
-
一般都是原子荧光作呀。icp要是也能作这个真是万能了!
-
我觉得这个浓度还不到弯曲的程度,主要还是要摇匀
-
上午试通了一下氮气,不过走廊搞装修没点火,氮气是要消耗的.我的机子既有抽真空也可以充氮气,是不是同时用这两项来分析样品会更好啊?呵呵
-
似乎偏低了一点软件指示的读书未必准确的
-
看看这,也许有帮助:
-
内标法是相对强度法,首先选择分析线对;选择一条被测元素的谱线为分析线,再选择其它元素的一条谱线为内标线,所选内标线的元素为内标元素,内标元素可以是试样的基体元素,也可以是加入一定量试样中不存在的元素,分析线与内标线组成分析线对。内标元素与分析线对的选择(1)内标元与被测元素在光源作用下应有相近的蒸发性质(2)内标元素若是外加的,必须是试样不含有或含量极少可以忽略的。(3)分析线对选择要匹配;或两条都是原子线,或两条都是离子线,尽量避免一条是原子线,一条是离子线。(4)分析线对两条谱线的激发电位应有相近。若内线元素与被测元素的电离电位相近,分析线对激发电位也相近,这样的分析线对称为“匀称线对”。(5)(5)分析线对波长应尽量接近。分析线对两条谱线应没有自吸或自吸很上,并且不受其它谱对的干扰。
-
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看来是要有专用的空白容器
-
个人觉得他们好像在色谱一方面强一些!这个好像还是一般!
-
另外想問下﹐用選擇離子電極﹐樣品應該怎么進行前處理呢?
-
应该代替不了,原子荧光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
-
手动的只能测量波长在某个值时的吸光度或者透过率,扫描可以测整个波段,拉杆是给你切换样品的,和自动扫描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