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卤肉制品工业化生产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欢迎参与)
在
酱卤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食盐的添加量的确定,
调味料添加量的确定,老汤量在浸卤过程变化对风味的影响,添加色素在浸卤或
高温杀菌过程中变化,单一品种在酱卤过程温度时间的把握,产品入味时间的把握,老汤的清汤方法及保存......欢迎各位朋友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7人参与回答
-
可食膜能不能用在无包装酱卤制品中?抗氧化保水又护色?
-
我觉得 用盐度剂好些 比较稳定,用传统的方法 肯定是不稳定因为老汤的蒸法等因素 不可能每天都过称
-
很少用到色素呵呵不知道怎么样
-
中式产品工业化生产一个关键问题是环境的控制:原料处理、蒸煮现场除湿排潮非常重要。其次成品冷却、储存环境温度控制及运输过程低温控制不可忽视。即有效控制微生物迅速增长,延长货架期,降低返货率。
-
,健康食品/保健品销售经理
2019-03-26回答
我比较喜欢天然的香气,我们现在的产品都在用香辛料,刚煮出来味道还可以,但经过烤箱、高温杀菌等工序后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都是一样的蒸煮味道。我比较钟爱烤肉串的香气,很想有那样味道的产品(包装)。
-
香料的添加我决定经验很重要我实际的经验少一般 每100斤料0.8-1斤左右(成汤).
-
我们的酱卤制品突出的质量问题是颜色变色过快,一天就变黑了 开始用的是糖色,后来用了色素也不行.最后用了护色剂 好一些 但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