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机农场?有机农场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场生产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农场才是有机农场?
,要看规模和是否有防护措施。因为本地的空气质量很难达到有机农业生产的空气质量标准。所以,规模在几十亩地又没有防护措施的很难做到安全生产。
第二,离主城区的距离。外环以内肯定是很难做到有机农业生产的,离主城区或者化工厂、殡仪馆、垃圾处理站等相对距离比较近的农场或基地就别相信了。
第三,土壤中蚯蚓粪的密度。如果是一直用有机肥种植,土壤中蚯蚓的含量会比较高。因此,单从外观上看一下蚯蚓粪的密度就能知道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活性。
第四,病虫害处理方式。每一家农场都会有自己杀虫、灭菌的方式。有机农业采用的都是物理方法和生物制剂。
第五,农场的运营模式。农场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雇工种植模式,农场自己的工人种植,没有产量要求;二是承包模式,农场将地块承包给个体种植,农场只负责收菜。三是合作社模式,大家独立种植,通过严格的监管,质量也会得到保证。
第六,是否是开放式农场。真正的有机农场都是开放式的,消费者可以随时去参观、考察并监督生产过程。
第七,现场观看菜的形状。如果是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没有使用过激素类的药物,黄瓜、丝瓜、西葫芦等不会像市场上的那么直,也不会带着鲜艳的黄花。
有机农场是一种生态的农场生产方式,有机农场是回归自然的一种生产方式,但它又高于自然;它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寻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为了探究如何保持有机完整性即有机产品质量、有机生产技术与管理和目的意义的完整性,从有机农业的四大原则入手,阐述了有机完整性的具体涵义。
内容包括:
(1)健康原则要求保持有机产品质量的完整性;
(2)生态原则要求保持有机农场生产技术和管理的完整性;
(3)公平、关爱原则要求保持有机产品开发目的意义的完整性。
全面理解有机农业基本原则的内涵对于指导有机农业科学发展,理解保持有机完整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农业基本原则为健康、生态、公平、关爱,只有在有机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遵从四大基本原则,有机完整性才能得以保持。目前,关于有机农业原则和理念深入阐述的研究不多,席运官等曾对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做过研究;王延军曾在中国有机农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中论述有机农业生产所应遵循的原则。
然而,目前还没有从有机农业的四大基本原则的角度来阐述如何保持有机完整性的报道。但是,在有机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技术原理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甚至误解,一味寻求对农用化学品替代品的依赖而忽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部分有机产品价格虚高、有机产品经营过程中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等问题,从而损害了有机完整性,究其本质都是对有机农业基本原则缺乏深入理解造成的。
因此,本研究尝试对有机农业基本原则进行详细阐述,论述如何理解保持有机完整性的内涵,以期帮助有机从业人员以及消费者深入理解有机农业的本质要求,指导有机农业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
席运官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刚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来源:参与式保障体系研究会
巴氏灭菌机主要用于酱菜,榨菜,豆鼓,山野菜,咸菜等蔬菜类腌制产品,通过使用酱腌菜巴氏杀菌机,能够延长酱腌菜的保质期,不杀菌保存时间10天左右,梨罐头喷淋式杀菌机杀菌后常温下可保存6个月左右,为什么能保存6个月呢,巴氏杀菌机采用低温水浴式灭菌方式,杀菌温度控制在100度以下,杀菌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具体时间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质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