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应该不奇怪,条件变了峰形改变。
-
我用1%硼氢化钾+0.5%氢氧化钾,挺好!AFS-230E
-
锑的含量一般较低,我在监测中一般高的只做到4.0微克升以下,用的是原子荧光法。你要用其它方法应考滤检测限的问题。
-
搬家的时候,你们不会是野蛮搬运仪器把?顺了管路检查一遍那。
-
铅(Pb)含铅有机物质的干灰化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在很低温度下氧化铅就与二氧化硅和硅酸盐(诸如坩埚表面的釉)反应,也因为氯化铅比较容易挥发以及铅化合物一般说来容易还原为金属,后者与铂形成合金。对在不同温度下次化时铅的性质的研究表明:存在的阴离子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氯...
显示全部
铅(Pb)含铅有机物质的干灰化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在很低温度下氧化铅就与二氧化硅和硅酸盐(诸如坩埚表面的釉)反应,也因为氯化铅比较容易挥发以及铅化合物一般说来容易还原为金属,后者与铂形成合金。对在不同温度下次化时铅的性质的研究表明:存在的阴离子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氯化铅在铂坩埚中于400℃下加热l小时,有22%的铅失去;500℃损失46%;600℃79%,而硝酸铅和硫酸铅在500℃不致失去;600℃略有损失.用石英坩埚也得到类似结果:650℃时硝酸铅和硫酸铅不挥发,在同样温度4小时内氯化铅完全失去。有磷酸盐时,温度高至300℃,铅也不挥发。假如铅化合物与氯化铵在600℃一起加热,大部分铅失去。? 已经对各种灰化助剂的使用效果进行相当充分研究,每次实验取2微克铅在石英坩埚中加热至650℃,并在此温度下维持16小时。硫酸、硼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硝酸铝和硝酸镁都能保证铅完全回收在坩埚内,但磷酸盐和硫酸使铅因与坩埚反应而残留在坩埚上。若氯化钠和硝酸镁一起存在,由于挥发作用以及留在坩埚上两种原因,铅大量损失。 己应用下列灰化助剂:硝酸、硝酸镁、碳酸钠等。 铂坩埚、石英坩埚和瓷坩埚均已采用,而且没有说明这三种坩埚哪种较佳,旧的石英坩埚均倾向于吸附铅故不应采用。 灰分通常溶于稀酸,例如,在lM盐酸小沸腾30分钟,或者溶于3M氢氟酸。硅酸必须分离除去:将盐酸浸取后遗留的残渣过滤、
-
看使用说明书,按说明书上写的一步一步来,很容易学会的!
-
听说过但是没有用过,比较好吧,他们家的东西就是稳定性比较好,据说还能用什么原子荧光测试金银,效果也不错,不知道是真是假,有点像天书
-
我的也有重叠,C22:1 和C20:4就有,不同的条件可能也有差别
-
可能是仪器的问题,保修吧
-
活性炭是可以吸附砷的,不过活性炭吸附后解析比较困难!!
-
标准物质研究所出的苯系物的盲样种类太多了。。。从50左右到300多的,好几十种啊
-
过滤了没有,有鬼峰没有
-
银好象一般的原子荧光仪不能检测吧,据说金索坤的火焰原子荧光可以
-
检查一下空气发生器,可能捕集阱脏了?
-
这个主要看分离度啊峰型的,跟你正常的时候作比较,如果偏差已经比较大了就该换了。
-
会的,有时候没在仪器旁但需要对仪器方法文件进行检查时,以及离线学习数据处理操作。
-
不要打开柱箱门,在保证载气通过的条件下自然降温,这对柱子不会造成损害。
-
弱弱问一句,你的仪器检出限是多少。230类型号的曲线做的是200ppb,检测能力不行,做什么都比现在的标准高的。
-
可以检查一下保留时间是否在模板的保留时间范围内,如果不在,工作站就不会计算其含量。我的GC就是这样的。我们用外标法面积归一化,一般都是不采用那个含量值,需自己手动计算。
-
我们最近在做包装容器中锑,4%乙酸水浴,取浸泡液赶酸,用5%盐酸定容,主要是没有质控样,这种方法不知道准确性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