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印完一批活后,都要对网印版上的感光胶进行清除。如果清洗不及时的话,将影响丝网的下次使用,所以正确、及时的清洗对延长丝网的寿命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一下丝网的清洗过程和注意事项。
1.用压力清洗机,清洗掉丝网上的油墨;
2.用等比例的家用漂白粉和水配制清洗溶液;
3.向丝网表面上倾倒配制的清洗液;
4.用一个钢毛刷轻轻地擦洗丝网,一般要擦洗5分钟左右;
5.对丝网的反正面都要擦洗;
6.用水清洗,重复清洗,直至丝网上的感光胶全部清洗干净;
7.把丝网放在窗口或亮光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丝网。如果观察到没有洗净的地方要重复清洗,直至在所有角度观察都无感光胶存在;
8.在空气中干燥后将丝网保存。
在清洗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没有压力清洗机的情况下,清洗时间要长一些;
2.清洗时可以使用商场中的专业清洗剂,如CPS丝网清洗剂等,不过相比较而言漂白粉也很好用,而且很便宜。
3.因为感光胶有毒,漂白粉有腐蚀性,操作时务必记住带上橡胶手套和护目镜。
a.原糊应煮透、无粒子、不要太厚,以便做浆。活性染料、拉元、拉蓝染料宜选用中黏度的海藻酸钠糊料,冰染染料选用合成龙胶糊料。色浆要做得比一般织物印制时稍薄(一般薄20%~30%),可有效地克服发花问题。
b.在活性染料色浆中加入一定量(2%~3%)的邦A浆,利用邦A浆的匀染性能,对克服地色发花有一定帮助,通过实际应用效果很好。具体做法是:先把一定量的海藻酸钠浆加入2%~3%的邦A浆,在搅拌机上打均匀,制成半乳化糊,再做浆,在冰染染料色浆中加入平平加,也可以起到匀染作用,但用量不能多,如影响得色量,可适当增加色基(色盐)用量。
e.由于府绸织物组织较密,在印制时,地色或其他花纹还易出现小白点。处理方法是:在活性染料色浆中加入少量的渗透剂,搅拌均匀,小白点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如果是冰染染料色浆,可适当增加醋酸的用量,拉元、拉蓝色浆可加入适量的尿素、甘油,都能解决小白点问题。
d.为了增加半制品的渗透性,在印花前加白或色酚打底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渗透剂(如拉开粉BX),一般为0.59/L。此举对克服地色不匀亦有很大帮助。
e.花筒压力适当加大。这样不但有助于克服满地不匀现象且有助于提高给色量,特别对活性染料印花更有益。但压力不可过大,否则,机器负荷过重,与其他色花筒压力相差过大,还易造成错花。
f.增加光板花筒。光板花筒可加在末位花筒的后面,光板花筒可以装成被动,压力在05~1NPa,如花型对花要求高,应配成主动花筒。印制后织物上的色浆通过光板花筒的又一次挤压,可以有效地改善地色不匀现象。
谣言:
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那吃不咸的食物对健康就没有影响了。
辟谣:
在城市的每个角度,到处可以看到外卖小哥穿行的身影和餐厅门口永远排不完的队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外就餐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就餐方式,然而这种就餐方式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潜在的健康风险。
中国人普遍口味偏重,偏爱各种滋味丰富的食物,为了提味,餐厅食物中的油、盐、糖含量往往超出在家烹饪的食物。
食盐作为食物烹饪过程中主要的调味品,用来调节食物口味,而摄入过多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增加、、的罹患风险。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我国居民烹调用盐平均摄入量为10.5g,远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6g的建议,因此要降低食盐的摄入量。饮食中的盐大部分来自于烹饪和加工食品。
常见的“隐藏盐”有酱油、咸菜、酱豆腐、味精等。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含钠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味精)、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钠、苯甲酸钠等,都会增加食品中的钠含量。
可是下班都要七点多,有时不得不吃外食,想要降低盐摄入,我要如何点餐呢?
(1)点餐时强调少盐、少味精;
(2) 避免选择使用肉制品、腌渍菜、罐头制品等为原料的菜品;
(3) 少选带有“腌”、“熏”、“卤”等字眼的菜品;
(4) 如果可以,要求自己添加调味料;
(5) 如有需要,使用清水涮洗菜品中多余盐分;
(6) 多选择新鲜蔬菜和水果。
食堂作为“经济实惠”的团餐代表,除了关注油盐糖的使用量外,更要关注种类多样、营养均衡。食堂要如何选餐呢?
(1) 食物多样,荤素搭配,每天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
(2) 不要因为要而拒绝主食;
(3) 少些精制米面,适量补充薯类和粗粮;
(4) 选择不同颜色的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不能用水果替代蔬菜;
(5) 多吃豆类制品;
(6) 适量选择瘦肉,多吃鱼类。
在外就餐,在选择方便的同时,还要关注营养,关注健康哦!
餐饮业的发展对影响消费模式的改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餐饮业减盐行动势在必行。那么要如何减盐呢?
(1) 为餐饮行业提供培训,加强厨师及相关人员对盐的过量摄入对健康危害的认识;
(2) 控制食盐、酱油、豆豉、辣酱等调味料的使用量;
(3) 尽量选择使用低钠含量的原料:以新鲜、冷藏蔬菜代替腌菜,以新鲜肉类代替腌制肉类、加工肉类,以花椒、八角等香辛料代替高盐分的调味料或酱料。
(4) 使用营养标签来比较相似原料的钠含量,选择购买低钠产品,查阅配料表,关注“隐藏盐”;
(5) 开发新菜谱,为消费者提供低盐新菜品;
(6) 使用单独容器盛放调味料或肉汁,供消费者根据其口味自行添加;
(7) 餐桌上的调味料使用小口瓶;
(8) 为消费者提供“半盐”、“少盐”或“半份菜”、“小份菜”的选择。
辟谣:赵佳中国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复核:高超中国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中国营养学会供稿
1、手动控制型:所有阀门和水泵均由手动控制,包括加水、升温、保温、降温等工序.
现在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而食品染色也是关注的热点之一。有些食物在清洗时会变色,那就意味着它们都被添加了人工色素吗?
自然界中的色素有很多种,它们的结构和性质都不一样,呈现的颜色也不相同。由于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不同,有些色素可以溶解在水里,有些却不能。用水清洗或者浸泡时,水的颜色改变大多是因为有些色素溶解到了水里。
食品色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顾名思义,水溶性色素很容易遇水溶解,发生掉色,而脂溶性色素则不会遇水掉色。
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桑葚、紫甘蓝、草莓、蓝莓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素。其中紫黑色的食物遇水掉色并非一定添加了人工色素,很有可能是其原本的天然颜色。而花青素通常存储在植物细胞的液泡里,当细胞破损时就会溶解到水中,就会看到平常所说的“掉色”现象。所以完好的草莓基本不掉色,而破损的草莓掉色严重。水温越高色素溶解越快,如黑花生泡在冷水里,大约1分钟才会溶解出色素,但放入60℃的热水中只需要几秒钟。
绿色蔬菜的颜色则主要来自于脂溶性色素——叶绿素。富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富含辣椒红素的红辣椒等遇水掉色则说明添加了人工色素,因为黄色、橙色、红色食物的颜色都源于类胡萝卜素家族,这类色素也属于脂溶性色素,不会遇水掉色。干海带等干菜呈干褐色才正常,过分翠绿要小心含有人工色素,如果清洗的时候发生掉色,很可能也是被染色的。
除掉色外,还有很多天然食物有变色现象。它们变色不一定是加了人工色素,而是与色素的天然性质有关。
例如,在制作紫薯蛋糕时,紫薯中加入泡打粉后,紫色的蛋糕胚会变成蓝绿色。这是因为花青素在酸性的时候呈红色,加入碱性的泡打粉后,pH值升高,花青素呈碱性就变成了蓝色。再比如,切开的苹果、土豆、梨子等放一会儿后,果肉表面就变成了黑褐色;绿豆汤煮着煮着就会变红,这些都是天然色素的氧化变色反应。
所以,看到会变色的食物并非都是添加了人工色素,食物变色的原因很多,学会正确的分辨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选择健康食品。
被粉碎的物料很难一次通过机械分碎就能达到所需粒度要求,往往处于一较大的粒度分布范围。其过程中,往往只有一部分产品达到粒度要求,而另一部分产品却未达到粒度要求,如不将这些已达到要求的产品及时分离出去,而将它们与未达列要求的产品一道再粉碎的话,则会造成能源浪费和部分产品的过粉碎问题[1]。为此,就产生了粉碎分级技术。
普通粉体分级可采用筛分法,而目前细筛网孔径也只有20μm(即600目)左右,考虑到筛分过程的堵塞问题,实际筛分超过325目就没有工业化意义[1]。为了满足人们对粉碎粒度的要求,特别是制药工业对粉体粒度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因而,有更多的分级技术进入了粉碎领城。
根据使用设备类型不固可分为:干式机械分级(如叶轮式、涡轮式)、旋流式分级、碟式分级、卧螺式分级、静电场分级、超临界分级等。以下介绍二个常用的分级。
1、干式机械分级
干式机械分级通常都是以干燥空气作为介质。其出发点在于,通过各种机械途径来提高分级效率和降低分级粒径。通常是在各级分级设备内引入各种机械运动装置,以增大颗粒在分级机内所受到的离心力,达到提高分离因素,增大分级速度,提高分级精度等目的。
1.1、圆盘式分级机
其原理:工作中,被分级的粉体进入高速旋转的圆盘中心表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粗粒被抛向圆盘周边,细粒居于圆盘中心,然后粗细颗粒分别通过不同的通道排出。
1.2、MS叶轮式分级机
其原理:被分级的粉料在气流的携带下,通过从下向上运动进入分级腔。上升时,粉料受到二次风的作用,使粗粉中夹杂的细粉被分离,使细粉继续随气流上升。在分配锥处,由于其高速旋转,上升的粉体被分散并均匀分配向四周运动。当粉料到达叶轮分级区时,由于叶轮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场,使粉料在受到向上气流和分级机后部机所产生向心作用的同时,又受到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此时,粗颗粒因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的作用,则会被甩向桶壁且沿壁向下运动,经粗粒出口排出。而细粒则因受向心力大于离心力的作用,则从叶轮缝隙中随气流经细粒出口排出,并经后工序收集器收集。
MS叶轮式分级机是日本细川公司研制的,其后该公司又在此基础上改进研制出MS-H型、MS-N型、MSS型等分级机。
1.3、ATP型分级机
ATP型分级机属叶轮转子型分级机,其原理(如图3所示):粉碎室内粉料在负压气流的作用下,呈流化态状飞向叶轮转子的分级区域。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负压气生的吸力、颗粒重力及上升气生的升力作用下,粗粒物料落下粉碎腔内经再次粉碎后再随气流上升再分级。而细粒则通过叶轮间的缝隙随引风气流吸走,然后由旋风分离器等部件收集。
2、旋流式分级
旋流式分级技术既适用于干式分级又适用于湿式分级,这里主要谈干式分级。
干式旋流式分级是借用气体为介质并作为动力源,采用离心力场和重力场相结合进行分级。在分级过程中,高速气流携带着被分级的粉料从分离器切向进入分离器内,气流沿圆形分离器内壁作高速旋转运动。在强离心力作用下,粉料中粗颗粒沿分离器锥形内壁向下旋转下沉至下出料口排出;细颗粒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向分离器中心集中并随气流上升,且从上出口排出,从而达到粗细粒子分级的目的。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野菜。不过,因为它味道特殊,美食江湖中对于它的评价呈现出的两极化分布:爱它的人对它欲罢不能,嫌弃它的人又恨不得退避三舍。如果光是味道上的喜好就算了,要命的是,还流传着很吓人的说法: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吃了会伤害肾脏甚至致!
真相解读: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野菜。不过,因为它味道特殊,美食江湖中对于它的评价呈现出的两极化分布:爱它的人对它欲罢不能,嫌弃它的人又恨不得退避三舍。
如果光是味道上的喜好就算了,要命的是,还流传着很吓人的说法: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吃了会伤害肾脏甚至致!
这可吓坏了鱼腥草的真爱粉:我的折耳根啊,究竟还能不能吃了?
01
记住马兜铃酸这个名字
确实伤肾且有致风险
有一种叫做“马兜铃酸”,是由于摄入了过多的马兜铃酸,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终导致细胞坏死而引起的器质变。而且,也确实有研究发现,马兜铃酸能够诱导的生成,具有致作用。[1]
这种可怕的“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当中,长期食用含有马兜铃酸的食物或中药材,的确会增加和、和致风险。
02
鱼腥草表示很冤枉
我跟马兜铃酸之间没关系!
虽然但是,这些跟鱼腥草可没关系。
鱼腥草并不属于马兜铃科植物,而是三白草科植物,含有的也不是马兜铃酸而是马兜铃内酰胺AII[2],且含量很低。目前并没有马兜铃内酰胺AII会导致肾脏的报道,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种物质会伤害肾脏。
并且,有一篇关于鱼腥草食用习惯与慢性肾脏的横断面研究,通过对共计3561名研究对象(男1167人,女2384人,平均年龄为29岁)吃鱼腥草的不同食用频次和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鱼腥草食用习惯与的患病率并无差异(P=0.988),该研究没有发现食用鱼腥草的习惯与、以及之间有相关关系。[3]
所以,如果你喜欢吃鱼腥草,别担心,该怎么吃还怎么吃。
参考文献:
[1]马虹莹,吴敬敬,葛广波,杨凌.马兜铃酸体内代谢及致毒过程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60-67.
[2]陈少丹, 高昊, 卢传坚,等. 鱼腥草中生物碱和酰胺类成分的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3(11):846-850.
[3]丁超. 鱼腥草食用习惯与慢性肾脏的横断面研究[J]. 生物加工过程, 2019, 17(02):189-194.
[4]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一概述
滚揉机是利用物理冲击的原理,让肉在滚筒内上下翻动,相互撞击、摔打、达到按摩、腌渍作用。
滚揉机可以使肉均匀的吸收腌渍,可以提高肉的结着力及产品的弹性;可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及断面效果;可以增强保水性,增加出品率;可以改善产品的内部结构,节能高效。整机采用不锈钢制造,结构紧凑,滚筒两端均采用旋压式封帽结构,的增加滚筒内的摔打空间,使滚揉产品的效果均匀,噪音小,性能可靠,操作简便,使用效率更高。
二分类
滚揉机分类可分为;真空滚揉机、自吸式真空滚揉机、全自动真空滚揉机、偏口式真空滚揉机、无真空滚揉机、变频真空滚揉机等类型。
其它相仿类型设备有:真空腌制机、腌制罐、腌制桶等设备。
变频真空滚揉机
变频真空滚揉机加装变频器,增加调速功能,改变原来单一的固定转数,使滚揉转数滚揉速度可根据工艺任意调整。
复配水分保持剂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品质改良剂,由多种食品添加剂科学复配而成,增强产品弹性、改善产品结构,口感细腻,淀粉不回生,出品率高;不出油,不脱水,延长产品保质期、货架期。产品有极好的水溶性、乳化性、斩拌、滚揉、注射均可使用,稳定性强,倍特尔致力十年专注研究复配水分保持剂在肉制品方面的保水。下文主要介绍复配水分保持剂的作用。
1、改善肉制品的组织结构,提高肉制品的质量
肉制品结构的紧密性和切面的均质性,主要与其加工过程中组织间的粘度有关。复配水分保持剂使其蛋白质粘度增强,从而使得肉制品组织结构有很大的改善,可以使肉制品内部组织细腻,结合性好,富有弹力,切片性好,切而光润细腻,吃起来口感好,提高产品的嫩度,增加肉制品的鲜香味道,还可以保持原有产品的风味。
2、使脂肪乳化
在肉制品加工中,填充在鸡牛羊肉原料中的复配水分保持剂可以充当乳化剂,促进油化型乳胶液的形成,并对肉制品产生保护层,如果工艺得当,乳化的好,可使产品中脂肪含量达到40%-50%。
在肉制品中添加复配水分保持剂是提高产品保水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一般添加由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组成的复合磷酸盐即复配水分保持剂。从以上四点不难看出复合磷酸盐在肉制品组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水作用,对于提高出品率也非常关键。
双锥混合机适用于粉料与粉料、颗粒与粉料、粉料与少量液体的混合,广泛应用于化工、染料、颜料、农药、兽药、医药、塑料及助剂等行业。该机对混合物适应性广,对热敏性物料不会产生过热,对颗粒物料能尽量保持颗粒的完整,对粗粉、细粉、纤维或片状物料的混合都有很好的适应性。本机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制作加热、冷却、正压、真空等各种特殊形式。
A、混合效果
标准型双锥混合机有一长一短两根搅拌螺旋,实际应用中根据设备规格大小还可以采用单(一根长螺旋)、三(两短一长对称布置)螺旋。
B、冷却加热
可在双锥混合机筒体外增加各种类型的夹套(我公司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资质),通过向夹套内注入冷热介质来实现对物料的冷却或加热;冷却一般泵入工业用水,加热可通入蒸汽或导热油。
C、加液混合
在混合机中间轴位置通入喷液管,连接雾化喷嘴,可实现加液混合;通过选择特定材质,可以加入酸、碱性液料进行粉液混合。
D、耐压型
筒盖可做成封头式,筒体加厚以承受正压或负压,同时可以减少残留便于清理,在需要混合机筒体耐压时多采用此设置。
E、进料方式
双锥混合机可以人工投料、真空上料机进料、输送机械进料。在特定的工艺中可将混合机筒体做成负压仓,使用软管将流动性好的干燥物料吸进混合仓进行混合,可避免物料加料环节中的残留和污染。
F、出料方式
标准型设备一般采用梅花状“错位阀”,此阀与长螺旋底部贴合紧密,有效减少混合死角,驱动形式有手动和气动可选;根据用户需要,也可加装蝶阀、球阀、星形卸料器、边出料等。、
中国人喝牛奶的历史并不长,但与牛奶有关的禁忌却很多:牛奶不能空腹喝,牛奶不能和果汁、茶、巧克力一起喝……弄得许多人在喝牛奶时不知如何是好。很多有关牛奶的流行说法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误区一:牛奶不能空腹喝
有人说空腹喝牛奶会把蛋白质当作能量白白消耗掉,实际上,牛奶中含有约4.5%的乳糖,会优先分解供能、节约蛋白质;此外牛奶中还含有3%左右的脂肪,也能起到供应能量的作用。所以,空腹喝牛奶并不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不满1岁的婴儿都可以空腹喝奶,证明奶中的营养物质十分全面,可以为人体充分利用。即便消化率略有降低,在来不及吃早饭时,空腹喝牛奶也比什么都不吃好。
如果喝牛奶后有、现象,说明不宜空腹喝太多的牛奶,应该吃些淀粉类食物之后再小口地喝,也可以改吃酸奶。此外,清晨不宜把牛奶当成惟一的饮品,起床后好先喝一大杯白开水(北方供暖季节室内干燥,喝点蜂蜜水更好),然后再喝牛奶,因为牛奶在补充水分方面远不如白开水迅速、有效。
误区二:高钙奶补钙效果更好
市场上“高钙奶”铺天盖地,不少消费者为了健康特意选择这类产品。实际上,这些产品与普通牛奶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所谓高钙奶,每100毫升也只含钙130—150毫克,而每100毫升普通牛奶就含有110毫克以上的钙,有些牛奶甚至可以达到130毫克。牛奶中的钙是容易吸收的乳钙质,而且牛奶中的乳糖、氨基酸、维生素D等都能促进钙的吸收,而人工添加的钙是价格极为低廉的乳酸钙等无机钙,吸收率并不高。
可见,如果需要补充钙元素,只需要每天喝牛奶即可,并不一定专门喝“高钙奶”。此外,由于牛奶中的酪蛋白胶束对钙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添加过多钙质会影响牛奶的稳定性,加热时钙质容易沉淀,牛奶的口感也会受一定影响。
误区三:多喝牛奶会长胖
许多人都有这种担心。牛奶在天然食品中营养为全面,但这并不等于喝牛奶一定会长胖。牛奶含水分86%左右,一袋250克的全脂牛奶仅含热量150千卡,相当于小半碗米饭或一罐可乐。然而,吃一包100克的饼干,就会摄入热量450千卡以上。
牛奶容易使人感到已吃饱,在餐前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地饥饿,降低食欲,后摄入的总热量并不比不喝牛奶时更高。如果用两杯牛奶代替晚餐,甚至还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睡觉前要喝牛奶,那还是应该相应减少晚餐的食量,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误区四:牛奶不能跟果汁一起喝
牛奶中的蛋白质遇酸沉淀十分正常,即便不与果汁一起喝,在胃里遇到也会沉淀。酸奶的凝冻就是牛奶蛋白质受乳酸菌作用沉淀的结果。牛奶和水果一起制作的各种甜品在国外已经流行几百年,没有发现因此而出现不消化的问题。只是要注意,柿子、葡萄、石榴等水果含单宁过高,与蛋白质结合之后,会降低牛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误区五:牛奶不能和茶一起喝
这种说法的理由是,茶所含的草酸、鞣酸可能与牛奶中的钙发生反应、影响吸收。但有学者指出,即使不与牛奶同时饮用,草酸、鞣酸进入人体后也可能与人体内本身的矿物质发生沉淀反应,与是否和牛奶同时饮用无关,与蔬菜相比,茶并不是草酸的主要来源。
再比如沏一杯茶,也就需要1~2克茶叶(多数人情况),其中草酸多不过12毫克,损失钙的量也只有12毫克。然而,半杯牛奶(100克)就含有100~120毫克的钙,即便损失12毫克,也只是十分之一而已,无需担心,更不可能像某些禁忌书上写得那样,会造成的后果。比如英国人一直有将奶茶作为下午茶的饮食习惯,很明显他们并没有因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