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文艺小流氓 食品质检主管 +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2回答
好像没见过植物油标签有标识这个的。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2回答
听说羊肉是碱性的,吃多了也不会胖,是不是真的?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2回答
我都没见过!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2回答
校正的误差分别是多少呢?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平时我一般不喝,一旦要喝肯定过量了。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好像美国对饮用水的DEHP要求是6ppb。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仪器厂家人没过来安装、调试和培训么?刚用就坏,还在保质期,可以免费维修或调换的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凯氏定氮仪无法检定,可以通过有证标准物质或者回收率进行自校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应为它叫臭豆腐啊。。。。。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上面那个是万分之一的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昆虫大餐”为何难上桌地球上的虫虫虽多,但是要想人工规模养殖却绝非易事。蜜蜂和桑蚕可能是工人的家养昆虫。但是,蜜蜂的数量还是有些难于控制,并且需要四处去游牧,寻找蜜源植物,至于所采的花粉花蜜的种类也无从控制,商场里所谓的纯××花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当然不排除...
显示全部
“昆虫大餐”为何难上桌地球上的虫虫虽多,但是要想人工规模养殖却绝非易事。蜜蜂和桑蚕可能是工人的家养昆虫。但是,蜜蜂的数量还是有些难于控制,并且需要四处去游牧,寻找蜜源植物,至于所采的花粉花蜜的种类也无从控制,商场里所谓的纯××花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当然不排除当地在早春或者夏末时有单一开花植物)。如此算来,桑蚕可能是最成功的也是唯一成功的家养昆虫,在人提供环境和饲料条件中,为人们吐丝织茧。大多数昆虫需要的饲料和生活环境都比较特别,比如说食蚜蝇(平常看到的那种不蛰人的“蜜蜂”)幼虫需要大嚼蚜虫,而成虫却要在花朵上吸花吮蜜。另外,很多昆虫特别是肉食性昆虫都有很强的领地性和攻击性,当初,人们为了得到坚韧的蛛丝,想大规模饲养蜘蛛,这些聚在一堆的家伙不但不对同伴示好,更是进行你死我活的搏斗,最终只能让它们都住单间,这样一来饲养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科学家们也只能另辟蹊径,动用基因工程,雇佣大肠杆菌来制造蛛丝了。除了这些毛病,一些昆虫的生活史太漫长,一只蝉从卵到成虫需要近10年的时间,如此长的上菜时间恐怕只有绝对老饕能够忍受。即使解决养殖的问题,把这些特别食物乘到人们的饭碗里,让大家鼓起勇气吃下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昆虫成虫的骨头都长在肉外面,绝对是正版的骨肉相连(体壁肌附着在体壁及其内突上),加上体型限制,想挑出肉来更是难上加难啊。成虫外骨骼一般都比较坚韧,连骨头带肉嚼往往口感不佳。无奈,昆虫菜肴一般取用幼虫(竹虫)和蛹(马蜂蛹,蚕蛹)这些较为柔软的材料。更要命的是,昆虫家族中有些成员还相当强悍,自卫手段千奇百怪,有的背着化学武器(臭虫),有的浑身树满了颇具攻击性的“针头”(各种凤蝶的幼虫)。除了自卫,像蚊子、蟑螂这样的昆虫还会干些“吸血偷粮”的事,顺便还要在食品和人体上撒点细菌病毒之类的东西。人们与这些高手过招之后,难免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看到这些家伙,就反胃,就更别提食欲了。这样一来,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合作生产以外,人类和昆虫各行其道,互不侵犯。除了偶尔被采来尝尝鲜以外,并没有成为正餐。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你们测试什么呀,用密度天平。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大枣和虾也不能同吃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犯错了?怎么这么紧张?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其实感觉真的很好吃。嘿嘿,那就叫一个爽。。。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1回答
无区分方法的标准,有什么用呢?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0回答
啊?千万别吃啦!肯定用药了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0回答
又是新论,都是常见的吃法,怎么就"有毒"了呢.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0回答
有检出,但检出率以及含量均很低。
来自话题:
,食品质检主管 2019-10-20回答
鸡都没事,不用太过紧张吧
 
简介 更多
职业:悦衡食集 - 食品质检主管
学校:洛阳工学院 -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
地区:NULL
成就
回答获得13797次赞同
获得0人关注
2018-07-04加入
关注 0 关注者 0
擅长
食品加工技术1个回答
干燥技术8个回答
冷冻技术30个回答
提取技术1个回答
混合技术2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