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自动进样器的传输带老化了?
-
如果点火正常且火是燃烧着的,是不是收集极的问题或者是极化电压方面的?
-
可以用1+1硝酸浸泡过夜或者加热煮沸,还可以添加10%hcl处理积盐,处理集碳可以直接加大氧气量或者马弗炉放300~500度烧,根据您矩管材料选择。
-
估计是极化电压不够,或者是极化片接触电阻太大,要不就是放大板问题了
-
可以用适量的酸调节一下pH后,用有机溶剂提取样品后进行气相分析,不知道要分析的样品水溶性咋样?能否萃取?
-
样品粘稠或者进样管有堵或者雾化器有堵。
-
喷嘴堵了,一般会点火不良。? 但一般不影响灵敏度。
-
你们找谁买的啊
-
除了上述的因素外,如果基线向下漂移还有可能是检测器污染了,把检测器老化一下看有没有效果。
-
我处瓦里安450-GC配DANI-86.50顶空,还不错
-
我们一般都是直接测样品了,除非知道波长有漂移了,再做个波长校正。
-
看看有没干扰,确认没干扰,直接出ND。。未检出
-
具体说不清,情况不一样。我们原来只是简单的通过出峰时间定性,然后做定量。因为我们的大体知道有些什么。你应说的更具体。
-
icp测铅镉可以,测砷汞不合适,一般还是要用原子荧光测痕量砷汞
-
盘点2015:版友们的ICP都做过那些维护,在这些维护项目中,那些维护内容是比较难处理的,欢迎讨论。
-
为了身体健康,有机试剂还是要到通风橱中操作。
-
月版介绍的比较详细了这东西肯定对身体有害建议楼主在通风橱中操作
-
在做食品中甜蜜素的时候,用到正己烷萃取,每次做都难免会吸出体内。总觉得头疼脑涨,像这些有机试剂都会或多或少对人体造成伤害,我对正己烷的反应特别敏感。不知道这只是我个人的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呀?各位版友都是什么感觉呀?难道是我的操作不对吗?每次都觉得嫌麻烦,没有到通风厨内操作,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呀?
-
正己烷的性质及应用正己烷结构式为CH3(CH2)2CH3,分子量86.17。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 ℃/4℃)0.659,凝固点-951. 3.℃? 沸点68.70 ℃爆 炸极限1.2%-6.9%。 【毒性】 ?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
显示全部
正己烷的性质及应用正己烷结构式为CH3(CH2)2CH3,分子量86.17。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 ℃/4℃)0.659,凝固点-951. 3.℃? 沸点68.70 ℃爆 炸极限1.2%-6.9%。 【毒性】 ?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大鼠经口LD50为24~29ml/kg。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人吸入单纯正已烷180Omg/m3,3~5min无刺激;2880mg/m3,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5040~720Omg/m3,lOmin,有恶心、头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3,lOmin, 出现眩晕、轻度麻醉。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50g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2.慢性毒性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肝肾损害。大鼠每日大入2.76g/m3,143天,仅有夜间活动减少,但体重、血象、血清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处死后组织学检查见网状内皮系统有轻度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性,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18000mg/m3,每周16h,共4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肌力降低。小鼠 吸入360mg/m3,每周6天,经1年,未引起神经病;9OOmg/m3,引起轻度神经病; 180Omg/m3,出现步态不稳、肌萎缩。长期职业性低浓度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较 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已烷无致癌活性。也未见致畸报告。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 急性吸入高浓度正已烷可引起眼与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口服中毒可出现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刺激。? 2.慢性中毒? ?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正已烷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起病隐匿而缓慢。 (1)轻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型神经病,出现指趾端感觉异常和感觉低下; 即麻木,触、痛觉和震动、位置觉减退,以下肢为重,肌肉疼痛,登高时明显,肌无力,腱反射减退。感觉减退一般呈手套、袜 套样分布。? (2)重症:出现运动型神经病。首先表现下肢远端无力,合并肌肉疼痛或痉挛,腓 肠肌压痛。腱反射消失较少,且仅限于跟腱反射。上肢较少受累。感觉运动型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也以运动障碍为主,触、痛觉消失限于四肢远端手足部,震动觉、位置觉仅轻度减退。严重者出现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此外,正已烷可抑制血胆碱酯酶,并可用解磷定复能。 ?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长期密切接触正已烷的职业史,以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肌电图改变、尿正已烷、2,5-已二酮测定结果,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正已烷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后,可诊断正已烷中毒。 【治疗】 对症处理。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为保证职业安全、预防正已烷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有人认为生产环境正已烷的安全浓度应低于180mg/m3。
-
电磁阀也拆过了,比较干净。今天工程师来了,换了气路板,几万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