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方法可以用一台仪器,就是要来回换条件,但是为了提高检测效率一般单位都分两台来做的
-
从备份的数据库中读取,若不备份数库可就难了,不过不是没有希望,得看你怎么装的系统了
-
这种情况还没有遇到过。
-
正常现象,你应该在测样以前进行test程序预热半小时以上,然后再测样,会好些!
-
是的呀用原子荧光
-
有文章的,就是太难了,酸度很难控制,脱消需要做好,只能写写文章了,常规工作还是要原子吸收了
-
把尾吹量减小试试看。可能是尾吹设定的不合适。
-
再换一根新的看看
-
眼花了...@@
-
B.04.03版本的可以,以前的好像不行
-
使用低浓度标液试试。
-
这样做比较麻烦,上周我刚用校正面积归一法做过一个样,我用的是质量校正因子。把其中一个作为标准样,峰面积是As吧,含量是Ws,样品的分别是Ai和Wi,质量校正因子就是f=As*Wi/(Ai*Ws)。
-
填充柱当然不可以用与质谱联用啦。联用中的质谱,样品量是很小的,进入的溶剂也要尽量少一些。
-
好好看看书把。
-
国家标准zhong用的是正辛醇,很臭的,效果不见得号,。不过可以试试
-
DB-5用到300度没问题,不过不建议长时间在这个温度
-
祝大家元旦快乐!
-
炉芯也要及时清洗
-
载气流量要调小。因为气相色谱常用是0.32mm的柱子,而质谱一般是用0.25mm的柱子(流速在1ml/min左右比较适合)。
-
目前大家实验室的温度都控制在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