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与营销策划
在营销策划中,一般对包装都进行了延伸,因为一个完整的包装概念包括商品的前包装、功能包装、商品的后包装三个过程。前包装和后包装是无形包装,功能包装是有形包装。
包装在设计和策划过程中包含有科技、文化、艺术和社会心理、生态价值等多因素,超越了原有的单一的功能性包装概念。如液态牛奶不仅有塑料袋包装,还有塑料瓶包装、玻璃瓶包装、铁罐包装、利乐枕包装、环保纸盒装等等,通过对包装的构思和策划来引导消费理念,超越固定模式等等。一是从科技方面去创新。
使用先进的科技,打造差异化包装;二是从文化方面去适应和创新,使产品烙上文化的印迹,满足人们的消费心理;三是结合所处行业的特征。
如饮料行业,当前纸塑复合包装和PET瓶是主流。药品行业,其包装应在形象设计上创新,在外观设计、颜色等上尽量考虑为消费者增值。
玻璃瓶,能重复使用,携带不便,但有清理不清交叉污染,造假屡禁不止的现象,人们不敢放心。
塑料瓶,相对于于玻璃说,对氧与一氧化碳的渗透系数较大,它会导致被包装物体与包装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被包装物也因被氧化而使口味发生劣变,而塑料制品的老化也影响外观质量,不美观实用,且污染环境。
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目前已经出现PC、PET、PEN、PET与PEN的混合材料,以及PETG等其他新型塑料为代表的塑料。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呢?
PEN具有良好的耐热和气体阻隔性,能,也能承受巴氏杀菌和高温浸洗温度,其使用寿命可超过6个月,重量轻,但成本高,限制了PEN的推广使用范围。
PC优点是能耐120℃以上高温、机械强度大,但价贵而阻气性差,已逐渐退出了啤酒包装领域。据报道,现在又有改良型的PC被重新推向市场。
于是出现了PET,但由于其不耐高温,所以适合冷杀菌啤酒,因为杀菌啤酒使用膜过滤技术,不经过巴氏灭菌或高温瞬时灭菌。但不能很好地阻隔气体的渗透,不但二氧化碳含量低,还易使啤酒氰化变质,其应用因而受到很大局限。但PET是开发早、产量、应用广的聚酯产品。
PET可以方便地通过快速冷却的方法得到基本处于非晶态、高透明、易拉伸的PET制品,所以作为包装材料时,PET既可制成双向拉伸包装膜,又可由非品态瓶坯得到高强度、高透明的拉伸吹塑瓶,还可以直接挤出或吹塑成非拉伸中空容器。
PET薄膜具有透明、耐油、保香、卫生可靠和使用温度范围广等性能(高温蒸和冷冻包装均可),尤其是拉伸塑瓶成型的,其中应用是几十毫升到2升的小型瓶,也有容量为30升的大型瓶。
在饮料包装中,其应用为成功的是碳酸软饮料(CSD),如可乐、雪碧等,CSD用瓶已占PET瓶总量的1/3。仅在1998年,中国CSD包装中PET瓶占57.4%。早在1995年,日本在调味品的应用量就已超过3 万吨,占PET瓶总耗量的13%。数据显示,日本2000年PET瓶的销量从2.2亿个上升到2.5亿个,在1995年到2000年的5年间,PET瓶从15%上升到36%。
德国普遍采用适用于饮料,啤酒产品的PET瓶吹塑技术,瞬时产量可达1200瓶/模。而且具有较好的环保节能特性,生产能耗仅为玻璃瓶的41%至64%,如果进一步回收再利用,其能耗还可降低50%左右。若以我国2000年啤酒产量超过2000万吨为基数,大约可消耗250亿只至 300亿只啤酒瓶(包括回收再用),即使是部分替代,到2005年,我国PET瓶需求量将达到60万至65万吨,商机无限。由于PET耐热与阻气性欠佳,局限了其在热罐装和要求气密性高的场合应用。
对于解决耐热性差的问题,人们通过研究已开发了三类实用的耐热聚酯瓶;热定新型瓶,可达到85℃灌装的要求;PET/ PEN合金瓶,PEN耐热性高,在普通注拉吹设备上可制得符合80℃以上热罐要求的瓶子,倘若再经热定型处理,热灌装温度可达90℃以上;与耐热性聚芳酯等制成多层复合瓶,以提高耐热性。
对于解决阻气性差的问题,目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多层复合,以PET为主,加入PEN等其他气密性好的材料做成3层或5层瓶;二是采用特殊处理方法,如在PET瓶内或外层涂布环氧阻隔层,或进行等离子体处理;三是用其他阻隔性树脂成型,以PEN或PEN与PET的共聚或共混物为原料,既提高了瓶子的阴气性,又提高了瓶子的耐热性,还可以碱洗消毒,重复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因为前两种方法有透明性差、回收处理困难、工艺复杂、设备要求特殊等问题,而且虽然气密性提高了,但耐热性较差,只能适应无菌灌装的场合。
法国西得乐包装公司推出了PEN共混材料,就是将15%的PEN与85%的PET混合,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后,如从高温等离子物中获取无定形碳,并将极微量的无定形碳掺入制造塑料器皿的材料中,使其性能指标大大提高,几乎达到玻璃器皿和金属器皿的水平,而其包装性能价格比也优于玻璃瓶。新工艺可使瓶体的耐氧性提高29倍,阻隔性能提高6倍。
目前,珠海中富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代替玻璃瓶的塑料,它重量轻、强度大、韧性好、不易破碎、易于制做各种规格和形状。
一次消谐器检验方法
在6~35kV发、变电站所在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情况下,母线上的PT一次绕组会成为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对地的金属通道,电网相对地电容的充、放电,必然通过PT一次绕组,使其铁芯深度饱和。因此在电网接地消失时,会在PT一次绕组中出现数安培的涌流,将PT的
LXQ-10一次消谐器型采用了分段变参数措施,提供了一个电压控制单元(放电管),使一次消谐器在正常工作电流段,仍保持原有的伏安特性,从而有效限制消谐器两端电压,将电压限制在弱绝缘PT的绝缘耐受等级以下,从而有效保护中性点绝缘。
检验方法
伏安特性试验 用峰值毫安表(或峰值电压表)测量一次消谐器的伏安特性。
通流试验 用上述方法将电流升到250 mA~300 mA,通流10分钟后使一次消谐器发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