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时走基线的时候,2毫升的载气就不会有变化,而如果是4毫升,走了若干小时以后就会出现流量减小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
-
用谁家的Icp测试的啊
-
多进几针看看也许是偶然现象
-
采用以下条件,甲苯和吡啶应该可以分离。柱箱温度: 40°C保持5 min40-260°C,10°/min260°C保持3 min载气: 氦气,恒定压力,30 cm/sec(40°C)
-
这个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化合物啊!可能要用液相来分析。
-
如题,ICP中谱线的基线突然偏高是什么原因?由哪些因素导致的?比如雾化的压力,蠕动泵泵速的变化。。。。。。。。。大家是如何认为的?
-
校正因子归一法可先配一个与待测样含量接近的已知各组分浓度的混合样进样,得到各组分的面积,然后根据各组分的质量和面积计算各组分的校正因子,在分析样品时将校正因子带入计算即可。如待测样中含有A,B,C三种物质,校正因子分贝为f1,f2,f3,峰面积分别为a1,a2,a3,于是A%=a1*f1/(a1*f1+a2*f2+a3*f3)
-
现在就是吸取点经验啊。哈哈打算再购进一台。。。。
-
聚光和天瑞 你咨询下
-
哈哈,没有空调也实在坑,不行搞个取暖器在ICP分析室,提高下室内温度
-
现在大多数都是中阶梯光栅结合棱镜的色散系统吧.中阶梯光栅把波长分开,棱镜负责分开级次。
-
内标法需通过校正因子计算,所以可查一下是否校正因子的问题.
-
显然是选中谱线的,怎么能不变呢。
-
补充一下,我原来使用的是柱温190度,现在换新样品使用的是75度保持两分钟然后30度每分钟升到225度,保持八分钟。
-
你看下是不是衬管脏啦。
-
难道是雾化室效果不好啊
-
消解的效果怎么样?是不完全消解的吧,还需要敢酸么,AFS方法的能用HF消解么
-
肯定不止是火焰温度高那么简单吧,比较两者的原理就略知一二了。
-
大家讨论一下国家认监委CNCA-09-B14 果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结果吧,我用气相做的,两个样品值相差不大,一个110mg/kg左右,一个85mg/kg左右
-
载气调节可以将氧气在总烃处的负峰转变为正峰(通过除烃空气实验可以发现)。在使用除烃空气来扣除氧气的影响时,发现使用除烃空气时的其中的氧气在甲烷柱上出正峰,而用室内空气样品时在甲烷柱上的氧气出负峰,这又是为何?如上述情况,我现在无法判断在总烃处,氧气的影响到底是正还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