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条件用GPC,效果很好,只是价格太贵
-
有一个办法:盖盖子之前,在瓶口蒙一层保鲜膜,然后盖盖子,拧紧。利用瓶垫的压力使保鲜膜密封瓶口,也许可以减少溶剂挥发,不过要考虑可能带来的污染。一定要拧紧,否则,万一进样针扎不破保鲜膜就惨了。
-
上次按日本官方的一齐法做过一次,回收率有好有坏。
-
离心比较简单,一般加盐是改变水相的表面张力,减少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
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越来越大,河流被工业污染的差不多了,水里的东西就算自身没有毒物,也己经开始危险了!!
-
我们也做有机氯检测,食品的多,中药材也做过,但不多。感觉硫酸的量很不好控制,以前容易加少,导致杂质很多。相同的样品,你加硫酸的量一个过量和一个不过量,你可以看出杂峰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每次做的时候就是把硫酸加过量。
-
取可食部分的话,应该去核吧
-
其它很少换,不知如何更换。
-
感觉会好点,也可能仅仅是心理作用
-
问题一:用外标法做农药残留,一个样品同时进五针,请问最后选哪针计算回收率,就是说如何取舍的啊?为什么一个样品要进5针?我们是标样,样品加标,样品,标样,这样进样的。问题二:内标法。我标准曲线的内标物是加了0.2ML? 1PPM的环氧七氯,定容在10ml 的容量瓶中,那我在测实际样品的时候是定容在1ml的瓶子里面,加内标物1ppm的多少ml 啊?0.2ML? 1PPM的环氧七氯,定容在10ml 的容量瓶中,此时容量瓶中内标浓度0.02ppm,这样定容在1ml瓶子里,1ppm的内标物只要加0.02ml就可以了。
-
这个我们也有遇到,如果有基质配标样就差不多了。
-
甲拌磷的性质:熔点 -43°C 沸点 125-127°C (2 mmHg) 储存条件 0-6°C 水溶解性 0.005 g/100 mL 我想问的问题是如果甲拌磷放在冰箱的冷冻中,会不会挥发得快?熔点低说明什么?配制的甲拌磷0.1ug/mL,进气相测定,有峰出现,但一晚上后,不再出峰,原因在哪?与存放条件有关系吗?与熔点低有关系吗?
-
有机氯的回收率低些,有机磷的回收率高,正在查找原因。
-
2、前处理过程采用乙腈提取高粱中农残,再用正己烷萃取分层。有机氯农药在乙腈和正己烷的溶解性如何,会不会正己烷提取不完全造成回收率低?不会,NY761也用乙腈与正已烷,回收率很高。3、参照过有机磷前处理过程,在乙腈中加氯化钠,使乙腈和水分层,再在乙腈层中加入正己烷萃取。有没有前辈采用过这种方法萃取,效果如果?我试验的结果仍不理想。你可参照NY761的方法。4、丙酮、正己烷等溶剂对色谱柱和ECD检测器会不会有影响?标准物质有些标液用正己烷溶解,有些用丙酮溶解。感觉很困惑。丙酮对ECD检测器有影响,所以要尽可能用正已烷溶解。
-
三个瓶子是放样品的吗?
-
这怎么猜啊,好象比大海捞针还难
-
要求是很严格,但实际上很多不达标
-
1.改变出峰时间。一般内源性物质极性大,先出。可以将待测物出峰时间拖后。2.换一下制样方法。3.如果LLOQ能做到,可以将样品稀释,这样的话基质也就被稀释了,基质效应也小了。
-
喹硫磷上都有介绍,就是前面两种找不到
-
进气相的样品进气质,会不会污染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