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我们不光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要具有全球性眼光,了解国际潮流趋势,了解国际行业状况,以随时应对国外市场的冲击。
1、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
在中国,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该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均作了详尽的描述,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应严格执行。
对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是: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在以下的情况下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征;
(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2、日本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
日本将食品加工、制造、保存过程中,以添加、混合、浸润或其他方式使用的成分定义为食品添加剂。
按照目前使用习惯和管理要求,日本将食品添加剂划定为四种:指定添加剂、即存添加剂、天然香精和一般添加剂。指定添加剂是指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合成添加剂,必须按一定程序审批后才能使用;即存添加剂指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历史长,被认为是安全的天然添加剂;天然香精和一般添加剂一般不受《食品卫生法》限制,但在使用管理中要求标示其基本原料的名称。
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要扩大使用范围,必须经过隶属内阁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
另外,日本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原料也做了明确的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添加剂的制备仅限使用添加剂(包括日本食品卫生法第6条指定的物质、天然调味剂、通常既可作为食品或饮料也可作为添加剂的物质和1996年4月厚生省公告(No.120)的现有食品添加剂清单上所列的物质)和食品。
3、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
欧盟是一个特殊的统一市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使用欧盟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成员国允许使用的香料,即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和一般卫生法规的要求。欧盟食品添加剂立法采取"混合体系",通过科学评价和协商,制定出能为全体成员国接受的食品添加剂法规,以肯定的形式公布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使用特定条件及在某类食品中的最高限量等。
原则上,一旦某种食品添加剂进入其某一个成员国的市场,即可在其他成员国的市场自由流通。为协调各成员国对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政府监控,欧盟指导规则规定了食品控制官方机构和相关措施,明确了各成员国控制机构必须遵循的原则,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管理协调一致。如欧盟法规规定,某成员国控制机构判定一个添加剂产品不符合欧盟食品法规的要求,应将此信息报告欧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每星期发布上述通告,告知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某个第三国的食品经常违规,欧盟可能会决定在所有的欧盟入境口岸对其进口的产品实行100%的检测。如果进一步的调查证明,从第三国进口的违规食品对欧盟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的话,欧盟将禁止从第三国进口此类食品。
4、美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规定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法规第201款规定,食品添加剂是直接或间接进入食品并成为食品一部分的任何物质;直接食品添加剂,是指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间接食品添加剂,是指包装材料或其他与食品接触的物质,在合理的预期下,转移到食品中的物质。
在美国,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的制定和管理,主要由FDA参与执行;也有部分食品涉及其他主管部门,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也应受到相应部门的监管,如烟酒产品在美国由美国联邦酒精烟草税务贸易局(TTB)管理,用于烟、酒产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实行双重管理,需得到FDA及TTB的双重认证;家禽及肉制品由美国农业部(U SDA)管理,应用于其中的添加剂应得到FDA和USDA双方的认证。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法第402款规定,只有经过评价和公布的食品添加剂才能生产和应用,否则会被认定为不安全。含有不安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则"不宜食用",不宜食用的食品禁止销售。
1.配方:(g/L)、蛋白胨 10.0g、牛肉浸粉 8.0g、酵母浸粉 4.0g、葡萄糖 20.0g、磷酸氢二钾 2.0g、柠檬酸氢二铵 2.0g、乙酸钠 5.0g、硫酸镁 0.2g、硫酸锰 0.04g、琼脂 14.0g、吐温80 1.0g
2.调pH6.5±0.2
3.121℃高压灭菌15分钟
卡拉胶与阿拉伯胶的复配
无论是从弹性、硬度还是咀嚼性,卡拉胶:阿拉伯胶=3:2时效果最佳,我们选择复配胶总量为0.5%,卡拉胶:阿拉伯胶=3:2用于火腿类产品中效果最佳。无论是从切片性、风味还是口感上,加入复配胶后的样品品尝结果明显好于未加复配胶样品,加入复配胶后的样品嫩而脆,没有粉感,更没有像未加样品那样出现发干发散现象。
卡拉胶与阿拉伯胶的复配在低温火腿中的应用
k-卡拉胶溶于热水中形成粘性透明或乳白色易流动的溶液,其水溶液可形成可逆的强和硬的凝胶,既具有保水性,又能明显改善肉制品的切片性,增加制品弹性。卡拉胶能和蛋白质的极性部分发生反应,把肉中的水溶蛋白、盐溶蛋白以及添加的蛋白更有效的结合在卡拉胶形成的凝胶体系中,形成强有力的三维空间结构-凝胶,可保持大量水分,并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因此加入火腿类产品中能明显增加弹性和脆性,减少粉感。
作为已知所有水溶性胶中用途最广泛的食品胶之一,阿拉伯胶能与大部分天然胶和淀粉互相兼容,它可以和大多数其他的水溶性胶、蛋白质、糖和淀粉相配伍,也可以和生物碱相配伍混溶应用。阿拉伯胶是带负电荷的多糖,由于其支链众多,同样的相对分子量在空间所占据的水化体积比较少,由此决定了阿拉伯胶的黏度比相同相对分子质量水平的其它线性大分子低。阿拉伯胶具有高度的水中溶解性及较低的溶液黏度,极易溶于冷热水中,配制成50%的水溶液仍具有流动性。阿拉伯胶结构上带有部分蛋白物质及结构外表的鼠李糖,使得阿拉伯胶有非常良好的亲水亲油性,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水包油型乳化稳定剂。阿拉伯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特别适合于水包油型乳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延长风味品质并防止氧化。因此加入火腿类产品中明显提高其切片性,增加嫩度,改变口感和硬度等作用。
粘度:习惯有勃氏粘度和恩氏粘度之分(还有运动粘度等)。
勃氏粘度的测定:一般是指在60°C时,含6.67%明胶溶液100mm流过标准毛细管所经过的时间,检测系统再按照摩擦系数自动换算成的黏度值。单位是毫帕秒,写作mpa.s。勃氏粘度,又称为动力粘度,也叫绝对粘度。
恩氏粘度的测定:是指在规定条件温度下(一般指40°C时,含15%或12.5%明胶溶液),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mm试样所需时间与蒸馏水流出相同体积所需时间之比。单位是度,写作°E。恩氏粘度,又称为条件粘度,也叫相对粘度。
测试温度越高,粘度测试值越小。一般认为恩氏数据大于勃氏数据。
明胶的粘度越高,表明其吸水率高,分子量大,在制备过程中受到的破坏少。粘度高的,其溶解速度和凝固速度比粘度低的要快。
按食用明胶的标准文件,勃氏粘度最高值为5.5,最低值为1.8。按工业明胶的标准文件,勃氏粘度标准值为6。
卡拉胶在丸子中主要起保水作用,再就有能够起到增加丸子弹性的效果,卡拉胶大多是和其他胶体一起复配使用的,单独使用纯卡成本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