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松香、桐油、蓖麻油、阿拉伯胶、蜂蜜、水。
2、配方。以重量计:松香6,桐油3,蓖麻油1.5,蜂蜜1.0,阿拉伯胶3,水45。
3、操作。⑴制备胶带纸:将阿拉伯胶放入容器中,加入配方中1/3的水量,使之全部溶解,然后将牛皮纸裁成条状,将胶水刷在甲乙两条牛皮纸上,阴干。⑵制粘蝇胶:将松香放在瓷盆中,加入剩余的2/3的水量,加热,待松香溶化后,再保温蒸发水分,当盆内水分快干时,迅速将桐油和蓖麻油加入,充分搅拌均匀,再将蜂蜜加入调匀,继续保温蒸发多余水份。⑶制粘蝇纸:将制好的粘蝇胶用刷子刷在涂有阿拉伯胶水的一张牛皮纸上,纸的四周留有一定的空隙不刷,然后再将另一张牛皮纸有胶水的一面合到上一张纸上,用手轻轻压平即可。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酵母发酵后酿成的一种果酒,其酒精度(不能低于8.5%vol)高于啤酒而低于白酒。葡萄酒中主要构成成分是多糖,含量为0.3~1.0g/L,多糖含量多少及组成对葡萄酒品质有重要影响,有助于葡萄酒蛋白和酒石酸的稳定,能削弱葡萄酒中单宁的收敛性和尖刻感,提高酒体饱满度与肥硕感,显著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经济价值。
酵母多糖是一种可吸附病原菌,抗肿瘤,抗病毒,减轻辐射损伤,激发、增进免疫功能的高分子多糖物质。其具有贮藏生物性能和支持结构的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常常作为增稠剂、乳化剂应用。在葡萄酒应用中,可改善葡萄酒的酒体结构,增加饱满度、均衡酒体、提高色素稳定性、降低单宁的粗糙感和新制葡萄酒的生青味,但是在制作时,什么时间段添加很重要,不同的时间段添加,效果并不一致,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酵母多糖在葡糖酒中的使用方法
葡萄酒酒精发酵时添加使用
在酒精发酵阶段添加酵母多糖,不但增加了葡萄酒中的酵母多糖,尤其是甘露糖蛋白的含量,而且其中的多肽、氨基酸可以作为营养物质弥补酒精发酵后的葡萄酒的营养不足,确保酒精发酵稳定彻底,产品符合行业标准,不足之处是葡萄皮渣会吸附一部分多糖物质,酵母多糖不能完全发挥其有效性。
葡萄酒发酵皮渣分离后添加
该方法主要针对红葡萄酒的发酵生产,皮渣分离后的葡萄酒即进入苹果酸乳酸发酵,同时酵母菌会继续发酵过高的残留糖分,此时添加酵母多糖既补充了甘露糖蛋白,又能为酵母菌和乳酸菌提供适量的营养物质。
葡萄酒冷处理后至灌装前使用
该阶段的葡萄酒已经相对稳定,酵母多糖的添加对酒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影响,同时,酵母多糖的添加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里面的多糖物质,提升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同时,对其稳定性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利用酵母多糖稳定特性,可改善葡萄酒品质,但是由于添加的时间段不同,对葡萄酒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酒精发酵时添加,可确保酒精发酵稳定彻底;发酵皮渣分离后添加,既补充了甘露糖蛋白又提供营养物质;冷处理后至灌装前添加,可提升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因此,可根据效果选择适合的添加时间,来得到想要的结果。
卡拉胶是广泛应用的海藻食用胶之一。卡拉胶又名角叉菜胶、鹿角藻胶,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亲水性多糖,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三大海藻胶工业产品(琼胶、卡拉胶、褐藻胶)之一。卡拉胶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增稠性、乳化性、胶凝性和安全无毒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国内卡拉胶的生产以麒麟菜、沙菜为主要原料,一般工艺流程如下:原料→洗净晾干→碱处理→洗涤至中性→酸化漂白→提胶→过滤→冷却切条→冻结脱水→解冻→干燥→成品。
碱处理、酸化漂白和提胶是卡拉胶生产的关键工艺。这些工艺处理地科学与否不但影响卡拉胶的性能和质量,而且对卡拉胶的提取率和生产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1 碱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分别用KOH处理藻体时,得到的卡拉胶产品,无论是凝胶强度还是产率均明显优于同样条件下采用用NaOH处理得到的卡拉胶产品。
2 酸化漂白
在研究沙菜卡拉胶漂白工艺时,得出了在酸化漂白工艺环节中用草酸再次酸化漂白,可以综合兼顾卡拉胶产品的色泽、出胶率和凝胶强度。
3 不同的提胶方法
提出了用两种麒麟菜提取卡拉胶的新工艺,即高压空气提胶和高压蒸汽提胶, 实验结果表明蒸汽高压提胶产率低于常压提胶且凝胶强度下降较大, 而空气高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达到较高的产率。另外,提胶前用100u/g的纤维素酶对藻体进行预处理,产率可提高3.69%。
近年来,亲水胶体的复配已广泛的应用于食品中,结冷胶在食品领域中常作为凝胶剂,结冷胶与其他亲水胶体也具有良好的复配性能,如结冷胶与魔芋胶、结冷胶与木聚糖、结冷胶与明胶、结冷胶与变性淀粉等。羧甲基纤维素(CMC)由于其具有增稠、悬浮、乳化、稳定、防腐保鲜、耐酸和保健等多种功能,且价格便宜,在食品中应用广泛,但本身不能形成凝胶。本文将对两种亲水胶体凝胶剂(结冷胶)和非凝胶剂(CMC)的共混下的复配胶的性能进行简单阐述。
一、结冷胶与CMC复配体系凝胶质构
1.复配胶硬度
在任一离子种类和离子浓度下,随着结冷胶的量的增加,凝胶硬度增强。因此,在复配体系中,结冷胶是决定凝胶硬度的主导因素。
2.复配胶弹性
结冷胶与CMC的比例为4:6时,弹性达到最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果需获得较高弹性的凝胶,可适当的添加CMC于结冷胶中。
3.复配胶内聚性
内聚性是凝胶内部结构损坏难度的指标。没有添加离子的凝胶内部结构在第一次压缩时比添加离子的凝胶较难破坏。
二、结冷胶与CMC 复配胶的透明度
在任一个离子浓度之下,随着结冷胶的加入其透光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添加结冷胶的量可以提高复配胶的透明度,当结冷胶与CMC 比例超过6:4,再增加结冷胶的比例,复配胶的透明度提高不是非常明显。因此从透明度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结冷胶与CMC 比例为6:4 较为合适。
总之,对结冷胶与CMC复配体系而言,离子的添加会降低凝胶的弹性和内聚性;适量的结冷胶和CMC比例可提高凝胶弹性和内聚性;增加结冷胶/CMC复配比例可提高复配胶的透明度。
结冷胶形成凝胶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这些凝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将会指导用户如何更好地在食品工业中使用结冷胶产品的胶质构的因素综合分析如下。
1、溶解过程因素对结冷胶凝胶形成和凝胶质构的影响
2、阳离子对结冷胶质构的影响
3、螯合剂对结冷胶溶解和质构的影响
4、pH 值对结冷胶凝胶质构的影响
5、糖分对凝胶质构的影响
6、胶体浓度对结冷胶质构的影响
由自然界中获得的阿拉伯胶是一种含有钙、镇、辛甲等多种阳离子的中性或弱酸性的复杂多糖酸的盐, 含有约98% 的多糖和2%蛋白质。这种多糖属高分子化合物, 具有以阿拉伯半乳聚糖为主的、多支链的复杂分子结构。水解阿拉伯胶可获得D 一半乳糖, L 阿拉伯糖, L 一鼠李糖和D 一葡萄糖醒酸。其主链由(1→3) 一糖昔键连接的β-D-半乳糖残基组成。侧链由2~5个单位的(1 →3)β-D 一半乳糖残基组成, 通过(1 →6) -糖昔键连接在主链上。不同金合欢树获得的阿拉伯胶, 单糖比例各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