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些道理是需要时间来领悟,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到部分国标/行标由一些公司起草,总觉得有些行业垄断的嫌疑,不知道国外标准是由ZF统一起草并发布归口的,还是我们一直在模仿国外的做法?有人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不知道这个话是不是因为这个诞生的?工作了这么久,可以说天天都在和食品标准打交道,也编写过公司里各种标准,但是我很惭愧,木有起草过国标或行标,所以我很期待哪一天有机会去了家大公司能有幸参与起草国标/行标,不是说这是一件多么有荣誉的事,我就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做标准的?当然,作为一个研发人员,自己的经验和成果被署名这也是一种认可,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我想说,国标/行标的制订肯定不会像公司企标、验收标准之类的宽松咱自己把握明白就好,肯定要兼顾强弱,我么有听说有哪家公司因为别的公司参与起草制订了一个国标或行标而倒闭的,真要倒闭的那也一定是无药可救应该倒闭的企业。如果让ZF全权负责起草、制订标准,我想现在的标准应该更乱,因为真正的专家不在ZFJG,而是在我们企业,我希望未来的标准制订应该更多地吸取企业的意见,ZF应更多地从监管、组织、协调等方面工作。至于在标准上署公司名和起草人的事情,无论是从起草个人还是公司的角度来讲,这都属于他们的知识产权成果,署名应该是必须的事情,可能很多人会误解,当然也有参与起草的公司利用这个来宣传,但从事情的本身,我们就应该尊重知识产权,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以上纯属我个人意见,我想看看各位食品人是怎么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