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秸秆肥制作方法:用干秸秆7份、人粪尿1份、畜禽粪尿2份及适量马粪、碎柴。于3月份,把准备好的秸秆切碎或粉碎成3厘米左右的碎块,按体积比1:2:7 的比例将人粪尿、畜禽粪尿和粉碎好的秸秆充分混拌均匀,浇足水(材料含水量以60%~70%为宜,即当水加到手握成团,触之即散的状态为宜)。再把准备好的碎柴堆成一堆,选背风向阳之处点燃,把畜禽粪用热水浇透抖好(温度在40℃以上),盖在点燃的碎柴上,做个暖心(发热点),然后把已混好的秸秆一层层盖在畜禽粪上,堆高不应低于1.5米,堆好后要注意管理,防止人畜践踏,并观察堆温,把堆温控制在50℃~60℃,最高温度不能超过70℃。因为此温度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可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同时又可杀死病菌、虫卵,减少氨的挥发。这样堆腐7~10天,温度达60℃~65℃,此时可以进行倒粪,然后每隔7天左右倒一次,共倒3~4次,大约需35~45天就可以发酵好。发酵好的秸秆肥具有黑、乱、臭的特点,有黑色汁液和氨臭味,湿时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
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粪土肥:将新鲜干猪、牛粪粉碎,用石灰水清液预湿堆制15天,加50%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匀,在产量急剧下降或出现死菇时,结合清理床面剔除老根,将其撒施于...
显示全部
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粪土肥:将新鲜干猪、牛粪粉碎,用石灰水清液预湿堆制15天,加50%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匀,在产量急剧下降或出现死菇时,结合清理床面剔除老根,将其撒施于床面。
草料汁:用经过腐熟晒干的草料,加100倍水煎取汁液,冷却后喷洒,可使食用菌生长健壮。
棉籽汁:将棉籽加水10倍煎汁,冷却后加清水3倍使用。
猪、牛尿:将腐熟的猪、牛尿煮开20分钟,滤去渣,加水10至20倍配成5%-10%的稀释液喷施。
食品液:
①黄豆水。把10公斤没有霉变的黄豆淘洗干净,浸泡后加水50-60公斤,煮透后滤取汤汁,加水至200公斤喷洒。
②把10公斤胡萝卜切碎,加水15公斤,煮30分钟,过滤取汁加水3倍配成25%的胡萝卜汁喷雾。
③在100公斤水中加入固体葡萄糖1公斤,溶化后即得1%的葡萄糖液,直接喷洒即可。
④在100公斤水中加0.3-0.5公斤食盐搅溶后喷施。
菇根汤:取菇根5至10公斤,稍冼净,加水10至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清液加水50公斤,搅匀后喷施,可促进小菇的生长。
上述各种追肥液每平方米用量0.5公斤左右。
-
滑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8摄氏度~20摄氏度,适宜秋季、冬季、春季栽培。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5摄氏度~28摄氏度,适宜秋季、春季栽培。 真姬菇(又名小平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0摄氏度~28摄氏度,适宜秋季、冬季、春季...
显示全部
滑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8摄氏度~20摄氏度,适宜秋季、冬季、春季栽培。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5摄氏度~28摄氏度,适宜秋季、春季栽培。
真姬菇(又名小平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0摄氏度~28摄氏度,适宜秋季、冬季、春季栽培。
平菇类平菇品种很多,有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和广温型之分。低温型的出菇温度为2摄氏度~22摄氏度,中温型的出菇温度为8摄氏度~24摄氏度,高温型的出菇温度为15摄氏度~37摄氏度,广温型的出菇温度为4摄氏度~32摄氏度。为了提高产量,延长产菇期,秋、冬季节除高温型品种不宜栽培外,其他温型的品种基本上均可栽培,但初学者一般以种植广温型品种较为适宜。
木耳类黑木耳的出耳适温为10摄氏度~28摄氏度,袋料栽培的可在早秋制袋栽培,在晚秋、初冬和春季出耳。白背木耳属中高温型品种,出耳温度为13摄氏度~30摄氏度,可与紫木耳同期栽培。
香菇香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8摄氏度~22摄氏度,袋料栽培时一般秋季播种,在晚秋和冬、春季出菇。
凤尾菇为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10摄氏度~30摄氏度,适宜春、秋季栽培。
猴头菇属中温型品种,出菇温度为7摄氏度~23摄氏度,适宜春季、秋季栽培。
金针菇属中低温型品种,颜色有黄白之分,黄色品种的出菇温度为4摄氏度~24摄氏度,白色品种的出菇温度为5摄氏度~15摄氏度,宜晚秋播种,在冬、春季出菇。
-
1.袋料栽培香菇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把好菌种关在确定生产用的优良品种以后,菌种是否被杂菌污染则是优质菌种最基本的条件。优质菌种可采用目测和培养的方法来确定。凡菌丝粗壮,打开瓶塞具特有香味,可视为优质菌种。有条件的,还应抽样培养,同时还可检查菌丝生活力。 ...
显示全部
1.袋料栽培香菇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把好菌种关在确定生产用的优良品种以后,菌种是否被杂菌污染则是优质菌种最基本的条件。优质菌种可采用目测和培养的方法来确定。凡菌丝粗壮,打开瓶塞具特有香味,可视为优质菌种。有条件的,还应抽样培养,同时还可检查菌丝生活力。
(2)严格把好菌袋加工关塑料袋应选择厚薄均匀、无沙眼、弹性强、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切忌太湿,料水比掌握在1:1.1~1.2;装料松紧适中,上下表内一致;两端袋口应扎紧,并用火焰熔结,在高温季节制菌袋时,可用1:800倍多菌灵溶液拌料,防治杂菌。
(3)严格把好灭菌关常压灭菌应使灶内温度稳定在100摄氏度,并持续8小时;锅内菌袋排放时,中间要留有空隙,使蒸气畅流菌袋受热均匀;要避免因补水或烧火等原因造成中途降温;从拌料到灭菌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从灭菌开始到灶温上升到100摄氏度不可超过5小时,以免料发酵变质。
(4)搞好环境卫生,净化空气使空气中杂菌孢子的密度降得最低,是减少杂菌污染最积极有效的一种方法。装瓶消毒冷却,接种、培养室等场所,均需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暴雨后要进行集中打扫。坚持每天在空中、地面用0.2%肥皂水或3%~4%石碳酸水溶液,5%甲醛,1:500倍50%的多菌灵水溶液及5%~20%石灰清水等交叉喷雾或喷洒,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浸入药水缸,以防污染环境和空气。
(5)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室应严格消毒;做好接种前菌种预处理;接种过程中菌种瓶用酒精灯火焰封口;接种工具要坚持火焰消毒;菌种尽量保持整块;接种时要避免人员走动和交谈;及时清理接种室的废物,保持室内清洁。
(6)科学安排接种季节必须根据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生对温度的要求,科学安排接种季节。过早接种或遇夏秋高温气候,既明显增加污染率,又不利菌丝生长;过迟接种,污染率虽然较低,但秋菇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接种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摄氏度左右时为最好。夏季气温偏高时,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午夜至次日清晨。
(7)改善环境因子杂菌发生快慢和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环境因子,特别是香菇栽培块或菌筒上的霉菌发生时应通风换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利于香菇生长发育时,香菇菌丝生活力旺盛,抗性强,杂菌就不易发生,反之,杂菌便会乘虚而入,迅速发生。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创造适宜于香菇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预防措施。
(8)减少菌丝未愈合时发生霉菌,采取将门窗关好(定量开窗通风几次),除去覆盖的薄膜,待控制霉菌后再盖上的措施。若个别栽培块发生霉菌,不要急于处理,待菌丝愈合后再作处理,但需增加掀动薄膜的次数,并加强栽培室通风换气和降温减湿。
(9)霉菌发生在栽培块或菌筒表面,尚未入料,一般可以采用pH8~10的石灰清水洗净其上的霉菌,改变酸碱度,抑制霉菌生长。若霉菌严重,已伸入料内,可把霉菌挖干净,然后补上栽培种。霉菌特别严重的栽培块或菌筒,可拿到室外,用清水把霉菌冲洗干净,晾干2~3天后,再喷洒0.5%过氧乙酸(CH3COOH)可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10)加强检查在气温较高季节,培养室内菌袋排放不宜过高过密,以免因高温菌丝停止生长或烫伤,影响成品率。发菌5~6天后,结合翻堆要逐袋认真检查,发现污染菌袋随即取出。对污染轻的菌袋,可用20%甲醛或5%石碳酸或95%酒精注射于污染部位,再贴上消毒胶布。对青霉、木霉污染严重的菌袋,添加适量新料后重新灭菌接种;污染链孢霉的菌袋,及时深埋。此外,要防鼠灭鼠,避免老鼠间接污染,对污染废弃的菌袋要集
(11)袋料栽培中危害香菇的害虫主要为螨类和线虫。菌筒室内培养期间主要是螨的危害,后期主要为线虫。培养室或栽培场发生害虫危害可喷高效低毒农药,1:1 200~1500倍的特杀螨,1:50倍的杀虫乳剂和1:500倍的马拉松乳剂防治线虫可收到良好效果。
-
具体说说为好,可能是什么类别的物质?不同物质,响应会有差异 ,很正常
-
请问温度升到多少度?
-
含量太高了,应该是过载了
-
需要,温度保持一致
-
最好还是放在低温保存,4度左右。
-
吸潮是可能的,另一方面样品的均匀性也是可能原因。
-
求各位大佬指点迷津
-
不要对产品进行污名化,产品来自转基因大豆,不一定产品就是转基因。
-
1mg称量都很不准。加上上机浓度在检出限附近,整体的不确定度会比较大。建议增加取样数量。
-
C代表硝酸银浓度,0.0585是硝酸银摩尔质量除以1000 m代表盐酸质量 2/100稀释倍数
-
没有厂房设备放在外面下雨了怎么办啊
-
这个今年应该有卖点
-
绝对属于“强调”,必须要标注一下加入量或者含量
-
腈类好象对硅氧烷固定相有破坏,不能用这类柱子,聚乙二醇可能可以。
-
1、穿透实验每个管子都要做, 未检出或是检出限时,B管可以适当不做2、浓度点保留小数与标准一致,最后的结果小数看标准要求。
-
建议按国家认监委要求上报的格式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