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味料作为新兴的调味品子行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复合调味料目前处于发展早期,未来复合化是调味料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一方面调味品复合化可以让年轻的家庭消费者方便快捷的烹饪美味,解决其不会做、没时间做的消费痛点;另一方面,餐饮行业需求日益增大,规范化和连锁化经营带来了对标准化复合调味料需求的快速增长。
调味品及复合调味品的定义
根据食品添加剂厂家了解到,调味品是指能够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复合调味料以基础调味料为原料,深加工成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我食讲究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烹调以味道复杂为特征,正是调味品之间按照不同比例的复合与调剂才可达到美味的境界,复合调味料应运而生。
国家标准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调味品分类》国家标准(GB/T20903-2007),调味品按终端产品分类可分为: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豆豉、腐乳、鱼露、蚝油、虾油、橄榄油、调味料酒、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复合调味料和火锅调料共 17 类。
其他分类
按产品成份分类,可分为基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料;
按味觉感受分类,可分为咸味调味品、甜味调味品、鲜味调味品、酸味调味品、辛辣调味品等类别;
按地方风味分类,可被分为川式、广式、西式及其他地方风味等。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带来调味品品类大幅增加,渗透至食品及餐饮行业,调味品人均单次用量增加,使得行业收入规模不断增长;消费者的消费升级是行业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动力。
2000年以来高速发展阶段
2007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了《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对复合调味料重新做了定义和分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复合调味料行业的发展。2007年,中国发酵制品和调味品企业已实现总产值914亿元,其中复合调味料的增长率高达20%,是所有调味品中增长迅速的一类。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企业如需在生产的产品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必须按以下程序提出申请:
(一)申请人向所在省绿办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并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一式两份)、《企业生产情况调查表》。
(二)各省绿办将依据企业的申请,委派至少两名绿色食品标志专职管理人员赴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合格者,将委托定点的环境监督部门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环境进行监测。
(三)省绿办结合考察情况及环境监测和现状评价结果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材料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四)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者,由省绿办对申报产品进行抽样,并由定点的食品检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进行检测。不合格者,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五)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检测的产品进行终审。
(六)终审合格者的企业与由中国绿色食品展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合同。不合格者,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上述合格的产品进行编号,并颁发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
(八)申报企业对环境监测结果和产品检测结果有异议,可以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仲裁检测。
谣言:苦瓜可以降血糖
苦瓜含有「苦瓜素」,可以降血糖。
辟谣:
我们经常看到宣称能降血糖的“食物”名单,苦瓜、秋葵等等食物常出现在名单里。
实际上,吃苦瓜并没有降血糖的作用。目前说苦瓜能降血糖,主要是因为「苦瓜素」。但关于苦瓜素的研究大都是一些动物研究证据,几乎没有人体证据。动物研究跟人体差距太大了,况且动物研究用量也大,人们通过正常饮食很难达到作用剂量。
苦瓜,和其他蔬菜一样,可以作为人的一种很好的蔬菜选择。它含糖量低,对血糖影响小,且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如果说苦瓜能,就言过其实了。
真的存在降血糖食物吗?
实际上,世界上根本没有直接降血糖的食物。只要我们吃东西,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必定会使(除了喝凉白开),因为任何食物都含有热量。所以没有直接的食物。
但是不同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引起速度是有快慢的。有的升糖慢、有的升糖快;有的升糖幅度小、有的升糖幅度大。我们通常用升血糖指数(GI)来区分。血糖指数GI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55-70的为中GI食物,高于70就是高GI食物了。
现在很多流传的所谓的食物,实际上是指血糖指数低的食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在食用后,血糖的升高速度较为缓慢,有助于控制血糖的,但也不会。
哪些食物升糖指数低?
通常来说,粗粮、豆类、乳类及蔬菜都是指数的食物,而糖类及糖类制品(如甜点)、米面食品(馒头面包)、方便食品(如薯片、饼干等)大多为指数的食品。
对于或来说,日常饮食应尽量选择指数的食物,少吃指数的食物,关键还是在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均衡营养,千万不要因为迷信「xx 食物」的说法而停药,该吃控糖药的一定要继续吃。
辟谣: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工作组.《中国膳食指南》及解读[J].营养学报,2017,39(6):521-529.
[2]《中国膳食指南》编写工作组.《中国膳食指南》核心推荐[J].之友,2017,(8):24.
[3]马冠生.解读——《中国膳食指南(2017)》核心信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23(7):封2. DOI:10.3969/j.issn.1006-9577.2017.07.023.
[4]中国膳食指南(2017).
[5]信珊珊.魔芋葡甘聚糖的生理综述[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26(5):50-52.
[6]Min JIANG,Heng LI,Jin-song SHI, et al.解聚型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制备以及生理活性研究的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2018,19(7):505-514.
[7]孟凡冰,刘达玉,李云成, 等.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22):394-400.
[8]Huang CY, Zhang MY, Peng SS, et al. Effect of Konjac food on blood glucos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Biomed Environ Sci. 1990 Jun;3(2):123-31.
[9]Doi K.Effect of konjac fibre (glucomannan) on glucose and lipids.Eur J Clin Nutr. 1995 Oct;49 Suppl 3:S190-7.
[10]Devaraj RD, Reddy CK, Xu B. Health-promoting effects of konjac glucomannan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 critical review.Int J Biol Macromol. 2019 Apr 1;126:273-281. doi: 10.1016/j.ijbiomac.2018.12.203. Epub 2018 Dec 23.
[11]Chen H, Nie Q, Hu J, et al. Hypoglycemic and Hypolipidemic Effects of Glucomannan Extracted from Konjac on Type 2 Diabetic Rats.J Agric Food Chem. 2019 May 8;67(18):5278-5288. doi: 10.1021/acs.jafc.9b01192. Epub 2019 Apr 12.
[12]Bakht Ramin Shah, Bin Li, Ling Wang, et al. Health benefits of konjac glucomannan with special focus on diabetes. Bioactive Carbohydrates and Dietary Fibre,Volume 5, Issue 2, April 2015, Pages 179-187
[13]孔令芳等,铬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6(5).
[14]John B. Vincent . Chromium: celebrating 50 years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Dalton Trans., 2010, 39, 3787–3794
[15]Dietary Supplement Fact Sheet: Chromium.
[16]WST 429-2013 成人膳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