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的是1:1的正己烷跟丙酮,并且把丙酮替换了。国标上说的是1/10体积的浓硫酸,按照我师姐的经验,不能加的太多,所以加入的浓硫酸不到1/10体积,就变成了很黑的浆糊
-
乳脂离心机放乳脂计的管不是塑料的,而且够长。
-
操作是否相同,应该根据样品的特性来确定,如极性,穿透性等等,洗脱的方式是有差别的
-
主要检测抗生素之类的,一般都是没有国标的,基质那么复杂。主要是自己研究探索,通过数据验证方法的可靠性
-
平时标定的过程中盐酸 硫酸 氢氧化钠还是可以满足这个要求的其他的标准溶液可能有些困难
-
溴氰菊酯的回收率在大部分基质中是很正常的,用基质加标试试看吧。
-
我记得有电子版的,我找找看.找到了就发给你。
-
19666-2006 DB12/T 293-2006 无公害农产品 葱姜蒜中农药残留多组份测定方法-GC/MS法?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19667-2006 DB12/T 294-2006 无公害农产品 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多组份测定方法-GC/Ms法?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19668-2006 DB12/T 295-2006 无公害农产品 花生大豆中农药残留多组份测定方法-GC/MS法?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双重标准要多方面来分析:1.技术落后是现实。有很多消息来源根本就不是中国的官方,而是国外的官方或是民间组织。因为我们检不出所以没有标准。这需要整体国民的努力。2.官方的监管不严,责任不清。中国官方的态度一直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自己查出事了,属于自己的责任,钨砂也就不保了,俗话说:谁愿意给自己下套呢?有这样的心态监管能严吗?3.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明明自己知道是有害的,但民众是不知道的。而企业往往为了自己的利润不管不顾,因为很多都是慢性毒药,需要时间来验证。等出事儿了也就与己无关。
-
如果想最终定容1ml,用氮吹后实现起来比较容易,用旋蒸因为内面积比较大,想比较准确的定容1ml,比较不容易。
-
方法的建立还包括一些“硬性”的指标,如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等,都需要用实验要证实。
-
好几天没来了,现在现是一样,我想重要是谁可以通俗点告诉我如何去确认仪器的检测限。
-
这个方法中要加入的试剂种类较多,所以不是很好做。
-
这个应该很多吧,实验室都有自己的质量手册的,里面的是测定每个元素或者每个仪器的SOP,也就是规程。
-
应根据检测标准的要求,没有更好,只有更适。
-
因为石油醚是一种混合物,组分是有微量的变化的,可以用正己烷来代替。
-
最重要是洗干净就可以了。
-
现在桐油很少见了,想掺假弄进食用油里也不可能了,这个快检,还有实际意义吗?
-
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俗称“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pH是拉丁语“Pondus hydrogenii”一词的缩写...
显示全部
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俗称“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pH是拉丁语“Pondus hydrogenii”一词的缩写(Pondus=压强、压力hydrogenium=氢),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通常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 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 pH值的计算中【H+】指的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有时也被写为【H3O+】,水合氢离子活度),单位为摩尔/升,在稀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约等于氢离子的浓度,可以用氢离子浓度来进行近似计算。 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为中性,这是因为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自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常数)始终是1×10-14,且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是1×10-7mol/L。pH值小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值增大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在非水溶液或非标准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pH=7可能并不代表溶液呈中性,这需要通过计算该溶剂在这种条件下的电离常数来决定pH为中性的值。如373K(100℃)的温度下,pH=6为中性溶液。
-
这几种样品都是可以做的,不是很麻烦的,主要看是针对什么目的,科研的话应该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