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湿试验箱是指能同时施加温度、湿度应力的试验箱。随着我国工业产品研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批试验系统,为我国工业产品的研制和定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试验箱在运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且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大大延长了试验周期,影响了产品的研制工作。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对综合试验的工作原理不了解。为此,我们对试验箱的基本工作原理作出了一些简要阐述,并介绍如何对综合试验箱试验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
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原理:
恒温恒湿试验箱由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温度系统空气,和传感器系统等组成,上述系统分属电气和机械制冷两大方面。下面初步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是综合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关键部分之一。一般来说,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制冷方式都是机械制冷以及辅助液氮制冷,机械制冷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它们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机构和蒸发器组成,由于我们试验的温度低温要达到-55℃,单级制冷难以满足满足要求,因此试验箱的制冷方式一般采用复叠式制冷。我司生产的恒温恒湿箱的制冷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每一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制冷系统。高温部分中制冷剂的蒸发吸收来自低温部分的制冷剂的热量而汽化;低温部分制冷剂的蒸发则从被冷却的对象(试验箱内的空气)吸热以获取冷量。高温部分和低温部分之间是用一个蒸发冷凝器联系起来,它既是高温部分的冷凝器,也是低温部分的冷凝器。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高温部分制冷剂采用中温制冷剂,低温部分制冷剂是采用低温制冷剂,箱内温度能达到-70-150℃.
2、加热系统: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加热系统相对制冷系统而言,是比较简单。它主要有大功率电阻丝组成,由于试验箱要求的升温速率较大,因此试验箱的加热系统功率都比较大,而且在试验箱的底板也设有加热器。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综合试验箱的核心,它决定了试验箱的升温速率,精度等重要指标。现在试验箱的控制器大都采用PID控制,也有少部分采用PID与模糊控制相组合的控制方式。由于控制系统基本上属于软件的范畴,而且此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4、湿度系统:湿度系统分为加湿和除湿两个子系统。
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加湿方式一般采用蒸汽加湿法,即将低压蒸汽直接注入试验空间加湿。这种加湿方法加湿能力,速度快,加湿控制灵敏,尤其在降温时容易实现强制加湿。
恒温恒湿试验箱的除湿方式有两种:机械制冷除湿和干燥除湿。机械制冷除湿的除湿原理是将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使大于饱和含湿量的水汽凝结析出,这样就降低了湿度。干燥器除湿是利用气泵将试验箱内的空气抽出,并将干燥的空气注入,同时将湿空气送入可循环利用的干燥进行干燥,干燥完后又送入试验箱内,如此反复循环进行除湿。现在大部分综合试验箱采用前一种除湿方式法,后一种的除湿方法,可以使露点温度达到0℃一下。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但费用较贵。
5、传感器系统:试验箱的传感器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用较多的是铂电组和热电偶。湿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干湿球温度计法和固态电子式传感器直接测量法。由于干湿球法测量精度不高,现在的试验箱正逐步的以固态传感器代替干湿球来进行湿度的测量。
6、空气:空气一般有离心式风扇和驱动其运转的电机构成。它提供了试验箱内空气的循环。
1.较高的印刷速度所需的油墨粘度要低些,这有利于油墨的转移。
2.增强烘箱空气的对流速度,可以明显地加快印刷品干燥速度。因水性油墨内含有大量的水以及醇类,增强对流可以降低烘箱内的相对湿度,加快溶剂的挥发。
3.加入慢干剂可以解决印刷品以及光油版表面粘脏。油墨干燥太快会造成油墨未进入渗透阶段就干固在承印材料表面,致使附着力不够,墨层容易脱落,在叠印或上光时,后一色印版会将前一色的油墨粘掉,对此也可以更改色序或降低油墨粘度进行调整。
4.加入慢干剂和提速,可以减轻堵版现象。印刷速度太慢会使油墨在印版上扩散,造成网点粘连,然而油墨干燥太快又会使得油墨不能充分转移,造成网点四周积墨,产生堵版现象。
5.导纸辊发热,亦可加快印刷品干燥速度。当我们在印刷产品时用的墨量较大,如果印刷机的干燥能力有限,每次刚开机时速度开不快,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就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就是导纸辊发热的缘故。导纸辊发热后油墨就不容易粘到其表面,开机前,独立的烘干装置提前打开,刚开机器可以先将吸风装置关掉,这样可以使设备在的时间内积聚热量,车速可快速提升。
6.印刷薄纸类产品时,降低水墨的干燥速度可以减小纸张的翘曲程度。这通常需加入慢干剂或阻滞剂进行调节。其理由是,由于水性油墨在印刷后油墨中的水以及醇类挥发,使纸张中间紧两边松而产生翘曲。加慢干剂的作用是,让油墨不能瞬间干透,减小翘曲。
7.我们在印刷产品用的墨量较大的话,尽量选用高色浓度的油墨、较高线数的网纹辊,这样有利于印刷品的干燥,也可以减轻水纹现象。
8.适当提高水墨的pH值以降低印刷过程的干燥速度,而又不影响烘干速度。pH值一般控制在8.5~9.5。干燥过快,通过加稳定剂使pH值控制在9以上,但不能超过9.5,否则油墨性质会发生变化。水墨的表面张力较低,网线版更容易堵版,干燥会变得更加缓慢。
9.在不影响印刷速度的情况下,尽量让水墨在印刷过程中干燥速度慢一点。这可以加慢干剂进行调节。不同厂家的油墨所需加入的慢干剂用量不同,一般不超过5%。加入慢干剂后油墨会增稠,pH值会降低。因此,在加入慢干剂的同时要加入水与稳定剂来控制油墨粘度与pH值。
据统计,中料的年产量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保持在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率,约10%~20%,平均每年的总产量已接近3000万吨,是食品工业中发展速度的行业之一。随着饮料产品逐渐细化和细分的发展趋势,针对不同饮料消费群体的饮料市场将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
金属罐
饮料包装的金属罐分两片罐和三片罐。两片罐以铝合金板材为主,多用于碳酸饮料的包装;而三片罐以镀锡薄钢板(马口铁)为主,多用于不含碳酸气的饮料包装。
金属罐作为饮料包装有以下的优点:一是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不仅可以阻隔气体,还可以阻光,这一特点可使饮料具有较长的货架寿命。二是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主要表现在耐高温、耐湿度变化、耐压、耐虫害、耐有害物质的侵蚀。三是不易破损,携带方便,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四是表面装饰性好,可以刺激消费,促进销售。五是可以回炉再生循环使用。但是金属包装容器也有着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化学稳定性差,耐碱能力差,内涂料质量差或工艺不过关,都会使饮料变味。
目前中国铝易拉罐的年消耗量为60——70亿只,原材料需大量进口,且价格昂贵,加上污染环境等因素,国家已不再批准新建铝易拉罐生产线。
斩拌机作为一种食品加工设备,食品经过斩切后能够提高产品的细密度和对水的亲和力,进而弹性得到提高,我厂出售的斩拌机刀轴转速高、功率大,具有原料处理范围广的特点,可以斩化,乳化各种肉类,也可斩切,乳化肉皮,筋腱等粗纤维和复合胶原蛋白的原料。
斩拌机由斩锅、刀轴、机架及电控系统组成,斩锅的作用是通过减速机低速旋转,实现对刀组的送料,刀轴在发动机的带动下开始高速旋转,原料在斩锅内做规律的螺旋式运动,与此同时刀组搅拌和切碎并排除肉糜中的空气,由于切刀的高速斩切,减少了产品的液汁分离率,保证了乳化效果,增强了产品的弹性和细腻度。斩拌机适合用来加工肉类食品,水产品,以及各类瓜果蔬菜,还可以用来对软性食品的打浆、斩糜状、馅料的加工工序。
斩拌机是用于混料的设备,效率高,便于操是制作风干肠类产品、粒状、泥状混合肠;类产品、丸类产品的设备,同时也是生产水饺、混沌类面食产品的可选设备。
斩拌机的应用:效率高,混料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自如。自动出料,劳动强度更低。的旋齿排列形式使物料混合更均匀,单次装料量更多。的三层密封保护使设备使用使用寿命更长,清洗更方便。
每一种机器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是延长机器使用奉命和减少故障率的关键。那么大家知道斩拌机在使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严禁将硬性物品如:金属工具掉入锅内运转时损坏刀具,造成险情。
2、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将手伸进锅内。
3、设备上面,不得放有任何物品,避免掉入锅内造成险情。
4、操作电盘,注意防水,避免短路,漏电及电器损坏等。
5、工作时,由高速刀向低速刀转换时,先按刀停按钮,3秒后,再启动低速刀及锅,避免损坏电机。
大家了解过电加热夹层锅的维护及保养方法吗,来看看我们为大家整理介绍的解答吧。
1)、电加热夹层锅在每班使用前,应对各传动部位进行检查,添加润滑油,以免干磨,损坏设备。
2)、检查各电器线路是否完好,连接处是否安全、牢固,保险丝是否匹配,一切完整无误后,方可通电加热。
3)、开机前检查导热油加入量,加油量为加油口以下8公分。
4)、正常使用过程中,锅体上边沿的两个进油口在加完油后不能堵死,敞开加热使用。每日操作完后必须把通电电源关闭。
5)、操作工在操作时不能带水操作,在外部有渗油现象时,停止操作。
6)、在操作时要严格控制温度,一般情况下控制在200度以下。
7)、每次换油时,应先把电热管拆下来,用碱水清洗干净后再加油。
8)、导热油每使用20锅,应换油一次,每使用一个月应把油放 完,以免影响导热效果。加入40℃,2%的碱液充满夹套浸泡2小时,再用热水清洗干净后,再加油。
9)、每隔六个月后进行检修,包括:更换电热管,各部垫片和电热管线路,校验温度表等内容。
10)、电加热夹层锅必须先加兑物料的溶液,再输入物料,开动搅拌器,然后开启电热电源,以便达到工艺所需温度。在出料前应先关闭电热电源,过2~3分钟后,再关搅拌器,加工结束后,夹层锅内应尽快用温水冲洗,刷掉粘糊着的物料,然后用0~50℃碱水在容器内壁全面清洗,并用清水冲洗,特别锅内无物料(吸热介质)既空锅情况下,不得开启电热电源,特别注意使用温度,不得超过定额工作温度200℃。
11)、电加热夹层锅要经常注意整台设备和减速器的工作情况,减速器润滑油不足应立即补充,对夹套和锅盖上等部位的电热棒、电器仪表等要应定期检查,如果有故障要及时调换或修理,设备不用时,一定要用温水在容器内外壁全面清洗,经常擦洗锅体,保持外表清洁和内胆光亮,达到耐用的目的。
大家知道吗。夹层锅的设计优势是其他所不能比的,具体的这方面的内容就请继续阅读我们的文章吧。
夹层锅以一定压力的蒸汽为热源(也可选用电加热),夹层锅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锅内层锅体(内锅)采用耐酸耐热的奥氏型不锈钢制造,配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因此,夹层锅的设计优势是其他所不能比的!
1、结构形式:分可倾式、立式结构,按工艺需要采用带搅拌与不带搅拌。
2、锅体材质:①内锅体不锈钢(SUS304),夹套、支架碳钢(Q235—B)外涂防锈漆;②内外全不锈钢。
3、带搅拌装置锅体:顶部中心搅拌,减速机输出轴与搅拌桨轴采用活套连接,方便拆装与清洗。
4、搅拌转速:36r/min(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来选定一定的转速);搅拌桨形式:普通搅拌(锚式)和刮底搅拌。
5、支脚形式:①立式锅体:三棱锥形式、圆管式;②可倾式锅体:槽形支架式。
6、设备配置:表盘指针式温度计、蒸汽进口、出料口等(立式结构)。
7、可倾式夹层锅体大可倾转90°,倾转方式为手动式翻转。
非常感谢大家喜欢我们的文章,再见。
在日常的生产操作中灌装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是重要项目之一,而对于灌装机而言机械部分的维护保养是不可忽视的,正确维护能大大的延长灌装机的使用寿命。
1.一般的情况下,新机器在制造厂已做试机和跑合,但用户启用后也应在中速(约40包/分)跑合24小时后再高速运转,利于机械的使用寿命延长。
2.灌装机在运转一个月后,为保证包装效果的操作人员应对传动链条、传动带进行调整.以后每运行两个月调整一次;
3.灌装机的部件润滑是重要部分,所以横封主从动齿轮应每运转两个月左右加注润滑脂一次;
4.机械的内部卫生是保证包装效果的因素之一,所以纵封盖板内每礼拜清理两次,同时给纵封滑座加润滑油;
5.灌装机操作速度的调节则要关注变速箱的调节,齿链式无级变速箱的齿链张紧调整及使用方法请参见无级变速箱使用说明书;
6.日常的机械故障通常是零部件松动或脱落的原因,为保证灌装机的正常操作,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紧固部件有无松动,润滑齿轮、齿条、链轮、链条及丝杆等部件;
7.为保持整机的清洁应经常清洗、擦拭机器罩盖、工作台面等外表面,保持机器干净。
食品加工目的之一是保护与保存食品,杀死微生物,钝化酶类等。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微生物和菌类的存在,每年因此而造成很大的损失,灭菌是食品加工的必经工序。然而传统的热力灭菌不能将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灭,特别是一些耐热的芽孢杆菌。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目前应用的4种杀菌技术。
1、微波杀菌技术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当它在介质内部起作用时,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极性分子受到交变电场的作用而剧烈振荡,引起强烈的摩擦而产生热,这就是微波的介电感应加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也使得微生物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结构改性或失活;高频的电场也使其膜电位、极性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这些都对微生物产生破坏作用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利用微波杀菌,处理时间短,容易实现连续生产,不影响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并由于其穿透性好的特点,可进行包装后杀菌。
2、高压杀菌技术所谓高压杀菌是指将食品放人液体介质中,加100MPa-1000MPa的压力作用一段时间后,如同加热一样,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的过程。高压灭菌通常认为蛋白质在高压下立体结构(四级结构)崩溃而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活,但也有人认为凡是以较弱的结合构成的生物体高分子物质如核酸、多糖类、脂肪等物质或细胞膜都会受到超高压的影响,尤其通过剪切力而使生物体膜破裂,从而使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甚至停止,这就可以达到灭菌、杀虫和效果。高压灭菌避免了热处理而出现的影响食品品质的各种弊端,保持了食品的原有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由于是液体介质的瞬间压缩过程,灭菌均匀,无污染,操作安全,且较加热法耗能低,减少环境污染。
3、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高压脉冲技术用于食品灭酶灭菌,主要原理是基于细胞结构和液态食品体系间的电学特性差异。当把液态食品作为电介质置于电场中时,食品中微生物的细胞膜在强电场作用下被电击穿,产生不可修复的穿孔或破裂,使细胞组织受损,导致微生物失活。证实在脉冲电场强度为12-40 Kv/cm,脉冲时间为20μs-18μs的条件下,可有效地对食品进行灭菌,且以双矩形波为有效。邓元修等利用脉冲高压杀灭酵母和大肠杆菌,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且能耗低,对试液温升小于2℃,因而可有效保存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天然特征。利用脉冲电场处理大豆,可实现灭酶脱腥,并有效的保留大豆的香气。该技术是一种常温下非加热杀菌的新技术,运用该技术应综合考虑场强的大小,杀菌时间、食品的pH值、对细菌的种类等因素,以确定方案。目前该技术在国际上正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发展阶段,进一步成熟后很有可能弥补传统杀菌法的不足,给液态食品工艺带来一场变革。
4、脉冲强光杀菌技术脉冲强光杀菌是利用强烈白光闪照的杀菌技术,其系统主要包括动力单元和灯单元,动力单元为惰性气体灯提供能量,灯便放出只持续数百微秒,其波长由紫外光区域至近红外光区域的强光脉冲,其光谱与太阳光相似,但比阳光强几千倍至数万倍。由于只处理食品表面,从而对食品营养成分影响很小,JosephDunn等人研究表明,脉冲强光对多数微生物有致死作用。周万龙等研究表明:光脉冲输人能量为700J,光脉冲宽度小于800us ,闪照30次后,对枯草芽泡杆菌、大肠杆菌、酵母都有较强的致死效果。对溶液中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也有明显的钝化作用。脉冲宽度小于800μs,其波长由紫外光区域至红外光区,起杀菌作用的波段可能为紫外光区,其它波段可能有协同作用;脉冲强光杀菌对菌悬液的电导率影响不大,引起电位的变化,其原因及对微生物形态结构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掉在地上的食物,能不能捡起来吃?小编听说过5秒法则的传闻,即食物掉在地上,五秒内捡起了还是干净的。你觉得这是真的吗?那么食物掉在地上,你还会吃吗?
假如你用身上仅有的10块钱买了一对肉香四溢的香辣鸡翅,正准备开开心心啃一啃时,结果,装着鸡翅的袋子好死不死地掉在了地上。你的心都要碎了,下意识四处一望,周围没人!所以你是马上捡起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啃呢,还是内心滴着血把它们丢到垃圾桶里?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食物掉到地上后,肯定不会再想把它们捡起来吃掉了。但是,你要知道,你身上就这10块钱了!并且已经一天没吃饭了!想想吧,这对还冒着热气的香辣鸡翅,你是捡呢,还是捡呢?
你的顾虑,额,当然是看起来感觉很脏啊,想想吧,那对鸡翅躺着的地方,有多少双鞋子从上面走过,它们可能去过厕所,可能踩到过狗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其他导致各种的细菌,说不定已经爬上了鸡翅表面。
5秒铁律靠不靠谱?
2007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保罗·道森(Paul Dawson)博士在《应用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研究,否定了5秒规则的靠谱性。他将腊肠和面包扔到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瓷砖、地毯和木质地板上,让食物分别在上面停留5秒、30秒和60秒,并记录下不同时间转移到食物中的细菌数量。
结果显示,转移到食物上的细菌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表面被污染的面积。地板的材料也会有所影响。比如掉在地毯上的食物转移的细菌会更少,只有不到1%。但当食物与布满细菌的瓷砖和木质地板相接触时,在5秒钟内,有48%到70%的细菌被食物沾染上。
这一切都说明,食物是否被细菌污染,与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长短没一毛钱关系。
于是,你就要忍痛放弃那对香辣鸡翅了吗?稍安勿躁啊少年。尽管如此,道森博士坦诚表示,即使你的食物被细菌沾上了,那又怎样呢?吃掉它,你的身体也不会有事儿的!因为上面的细菌很少是致病的。
近,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迈克·米查姆(Mike Meacham)又做了一个实验,确认“五秒定律”是真的。不过,前提条件是食物掉在地上的那一面是干燥的。
只有当掉在地上的食物是湿的,或者地面是湿的,这样的食物吃了才会真的出现问题。因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都非常喜欢潮湿的环境,它们会从水里吸收所需的营养,然后进行生长和繁殖。
一旦潮湿的食物掉在地上的时间超过30秒,它沾染的细菌数量会比掉在地上3秒钟就捡起来的食物多出10倍。
与道森博士实验结论相似的一点是,该研究也发现,食物掉在什么样的地面类型非常这样。通常而言,食物掉在地毯或者毛毯上的情况会比掉在油毛毡上要好一些,因为食物跟地毯或者毛毯表面的接触面积要比跟油毛毡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一来,细菌传播到食物上的速度也就会更慢。
女人更倾向于吃掉在地上的食物?出乎你们意料吧。
早对5秒法则进行统计整理的是美国伊利诺伊斯州高中女生吉莲·克拉克,她的研究报告称,在受访人群中,70%的女性和56%的男性都很熟悉5秒法则,而女性更可能吃掉掉落在地上的东西。
英国阿斯顿大学也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概有87%的受访者相信5秒法则,其中55%是女性。
为什么看起来更爱卫生的女性会冒这种险?据小编猜测,可能多数女性是典型的吃货吧。
说一千道一万,掉在地上的食物,到底能不能捡起来吃?小编觉得,咱不必太过纠结于5秒法则。有网友已经总结,这主要取决于三点:一是食物贵不贵,二是好不好吃,后也是重要的一点,旁边有没有人……那现在你怎么看掉在地上的食物呢?
在生鲜拉面中分别添加的复配水分保持剂可使水分状态发生变化,即T21值增加,T23值减少。将以上剂量三种水分保持剂分别制成生鲜拉面,在25°C条件下放置,每隔1.5h进行核磁检测水分状态变化情况发现,添加2%山梨糖醇的生鲜拉面的T21、T23曲线变化趋势较平稳,说明结合水和游离水的状态稳定,有利于保持生鲜面的品质。25°C条件下储藏生鲜面并进行微生物检测,得到添加2%山梨糖醇的生鲜拉面的综合保质期为13.69h。
热烫处理中,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生鲜拉面的保质期延长,并且12h后褐变量呈减小趋势(25°C储藏),选择85°C热烫70s为 佳处理条件。与热烫工艺相比,紫外杀菌对生鲜拉面保质期影响较小,紫外照射90min后综合保质期从6.81h延长至9.45h。
添加0.015%尼泊金乙酯、2%山梨糖醇及热烫工艺对生鲜拉面进行复合保鲜,25°C和4°C下的综合保质期分别为34.47h、7.3d。对空白组和复合保鲜生鲜拉面进行品质测定,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两组生鲜拉面的硬度呈减小的趋势;弹性、粘聚性和回复性指标变化不;亮度值(L*)逐渐下降;干物质吸水率及损失率呈上升的趋势;感官评分均呈减少趋势,其中硬度、粘性、弹性、食味的评价在储存的后期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他指标在整个储藏过程中缓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