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血是肉鸭屠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占鸭体质量的3%-5%,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同时含有多种无机盐、微量元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因此鸭血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我国民间也有“以血补血”之说,国外称动物血为“液体肉”。
但是,目前我国鸭血的利用率比较低,绝大多数鸭血被作为废弃物处理掉或加工成廉价的饲料,造成严重的浪费;市场上可直接供消费者食用的鸭血制品主要为鸭血豆腐,鸭血豆腐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菜肴,其口感细腻、质地嫩滑有弹性、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许多菜品的主要原料,消费市场十分巨大。目前,鸭血加工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关于鸭血豆腐生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鸭血豆腐在生产工艺、出品率、感官品质、质构和适口性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亟需解决与改进。
魔芋胶和瓜尔胶对鸭血豆腐食用品质的影响
魔芋胶和瓜尔胶对鸭血豆腐保水性的影响
随着魔芋胶添加量的增加,鸭血豆腐的离心损失、蒸煮损失和析水率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魔芋胶的添加量为3.0g/L时基本达到最低,说明此条件下鸭血豆腐的保水性最好。当瓜尔胶的添加量为4.5g/L时,鸭血豆腐的离心损失、蒸煮损失和析水率最低。
添加魔芋胶和瓜尔胶能够提高鸭血豆腐保水性的主要原因为魔芋胶和瓜尔胶均属于亲水性胶体,在血豆腐加工中可直接与相邻的水分子和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提高分子间键合作用,有利于形成较大的、有序的空间网络结构,从而使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当瓜尔胶添加量继续增加时,总体来看,鸭血豆腐的保水性增加不显著(P>0.05),因此从保持鸭血豆腐产品本身的特有属性和生产成本角度考虑,其添加量也不易过高。
魔芋胶和瓜尔胶对鸭血豆腐质构特性的影响
随着魔芋胶和瓜尔胶添加量的增加,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提高(P<0.05),但对回复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单独添加3.0g/L魔芋胶或4.5g/L瓜尔胶时得到的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达到最大值,可见添加适量的魔芋胶或瓜尔胶能够改善鸭血豆腐的质构特性。这主要是由于魔芋胶或瓜尔胶作为水溶性胶体能够与蛋白质形成有序的三维网络结构,添加量的增大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凝胶结构,分子间较多的水溶性胶体分子聚集形成比较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硬度、弹性等质构特性,改善产品品质。
魔芋胶和瓜尔胶复配比例对鸭豆腐质构特性的影响
确定单独添加魔芋胶或瓜尔胶均能改善鸭血豆腐的食用品质特性、提高保水性、改善质构特性后,对魔芋胶与瓜尔胶的协同作用进行研究。当添加量为4gL、魔芋胶与瓜尔胶复配比例为7:3时,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达到最大(P<0.05),分别为4811.27g、0.89、2396.65N和2251.78N。
随着魔芋胶与瓜尔胶复配比例的增加,鸭血豆腐的回复性相对比较稳定,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不同复配比例魔芋胶和瓜尔胶的鸭血豆腐硬度均在4550g以上,明显高于单独添加魔芋胶或瓜尔胶时的硬度,而其他指标与单独添加魔芋胶或瓜尔胶差别较小,因此复配后2种胶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改善产品硬度。
硬度是衡量胶体凝胶强度的重要参数,较大的硬度表明凝胶体系的网络结构致密坚实,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弹性和回复性能够赋与成品独特的口感,对成品的表观、滋味、耐贮藏性有很大影响。
魔芋胶和瓜尔胶复配比例对鸭血豆腐色泽的影响
魔芋胶和瓜尔胶的复配比例对成品鸭血豆腐的色泽存在显著影响(P<0.05)。随着魔芋胶比例的增加,鸭血豆腐的亮度值增大,当魔芋胶和瓜尔胶的复配比例为7:3时,其值达到最大,为42.89,此时鸭血豆腐的红度值也最大,黄度值最小。亮度值和红度值对人们选购鸭血产品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其值大表明鸭血豆腐色泽较好。
添加魔芋胶与瓜尔胶影响鸭血豆腐色泽的主要原因是食用胶与血液蛋白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使其能够结合更多的水分,而且对于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呈现鲜艳的颜色。
魔字胶和瓜尔胶复配比例对鸭血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
魔芋胶与瓜尔胶复配比例为7:3时,鸭血豆腐的色泽、气味、组织状态等各项感官指标得分均为最高。其他复配比例时,鸭血豆腐的颜色不佳、结构松散、弹性差,总体品质欠佳。这可能是由于2种胶本身的特性,复配比例不当不能使鸭血形成较好的凝胶体系,从而导致鸭血豆腐组织状态不佳,口感较差,整体品质不高。色泽作为评价血豆腐外观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魔芋胶具有稳定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加工中能够使体系中各组分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瓜尔胶具有增稠性,具有与大量水分结合的能力,因此2种食用胶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鸭血豆腐的保水性,这与姚星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保水性的提高以及2种食用胶,特别是复配胶使鸭血豆腐致密性增加,提高了鸭血豆腐的亮度和红度,从而改善了鸭血豆腐的色泽,提高了感官评分。
现代的动物胶生产企业大多以明胶为主要产品。习惯上把骨胶、皮胶和明胶统称为三胶。骨胶为淡黄至白色,透明带光泽的粉粒,无臭无肉眼可见的杂质。明胶以动物皮加工而成,骨胶以动物骨头加工制成:应用于医药、胶囊、片剂;食品:糕点、糖果、冰糕、香肠、粉丝、饲料加工;工业:胶合板、纱布、砂石、印刷、粘合剂等。
魔芋胶(KMG)是从各种魔芋属植物的块茎里提取出的水凝胶状多糖,是一种高分子量、非离子型葡甘露聚糖,有时候也被称为魔芋甘露胶、魔芋粉(纯化后的魔芋粉)、葡甘露聚糖。魔芋粉的颗粒遇水后润胀,然后破裂并释出葡甘露聚糖的聚合物。魔芋胶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两者的摩尔比约为1.6 : 1.0。
魔芋胶具有良好的降脂、降糖、减肥、通便等功能,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经常足量摄入,能有效治疗和预防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及便秘等现代文明病。
影响魔芋胶溶液粘度的因素
1、浓度
魔芋胶溶液具备非牛顿流体的特征。在浓度为0. 4% ~2. 0%的范围内,其黏度的对数与浓度呈正相关,而阿拉伯胶溶液具备牛顿流体的特征,黏度与浓度呈正相关。
魔芋胶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较低(0.6%) 时,增加的幅度较小,浓度较高(0.6% ~1.0%)时,黏度有较大幅度增加,当浓度为1. 0%时,其黏度为428.3mPa. s。应注意,魔芋胶溶液在浓度达2%时,切变稀化现象特别明显,一旦停止搅拌,很快形成胶冻或凝胶状胶冻,恢复搅拌,过程逆转。
2、剪切力变化
随着切变速度的增加,魔芋胶的黏度降低,即魔芋胶溶液为非牛顿流体,溶液具假塑性流体特性。
3、pH
不同pH对魔芋胶的黏度有较大影响。魔芋胶的固有pH为6.0,在酸性条件下,其黏度下降幅度较小,当pH为7.0时,黏度达到最大值,pH>7.0时,其黏度有较大幅度下降。魔芋胶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较为稳定,而碱性条件下其黏度下降的幅度较大。
4、加热温度
魔芋胶溶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当温度为70℃时,其温度处于高膨化活化能19. 3kJ/mol与低膨化活化能(5. 4kJ/mol)的相交点。最有利于魔芋凝胶的形成。
当加热温度<80℃时,魔芋胶黏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加热温度为80℃时黏度达到最大值,当加热温度超过80℃时其黏度有所下降。
5、加热时间
在一定的膨化温度下魔芋胶在水中表现的黏度随膨化熟成放置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
魔芋胶在不同的膨化温度下,其胶溶液的黏度随膨化熟成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一定的膨化熟成放置时间后达到最大黏度值为止。
魔芋胶最佳的膨化温度为70%C,膨化熟成时间选65~105min为妥。此结论与阿累尼乌斯线图的结论相当一致。
加热时间对魔芋胶的黏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小于150min时,其黏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加热时间为150min时,魔芋胶的黏度最大,当加热时间超过150min时,魔芋胶的黏度有大幅度下降。
6、冻融变化
魔芋胶冷藏或冷冻后黏度都会下降,冷藏和冷冻相比,冷藏下降幅度较大。
双酚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虽然欧盟禁止奶瓶使用双酚A,但在饮用水瓶、纯净水桶中依然允许使用。
对于PC料的奶瓶,可以尽量挑选一些不太透明的产品,或者改用其他材料的奶瓶。比如PES和PPSU料,但这两种材料目前国内还没有标准,不允许生产,只允许进口,价格较高。
国家正在清理包装材料标准,拟规定婴幼儿奶瓶不能使用双酚A。中国包装网指出,其实除了婴幼儿奶瓶外,塑料太空杯、塑料豆浆机等产品都可能使用双酚A,应注意不要长期高温使用,或者尽量避免使用。
塑料瓶中,有大问题的是太空杯,很多人用太空杯沏茶,温度高会使塑料杯容易释出双酚A,至于饮用水桶、矿泉水桶、矿泉水瓶等这些不必担心,这些饮用水瓶一般不需要用到双酚A,而且多数是在常温下使用。不过也要注意不要高温使用,“过于透明的矿泉水瓶也要注意,很可能也会含双酚A”,如果矿泉水瓶像玻璃一样透明,就要注意了。
一些透明的豆浆机材质也是PC料,可能含双酚A,有些豆浆机还可以蒸煮,释出量比较大。所以建议用不锈钢材质的豆浆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向中国包装网透露,目前国家正在清理包装材料标准,也出台了征求意见稿,稿中也规定我国未来的婴幼儿奶瓶不能使用双酚A,目前这些正在征求意见。同时,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也在做一项工作,对目前可能使用了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做一些研究,并进行相关评估。至于塑料饭盒、筷子、勺子等产品,一般不含双酚A。在金属罐头内层有一层涂料,也会用到双酚A,所以不能直接将金属罐头加热食用,要在常温下食用,或者把罐头的东西倒出来加热。
一、栅刀混合式折页机的操作与调节
折页机折页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栅栏式折页,另一种为刀式折页。
栅刀混合式折页机为当今书刊装订主要机型,由输纸机构、栅栏折页机构、折刀折页机构、收纸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其特点是折页速度快,性能稳定,折页样式多,不起皱褶,生产效率高,维修方便。下面以ZYH660为例,说明折页机操作过程。
首先推进安全凸轮,检查机器正常后,开始进行以下操作。
1.输纸机构的操作
(1)堆纸操作
将一沓沓纸张整好待装,较薄的纸张要先进行压痕处理;堆纸时,将堆纸台下降至合适高度。
特别提示:堆纸操作直接影响折页质量,所以,堆纸时要求侧规边、前规边平齐。
(2)纸张分离机构的调节
纸堆上升到一定高度便自动停止(由高度探头控制),此时分纸吸嘴高于纸堆约1mm。
纸张分离机构可根据纸张幅面做上下前后调节。
吹风嘴的风量大小以印张在吸轮下略有飘动为宜。分离机构上的毛刷或钢片用以防止纸张分离时产生双张,其调节以不产生双张、不引起纸张凌乱为标准。
(3)吸轮的调节
吸轮吸气是通过电磁阀控制的,主要作用是输送纸张。吸气量可通过旋钮调节,顺时针旋转,吸气量减小,反之吸气量增大。
吸轮吸气点有前、中、后3个位置。一般情况下,吸气点在中间的垂直位置。
吸轮吸气长短由操作面板上的选择开关控制,送纸速度慢,吸气时间长一些,反之,吸气时间短一些。
(4)双张控制器的调节
把纸张对折(所折纸张厚度的2倍)放进控制器滚花螺钉下面。扇形片被带动,推动微动开关。电磁阀断电,吸气被切断。如果不停止输纸,则微调滚花镙钉,使其停止。
(5)输纸台的调节
松开星形旋钮,把有滚珠板的进纸规矩调节到印张幅面尺寸,拧紧星形旋钮。根据印张宽度调节托纸钢带,使印张侧边在钢带上通过。
滚珠板上的压纸球有钢球和塑料球,其作用是与输纸带配合,保证印张沿着侧规正确进入栅栏。实际生产中,要根据纸张的性质放置钢球和塑料球。一般在靠近折页辊的地方放置1~2个钢球,以利于纸张对齐。若纸张裁切不齐或叼口两边不一致,可调节滚花螺母。另外,旋转星形把手,微调纸张位置,使折帖中心对准把折刀的中心。
(6)折页辊线速度与给纸间距的调节
利用变频调速控制电机的转速来改变折页辊线速度,旋钮右转增速,左转减速。
特别提示:机械刀折页机是采用无极变速器,调节折刀频率与折页辊速度配合时,必须在机器运行中进行。
给纸间距是指前一张纸和后一张纸之间的距离,一般纸距为纸张长度加100~150mm。电控刀折页机给纸间距的调节在人机界面中设定,而机械刀折页机应在机器运转时进行。顺时针旋转手轮,给纸间距减小,折页速度加快;反之给纸间距增大,折页速度降低。
2.栅栏折页机构的调节
(1)折页辊间隙的调节
实际生产中由于纸张厚薄不同,要对折页辊的平行度及间隙做适当调节。
具体方法:旋松支座上的紧固螺钉;将事先裁好的与所折纸张厚度相同的纸片压入支座压板下,使折页辊间隙增大;将两张厚度相同的纸条分别放入折页辊两端,用手拖动纸条,并调节滚花旋塞;拉动两边纸条,当感到两边拉力一致时,锁紧螺钉。
折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折页辊间隙的调节,下面以6面卷心折为例来加以说明。
印张从上栅栏出来时,前一部分已成双页张,后一部分为单页张。当纸张通过下折页辊时,对折页辊的间隙的调节应以后一部分单页张为基准。如果以双页张为基准调节折页辊间隙,当单页张通过时,折页辊间隙过大,会造成页张折叠歪斜。若页张已被折为6面3页的卷心折,此后通过的各个压板下均插入3张纸条。
(2)挡规的调节
折页栅栏的数量决定了折页方式和折数。
如果是正折上栅栏的挡规调至印张总长的1/2,不用的栅栏用挡板封闭。如果是反折,则封闭上栅栏,将下栅栏挡规调至印张总长的1/2。
调节方法:松开手柄,转动手轮,按栅栏上标出的刻度,调节挡纸规。对于卷心折,挡规在上栅栏中调至印张总长的2/3,下栅栏中调至印张总长的1/3。
6页Z形折可使用上栅栏和下栅栏,挡规在上、下栅栏中均调到印张总长的1/3。
(3)栅栏折页空间的调节
栅栏板与折页辊之间形成三角形空间,空间大小及栅栏板间距的大小会影响折页精度,应按所折纸张薄厚进行调节,薄纸应减小空间,厚纸应增大空间。旋转栅栏上的螺母使栅栏下前唇板上移,空间增大,反之,空间减小。
(4)纸张转向板的调节
折页机每组栅栏板都装有摆动式纸张转向板。当不需要纸张进入栅栏时,由纸张转向板引导纸张通过折页辊向前传送。
纸张转向板的调节:先将两边偏心手柄松开,沿导轨将栅栏部分抽出,用偏心手柄锁住;或者将栅栏板卸下,松开栅栏板两边中部的滚花螺钉,取下定位块,转180°后,再用滚花螺钉紧固。
调节完后,将栅栏板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