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非是 李逵 和李鬼?
-
水稻一般种植在高温高湿地区(当然不全是这样,东北的部分地区也有种植的),由于是高温高湿,一些病虫害很容易发生,这时就得使用农药。这是以前本科学的知识,现在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一般的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等,使用的农药的有杀虫双、甲胺磷(已禁用)、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等,其中有机磷农药居多,但是有机磷农药一般容易降解;水稻的病害如稻瘟病等,一般使用的代森系列的杀菌剂及稻瘟净(酞)等;此外,有些水稻田常用的除草剂,稻谷在贮藏期间的熏蒸剂也是常用的。总之,稻米上使用的农药的农药种类是有很多中的,但是还取决于生长期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
出现两个突跃点,一般是存在两个碱性强度不同且可以滴定的碱性基团(电离常数不等),或者是两种碱性强度不同的混合碱。混合液中空白值(几滴标液)的滴定通常不会形成独立的突跃。请告诉你的被测物是什么物质,使用什么溶剂。 无论是含有两个不同pKb的碱基,还是强度不等的两碱混合物,只要会出现两个突跃点,利用二突跃点间的体积计算含量的依据都是正确的。 举一个类似的水溶液的例子:氢氧化钠+碳酸钠+惰性杂质,只测碳酸钠。用酸标液滴定时,出现两个突跃点,第一突跃点滴定产物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滴定了合量,V1),第二突跃点产物为CO2(滴分量,V2),如果体积是连续读数的话,显然V2-V1的体积差(两突跃点间的体积差),就只对于NaHCO3→CO2这一反应,可以直接计算碳酸钠的量,消除了氢氧化钠的影响。 非水滴定的原理与此相似,只是溶剂不同,物质的酸碱性及强度会发生变化。
-
如果过程没有问题,就可能是换算系数。不同的样品,换算系数是不一样的,一般的食物是6.25,乳制品时6.38,面粉5.70,花生5.46,大豆及其制品5.71等等。
-
为什么要在0-20之间啊?
-
简单的说,绝大部分农药残留都可以用GC或GCMS检测,少数氨基甲酯类农药残留可以用HPLC测定,还有一些需要使用UV测定。很多种兽药残留是需要LCMS测定的。
-
没有所谓差别大小,只要能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即可!
-
含有的,但是含量较低,就零点多吧
-
我们最近也在开发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确实有点难度
-
我估计,最后也是不了了知。
-
这要看你测试的是什么,一般是550度
-
蔬菜水果中腈菌唑农药残留气相色谱(ECD)检测法
-
我们做了几遍,样品响应的面积几乎不变,但是标准品随着衬管、柱子的干净程度响应变化很大,没法确定含量。
-
一般對於ECD這一類選擇性的檢測器來說,靈敏度與MS是相當甚至是高於普通MS的。
-
我们单位的气质联用仪是瓦里安的离子肼,灵敏度怎么老是坐不下去,要是大米中添加的是微量的农药,那还怎么定性。现在1mg/l的纯标,有的农药响应还是不行。这台仪器是不是就这样?另外,我用液质更是不理想。污染物监测中的农药项目有一半以上都是没什么响应。不好做啊
-
厂家很多了,分为国产和进口的品牌,进口品牌有CNW、SEPUKE、瓦里安、安捷伦、迪马,型号又分为不同的体积和填充物质量,C18柱又分为不同的C18,等等,建议你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好好看看。
-
有谁能提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自己的方法也行
-
试了好久了,就是没搞定
-
偶尔超过120还可以接受,但超过200就不行.
-
精确至0. 0002 g与精确至0. 0001g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