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查一下自身仪器的问题吧
-
20毫升就差不多了,花了,是你装的柱子不均匀,有紧有松造成的。上样时不平也会有那样的情况发生。通过薄层调节流动相的极性,柱长加长,固定相的粒度变小,利用储液瓶加压的办法就有可能分开了。
-
要考虑环境因素了,另外到底什么仪表?
-
只要符合你层析的需要,不影响目标物的收集就可以继续使用.
-
无关系,使用的东西不一样,吸附解吸都不一样
-
一般硅胶板活化方法,只要在烘箱里温度105-120度,半小时到2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里。通常活化后的级别为II—III级。用下方法标定:称取二甲黄、苏丹红、靛酚蓝各4mg,溶于10ml苯中.将此混合液用毛细管点于薄层上,用石油醚展开10cm,混合物应不移动,如用苯展开则应分离成三个斑点,其Rf值分别为二甲黄0.58,苏丹红0.39,靛酚蓝0.08.可定其活度在II—III级.
-
我们是检测器,进样口都在100一下
-
热解析踏实的不错,但是价格也不便宜,便宜的去找思达
-
ecd一般是ar气或氮气或氦气,氢气不行吧
-
He很难电离,因此ECD不能用He作为载气。如果用He做载气,那么必须添加易电离的气体来帮助ECD建立响应,如添加5%的甲烷。或者毛细管柱后面直接用N2做尾吹,其实这样到达ECD的载气已经主要是N2了。
-
前面是溶剂峰,单标是什么物质?
-
可能是没有润滑油而导致的卡死吧,试试加点润滑油,看看有没有效果。
-
ECD没关能开柱温箱吗?在运行中最好不要开柱箱,非运行时开一下问题也不大。
-
降低初温试试。原先正常么?
-
越来越高,说明色谱柱或衬管污染了。
-
您这个气柱留得好像大了点,我们仔细观察并试过就是把针完全安好,拧紧,然后按RESET,重启完成后,能观察到针中在针杆底总会留一个小缝隙,我们是把固定针的螺丝拧松些,把针压到底,再拧紧针的固定螺丝,这样直接下一次拆卸针之前就不会有气柱了。
-
左侧竖列选中configuration,然后点上面菜单栏的tools-options,general下面选择中文,点击OK,然后重启软件就好了
-
马上拔出吧!
-
有数值说明监测还是运行的,无法控制还是EPC或者分流部件问题
-
保留时间相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