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的浊度?
浊度是水的一种光学性质的表达方式,它表示水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的程度。水的浊度一般是泥土、粉砂、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溶的有色有机化合物、浮游生物和其它微生物等悬浮的物质造成的。水的浊度与胶体颗粒物的物质种类、粒径、表面状态有关。水的浊度的标准单位是以不溶性硅、如漂白土、髙岭土等在蒸镏水中所产生的光学阻碍现象为基础,规定1毫克SiO2/升所构成的浊度为〗度。将准备测试的水样同配制的标准浊度按比浊法原理进行比较;然后就可以测得水样的浊度。我国饮用水规定的水的浊度不得超过5度。
水质浊度(Turbidity),是指水样中因为大量肉眼可见悬浮物质而造成的混浊情形,类似空气中的烟。浊度量测是水污染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其他浊度可能有尿液浊度。此浊度也不同于色度。
饮用水的浊度越高,饮用者出现消化道疾病的风险就越高,这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而言格外的严重,因为像细菌或是病毒等致病原可能附着在悬浮物质的表面。在用氯进行水的消毒时,悬浮物质也会成为致病原的屏障,影响消毒的效果。而悬浮物质也可以保护致病原不受UVC紫外线照射消毒杀菌法的影响。所以要控制和检测水质的浊度,时刻做好监控工作,确保水质的消毒效果,维护饮水安全。
那么如何监测和鉴定水质浊度高低呢?
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供水浊度≤1.00NTU,净水条件受限时≤3.00NTU。实际自来水的浊度,一般在0.05到0.1到0.3之间。
可以运用浊度水质安全分析仪GY-SZD10快速检测水质中浑浊的程度,仪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项目多,精确度高、药剂成品供应,简单易学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水厂、食品、化工、冶金、环保及制药行业等部门的污水检测,是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浊度水质安全分析仪_水质浊度快速检测仪_水质安全检测仪_水质浊度快检仪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凡是不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名单中的物质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为什么一种食品要用到多种食品添加剂?
近些年出现的“一支雪糕有19种添加剂”,“25克蛋糕含17种添加剂”等一系列报道,最终形成的结论就是“中国人每天吃近百种添加剂”。其实这意味着要达到生产工艺和口感的要求,需要N种食品添加剂,仅此而已。比如一个五颜六色的雪糕,可能需要几种不同颜色的着色剂,而奶白色的雪糕不加着色剂。但它之所所以成为口感绵软滑腻的雪糕,还是拜乳化剂、增稠剂所赐。(有关雪糕中的食品添加剂的更详细的内容请看:一支雪糕加入19种添加剂,有必要吗?)
从另一个角度说,各大食品企业的研发部门都在竭尽所能寻找最合理的配方,既满足工艺需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又能控制成本。试想一下,在达到同样的工艺目的的前提下,企业是愿意多添加增加成本,还是尽量少添加控制成本呢?答案应该显而易见。
目前,按国家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食品添加剂多功能检测仪GY-DS1005 能够快速检测二氧化硫,亚硫酸盐,溴酸钾,磷酸盐,靛蓝,亮蓝,胭脂红,焦磷酸盐,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盐等。
调味品(flavouring,condiment,seasoning),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进菜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感官需要,从而刺激食欲,增进人体健康。但是面对人们追求层出不同味蕾体验的需求,市场上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综合调味料调味品,其中不乏有多种添加剂的应用,那么常见调味品中都有哪些添加剂,对人体都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1.铅超标
铅属于重金属的一种,有些调味料里面由于加工程序会导致残留一些铅,但是在出厂之前的时候都是会经过抽样检验的,如果有铅超标的问题,这批产品会判定不合格。铅的残留量如果超标的比较严重,对于经常食用的人而言会损害神经和血液系统,也会影响儿童神经和大脑的发育。
2.人工合成的着色剂
这个也叫人工色素。很多人对合成的色素都是存在抗拒的心理的,认为天然的更好。其实天然色素食用过多也是未必安全的,人工合成的色素如果摄入量在安全范围之内,都是会被身体代谢出去的,小孩子代谢能力比较差,还是要尽量避免的。如果儿童摄入含有人工色素的食品过多会导致出现锌缺乏,影响生长发育,成人并不用太担心。但如果长期食用人工合成色素超标的食物还是有危害的,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致癌一般是谈不上的。
3.防腐剂
平时我们经常遇到的防腐剂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及丙酸钙。在安全范围内也会代谢出去,如果长期过量食用含有防腐剂的食物,会增加肝脏的代谢压力,一般情况下,无需过分担心,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钙这些常见的防腐剂还是比较安全的,主要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4.甜味剂
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甜味剂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使用量在安全范围内不用担心,甜味剂不仅可以改善口感,也能帮助降低龋齿的风险,对于成年人也几乎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含有甜味剂或者含量超标的食物,可能导致出现味觉障碍。
调味品中被检测出来的添加剂,真有那么可怕么?含有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并没有那么可怕,正常食用无需过于担心,出现了有问题的食品不用太慌张,可以运用食品中添加剂检测仪对调味品进行检控,维护调味品的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多功能检测仪能够快速检测二氧化硫,亚硫酸盐,溴酸钾,磷酸盐,靛蓝,亮蓝,胭脂红,焦磷酸盐,焦磷酸二氢钠,三聚磷酸盐等,适用于调味品监测中心、调味品生产加工自查、调味品贸易、工商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
问:农残检测时空白对照的吸光度变化<0.3,仪器无法正常检测,应如何处理?
答:出现空白对照的吸光度变化<0.3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试剂保存条件不当,以致酶试剂活性下降,正确的保存条件为4-8℃冷藏保存(试剂为干粉状态时建议零下冷冻保存);二是检测环境的温度过低,农药残留检测的最适温度为38℃,若检测环境的温度低于15℃时,酶活性受到抑制,建议用户进行必要的保温措施(水浴、恒温箱等),以确保实验试剂的温度不会过低。
农药残留检测仪
《食品安全法》,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药材。由于是在《食品安全法》中首提剧毒、高毒农药的禁令,一度被误读为我国高毒农药一直可以用于上述产品。
《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对农药禁限用方面也作出了相关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农药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农药。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在农产品收获前应当按照安全间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实际上,从农业部门的规章,到国务院条例,对高毒、剧毒农药都作出了范围的限制,在严管之下,使用比例也逐年下降。10年前,高毒农药在农药中占比近30%,现在不到1.7%。此次只是通过修订《食品安全法》,将这一禁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
2020年1月,我国将禁限用89种农药,其中41种为禁用农药、48种限用农药,另外还有23种停止新增登记的农药。
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是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喹乙醇也称快育灵,是1967年德国拜尔公司合成的。它能够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保护有益菌群,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由于它的价格十分便宜,既能增重又能抗菌防病,一时间被畜牧水产养殖行业大量的使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喹乙醇在动物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是会诱导染色体发生畸变,导致动物受到刺激或惊吓时出血死亡。人吃了残留有喹乙醇的肉制品后,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危害。
所以喹乙醇禁用于水产养殖,并且农业部在2001年第168号公告里明确规定,喹乙醇禁用于禽类养殖,也不能用于体重超过35kg的猪,并且休药期在35天以上。随着我国相关监管的逐渐严格,2018年1月12日,农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638号》。
根据公告:我国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生产喹乙醇。2019年5月1日起,全面停止经营、使用含有喹乙醇成分的原料药和各种制剂。至此在我国,喹乙醇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由于一些小规模养殖户容易违规添加,所以消费者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鱼类产品。
合成色素的使用十分普遍,同时食品中滥用合成色素的情况也很常见,主要表现为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用合成色素,以及违法使使用非食用色素。
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柠檬酸、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赤藓红、新红、亮蓝、靛蓝、酸性红和喹啉黄等11种,这也是目前食品中常检出的合成色素种类。近年来,食品中曾经出现的非食用色素有苏丹红Ⅰ~Ⅳ、对位红、碱性橙、碱性玫瑰精(罗丹明B)、酸性橙Ⅱ、碱性嫩黄、铅铬绿、大红粉等。由于色素种类众多,食品中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色素种类。开展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对规范食品中合成色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这已成为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常开展的日常检验工作之一。
合成色素的种类众多,性质各不相同,相应的分析方法也多种多样。基于不同的分析原理,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如下:
1)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ELIS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一般一次只能检测1种或2~3种色素,难以同时检测多种色素。此外,ELISA法还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以及抗体试剂稳定性不理想等问题。
2)纸上扩散法:在一种纸上扩散法快速检测辣椒油中苏丹红的方法中,用一小块打印纸、一支钢笔和少量酒精,操作十分简便,但只适用于辣椒油样品,且其低检测浓度较高,达800mg/L.
3)比色法:基于银纳米粒子的等粒子共振光散射法可视化检测苏丹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苏丹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纳米粒子的光散射特性,借助激光笔或LED灯照射反应溶液,肉眼观察散射光强度,实现半定量可视化测定。上述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其抗干扰能力及实际检测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4)红外光谱:采用红外光谱法可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快速识别,但需要专门的仪器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此外,由于食品基质复杂,基质成分的变化将导致光谱图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限制了其在不同类型食品中的应用。
5)分光光度法:文中介绍了一种将纸色谱法和吸收光谱法联用快速定性食品中禁用色素的方法,即先对样品进行纸色谱分析,再对各色素组分的斑点洗脱后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扫描,确定待测色素各组分的大吸收波长值和峰形,从而实现对待检色素更准确的定性。该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色素定性检测方法。
食品色素多功能检测仪能够快速检测苏丹红,靛蓝,亮蓝,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罗丹明B等含量。根据国标GB 2760-2014食品中添加剂标准,对食品中多种色素进行检测和分析。
6)溶剂提取法:一种采用简单的溶剂提取法快速检测辣椒粉中掺假色素的方法,涉及的掺假色素有酸性色素、碱性色素和直接色素。该方法利用合成色素在不同pH条件下溶解性的变化,通过简单的溶剂提取,达到了快速检测的目的,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7)基于天然色素变色特性的筛查方法:有色食品中的天然色素具有与合成色素不同的性质,可利用天然色素与合成色性质的差异来筛查有色食品中是否含有合成色素。例如,根据红葡萄酒中花青素的化学性质以及合成色素的特点,对快速定性检验红葡萄酒中合成色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制备了碳酸钠、氢氧化钠、醋酸铅试纸,并用于红葡萄酒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是一种检测红葡萄酒中添加合成色素的较好方法。
8)薄层色谱法:它是一种传统的检测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方法,不依赖专门的仪器设备,对合成色素的检测通过肉眼即可观察结果,仍然是一种对食品中合成色素进行定性检测的理想方法。
9)电化学检测法:电化学分析方法因具有简便、快速、灵敏、低成本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有较多应用,其中极谱法作为一种发展较早、较成熟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在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方面已有较多应用,该方法也是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标准检测方法之一。
10)柱层析法:一种传统的色素分离方法,基于色素性质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层析填料,可实现对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