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好包茶饼的的纸,根据茶饼多大来定纸张的大小。把茶饼放到纸张的中央。
2、把纸张的一个边对向茶饼。
3、挨着刚刚对折地方,按住小对对折。
4、小对折到一半的时候,把纸压平,并把到茶饼中央一样的小洞洞压住。
5、开始对折另一半,把手压着茶饼中央的纸压着。
6、然后对折,多出来的纸压到茶饼中央的窝窝中去。
7、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如下图所示的样子,就差不多了,拿浆糊沾住。
8、完成。包茶饼就是这样。
1、茶饼是一层层压在一起。因此,找到层与层之间的衔接点最为重要。毕竟,那才是茶饼最为脆弱的部分。
2、找好切入点后,将茶刀顺势插入茶饼。注意,第一个动作就是直直地深入茶饼。茶刀没入越多,则越为成功。
3、随后,慢慢横向移动茶刀。也就是说,将茶饼的“创口”由“点”变成“面”。
4、先插后扫,接着就可以撬了。请注意,这个动作是撬。利用杠杆原理,慢慢的撬开茶饼。
一、是盖碗式,乃近代饮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宫府,下至民间,都以盖碗饮茶,清朝康熙年间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最足以代表这种茗饮方式。
二、是茶娘式,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即以大茶壶冲泡分饮,乾隆年间画家丁观鹏所绘的"太平春市图"最能表示此种饮茶方式。
三、是饮茶法则是功夫茶法,主要流行于闽南广东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藏于茶壶之中,放置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岩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挥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黄大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
当地人俗称黄大茶:“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这是茶文化中运用夸张手法之一例,生动形象。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中国诸多茶类中确实少见,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它说明制造黄大茶的鲜叶原料长势好,梗长叶肥,内含物丰富。前些年一些茶区也仿制黄大茶,但因外形缺少“大枝大叶”,故而难以“鱼目混珠”。
1、干燥
首先,永春佛手茶需要保证茶叶的干燥以及环境的干燥。茶叶吸湿细味性强,当茶叶的含水量超过7%时,会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酯物质、维生素C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叶绿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香气成分转化成其它新的物质。使原来组成茶叶色、香、味的成分很少存在,或不复存在,而一些不利于茶叶色、香、味的成分相继产生,于是,茶叶滋味变淡,香气消失,色泽失去新鲜感。
同时,水分也是茶叶受潮、陈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又高,会使茶叶很多内含物氧化、分解,最终引起发霉变质,不堪饮用。因此,存储茶叶一定要保证茶叶的干燥,环境的干燥。
2、避光
其次,请将茶放在避光处。光线会使茶叶内部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特别是强光照射下,光和热的相互作用,茶叶中的某些物质起光化反应,使醛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增加,茶叶的自动氧化会加速。茶叶的色泽、滋味都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风味和鲜度。所以为了茶叶的健康,请将茶放在避光区域。
3、低温
再次,温度对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南方的夏暑季节,气温有时会高达40℃,故即使茶叶已经干燥避光存储了,也会很快变质,因此,茶叶应采用低温保存。
4、无异味
最后,即使将茶叶已经密封好或关进了茶叶罐内,如果周围有像香皂、樟脑丸或者冰箱内有饭菜,酱料,也是来者不拒的把这些异味通通给收了。混杂了其它异味的茶叶,即使原来的品质再好,人们也是不愿饮用的。所以茶叶存储中一定要避免异味。
永春佛手产于福建省永春县。全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相对湿度77%。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植茶。经检测,佛手茶水中浸出物46%,单宁21%,粗蛋白25%,茶素2.4%,黄酮类物质12mg/g,锌57μg/g,其中锌和黄酮类物质为所有乌龙茶中含量最高。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锌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成年人的健康、延缓衰老。2003年福建省中医学院已研究证明了永春佛手茶对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还在研究证明永春佛手茶对软化心脑血管,降血压血脂等保健功效。常饮佛手茶,可减肥,止渴消食,除痰,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火去腻。
1、色泽: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如西湖龙井茶叶绿素分解的结果,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黄绿。西湖龙井茶中含量较多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氧化产生的茶褐素,会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这种西湖龙井陈茶与新茶的鉴别方法就是考验自己眼睛的!
2、滋味:西湖龙井茶的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子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缩合物,结果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茶叶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和脱氨、脱羧作用的结果,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3、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而且,贮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相关阅读推荐:西湖龙井养生之道】
4、含水量:只要用手指捏一捏,就能很简单地鉴别新陈茶。新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含水约7%,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用手指轻轻一捏,即成粉末状。陈茶因存放时间过长,经久吸湿,一般含水量都比较高,茶叶湿软而重,用手指捏不成粉末状,茶梗也不易折断;同时,当茶叶的含水量超过10%时,不但会失掉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而且很容易发霉变质,以致无法饮用。
5、其他情况:有些鲜茶里掺进了陈茶。这种茶色泽不匀,新茶色泽新鲜悦目,陈茶发暗、枯、黑,两者混在一起,茶色深浅反差很大。所以,买茶者只要仔细辨认一下,新陈混杂的次茶是不难鉴别的。再有,有些茶贩用外形相似的叶子鱼目混珠,即用类似茶叶的植物叶子制成假茶充新茶。
为防上当,可当面冲泡或用唾液把1-2片茶叶打湿软化,再把叶片展平,是真茶叶边缘有明显的鹰嘴状锯齿,是假茶就没有这种锯齿,很容易鉴别。【相关阅读推荐:西湖龙井的选购技巧】
通过以上5个方法来鉴别西湖龙井陈茶与新茶,非常容易鉴别的。若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直接访问西湖龙井官网。
佛手茶水中浸出物46%,单宁21%,粗蛋白25%,茶素2.4%,黄酮类物质15-17%佛手茶中的锌和黄酮类物质为所有乌龙茶中含量最高,它对人体特殊的保健功效福建中医学院研究证明佛手茶对结肠炎、胃炎、止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降血脂血压、软血管等有保健功效。此外,佛手茶还具有提神益思、清心明目、利尿解毒、健美延年、降血糖,颐养身心等保健功效。
(1)选购佛手茶,首先要从外观上辨别。茶叶的卷结度,色泽度,净度去分析,茶叶茶渣少,形状卷结,颜色鲜艳,有厚重感,说明品质较好。
(2)闻闻干茶的味道,看看有没有杂味,有没有发霉,香气纯正即为好茶。
(3)准备好茶具和茶叶,把水加热烧开,准备品鉴茶叶。
(4)把佛手茶放入盖碗,倒入开水,盖上盖碗,浸泡30秒后,开始闻杯盖茶香,注意观察每一泡杯盖上茶香的变化。
(5)倒出茶汤,观看茶汤是清澈还是浑浊,如果茶汤金黄透亮,没有杂质,品质较好。
(6)然后开始品味茶汤的口感,如果茶汤柔滑,入口后回甘好,那说明茶叶品质好。
(7)茶叶冲泡后,把茶底倒入装满清水的盘子中,看看展开叶底样子。如果叶底肥厚适中,大小均匀完整,叶底颜色光鲜,说明品质可以。
茶具可用盖碗或紫砂壶,取干茶7克左右,用100度的沸水冲泡。第一泡一般为洗茶,不饮用,加水后立即倒掉。而后几泡时间随个人口味而定,一般能冲泡7、8次以上;其中以2、3、4泡香气最佳;铁观音适宜热饮,冷后一般口感没有热的好喝,并可能会有一点点苦涩味。如在办公室用玻璃杯等品饮时,请按个人口感放置适量茶叶,比正式功夫茶具泡出的口感、香气相对会差一些。
始于唐末。当时韩林学士韩屋有诗云:"古崖觅芝叟,乡俗乐茶歌"。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代安溪茶农树无性繁殖法的发现与创造。明代以前,中国茶树均采用种子直播的有性繁殖法,茶树容易变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前后,安溪茶农从茶树枝条压在土壤中能生根发芽得到启发,创造出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因而,使安溪成了中国茶树无性繁殖的发源地。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铁罗汉属半发酵茶,由于铁罗汉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铁罗汉香气浓郁。
1、杯泡法:
用200ml的大杯(适宜各种材质,玻璃杯最宜),取5g铁罗汉用90度开水先温润,闻到其香气后再用开水直接冲泡,1min后就可饮用。
2、盖碗法:
取3g的铁罗汉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然后像功夫茶泡法一样,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多冲泡几次还能品到清新的口味。
3、大壶法:
取10-15g的铁罗汉投入壶中,然后直接用90-100度开水冲泡;味道特别醇厚和清爽。
"铁罗汉"自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问世至今,已经二百余载了。当时,晋江衙口有一位姓施的铁罗汉商,在惠安办了一家专营武夷岩铁罗汉的"集泉铁罗汉庄"。有一次。这位商人发现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石崖上长着一株高大的铁罗汉树在云雾缈中状如罗汉,采摘该树的嫩叶经过精心熔制,制出来的铁罗汉叶,韵味特别香醇,便取名为"铁罗汉"。清代周亮工《闽铁罗汉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连横(雅堂文集)亦云: "新铁罗汉滑而无骨,旧铁罗汉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方为上品。"
饮用白鸡冠能发汗解表,因而手心和鼻尖易出汗;咖啡碱还会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除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的滞留时间,十分适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饮用;富含的咖啡碱还可以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尽快消除疲劳。这也恰恰验证了白鸡冠作为“道茶”以茶调气、行气通脉的特殊功效。鸡冠花茶性凉,味甘、涩。收涩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0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5%、茶多酚28.2%、咖啡碱2.9%。制乌龙茶,品质优,色泽暗黄,红点明,香气高爽,稍经贮存似橘皮香,滋味浓醇甘鲜。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1、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约10克(铺满杯底,略高)。
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3、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至于杯盖内。
6、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就泡好了。
7、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他弃了,普洱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普洱又泡好了。
8、第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
9、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1、洗茶就是将适量的茶叶放进泡茶器具里面,注入开水,水量不宜过多,刚刚能够把茶叶侵湿就可以了,然后在将水倒掉,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正式开始泡茶了。
2、想要泡好一壶茶,首先我们需要掌握茶叶的用量,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因为每个人喜欢的茶的浓淡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参照一下茶具的大小,以及自己习惯喝浓茶还是淡一点的,一般的茶叶与水的比例是1:50左右,因为我们都知道茶叶是晒干的,泡了之后会膨胀。
3、在泡茶的过程中,水温也是非常重要的,像一些比较嫩的茶叶,就不能用开水来泡,因为茶叶太嫩了,可能会使茶叶丧失一些本身自带的营养,而且用开水泡出来的颜色也不好看。而比较老的茶叶,则要用开水来泡,这样才能泡出茶叶的味道。
4、如果在泡茶的时候比较讲究的话,泡茶用的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用自来水泡茶,在煮自来水的时候,如果觉得自来水的消毒水味道比较浓的,可以多煮一会,当然也可以用矿泉水,井水也是非常不错的。
5、一般我们泡茶用开水冲泡之后,过了三四分钟便可以饮用了,等到杯子里面还剩下三分之一的茶水时,如果我们还需要继续饮用的话,可以加点开水继续喝,而不要等到茶水完全喝完了才兑开水,这样会导致茶水寡淡无味。
6、不要直接用保温杯泡茶,这样不仅会影响茶水的味道,而且还会丧失茶叶的营养,如果想要带茶水喝,那么可以先用茶壶泡好茶,然后等到没有那么烫的时候在装进保温杯里面。这样喝的时候也比较方便,不容易烫。
铁罗汉属半发酵茶,由于铁罗汉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铁罗汉香气浓郁。
1、铁罗汉提神解乏功效。
铁罗汉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2、铁罗汉除脂解腻功效,促进消化。
铁罗汉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这里。
3、铁罗汉预防龋齿功效,去除口臭。
铁罗汉中含氟量较高,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
4、铁罗汉利尿排毒功效。
铁罗汉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
千岛玉叶,产于淳安县青溪一带,原称千岛湖龙井。1982年创制,1983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庄晚芳等茶叶专家到淳安考察,品尝了当时的千岛龙井茶后,根据千岛湖的景色和茶叶粗壮,有白毫的特点,亲笔提名“千岛玉叶”。外形特点是扁平挺直,绿翠露毫。芽壮显毫,翠绿嫩黄,香气清高,内质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成朵。千岛玉叶的炒制工艺:杀青做形、筛分摊凉、 煇锅定型、筛分整理。
1、茶具:
饮用千岛玉叶,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类瓷质洁白,便于存托碧绿的茶叶和茶汤。
2、水质:
冲泡千岛绿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以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
3、水温:
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要在80度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千岛玉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也会使茶汤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4、茶与水的比例:
通常茶与水比为1:50至1:60(即一克茶叶用水50ml至60ml)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