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肥瘦身
白霜雾毫中含有氨基酸、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维生素等,这些物质的综合作用,尤其是茶多酚与儿茶素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因而,对于女性来说,常饮白霜雾毫可帮助消化、降脂减肥。
2、防心脑血管疾病
白霜雾毫中的茶多酚能够溶解脂肪,而维生素C则可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白霜雾毫中还含有茶甘宁,这种物质可增强血管的韧性,经常饮用,血管不易破裂。因此,常喝白霜雾毫可以降低因心脏病而死亡酌危险。
3、延缓衰老
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也会使体内细胞受伤。超氧物歧化酶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白霜雾毫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酌活性,清除自由基。所以,经常饮用白霜雾毫,可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防止口臭
白霜雾毫中所含的儿茶素能够有效抑制生龋菌,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另外,白霜雾毫中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可以防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因此,经常饮用白霜雾毫、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5、改善消化不良
如果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白霜雾毫减轻消化不良症状。因为白霜雾毫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白霜雾毫具备整肠的功能。
6、固牙护牙
白霜雾毫里含有氟,曹雪芹写《红楼梦》时说贾府的人吃完饭后拿茶漱口,而苏东坡也有记载,每次吃完饭后拿中下等茶漱口,目的是坚固牙齿。不知道是氟的作用,现在日本人搞清楚了,它不仅能坚固牙齿,还能消灭牙虫,消灭菌斑。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舒城即盛产茶叶,并被列入贡品。舒城兰花茶叶作为安徽省传统地方名茶因其形似兰花、香若兰蕙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赞誉和喜爱,目前茶叶生产遍及山区16个乡镇,面积10万亩,年产茶叶2000吨。80年代研制开发的“白霜雾毫” 被列为安徽省十种名茶之首,8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
1、低温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每升高10℃ ,茶叶的褐变速度要增加3-5倍。在-10℃以下,可以抑制褐变;在-20℃以下贮存几乎能完全防止变质,有条件用冷藏则为良策。一般大型茶企在门店中均会采用此种方法保存茶叶。
2、干燥毛蟹茶叶在无防潮包装或防潮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周围环境相对湿度愈大则茶叶含水量愈易升高,发茶叶含水量达5%以上,则变质明显,故贮存的环境条件应干燥,最好相对温度能控制在20%以下,使茶叶含水量始终于6%,相对湿度若能控制得更低还要好。另外,茶叶本身含水量在贮存前应进行测定,如果过高,应进行复火,或用生石灰吸湿,甚至更换数次,使含水量控制拓6%以下,即干茶用的指一研便成粉末时,再行贮存。
3、无氧气空气中约含21%氧气。因茶叶中的许多物质会自动氧化,故无氧条件就能杜绝此类变化。现用真空包装或抽气充氮包装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4、不透光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及类脂物质氧化,即使在低温及无氧条件下,一旦受到强光照射,仍会使茶叶色泽劣变,且产生一种日晒气。故包装材料不宜用透明袋,勿将茶叶放置在光线照射处。许多小包装用防潮袋包装后,外加一厚纸盒,即有防光照作用。有的认为看不见茶叶,特开一口,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观,但对品质保证而言却是不利的。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仰天雪绿属于不发酵茶,比较常见的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用刚煮沸的水泡,以80℃~85℃为宜,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仰天雪绿最好用瓷杯。冲泡时先用1/4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泡仰天雪绿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1.摆具将茶具一一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并列而立.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4.温杯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盘。
5.投茶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左手执电茶壶,将100摄氏度的沸水高冲入壶.盖上壶盖,淋去浮沫.立即将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第一泡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9.闻香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品茗时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优质仰天雪绿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自第二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1.准备好清洁的茶具,如煮水的壶,盛茶的杯,洁净的水。
2.量茶入杯;结合自己的需要每杯放入3一5克或按茶和水的比例量茶而定。
3.当量茶入杯后冲入沸水。
4.一般3分钟后即可闻香气,观汤色。
5.待茶汤冷热适口时,即可举杯品茶。
1.抑制癌细胞:
据报道,千岛玉叶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具有抗衰老,抗菌,防癌,降血脂,瘦身减脂,防龋齿,清口臭,防癌,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2.抗菌、抑菌:
千岛玉叶茶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3.减肥:
千岛玉叶茶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4.防龋齿:
千岛玉叶茶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5.抑制动脉硬化:
千岛玉叶茶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6.强心解痉: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7.利尿: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8.兴奋:
千岛玉叶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皖西黄大茶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其香气扑鼻,浓郁芬芳,被誉为“天下第一香”。明代许次纾曾经在《茶疏》中详细地记载了其炒制的过程;中国茶叶泰斗陈椽也曾经在《安徽茶经》中详细记述了其主产地。台湾也有黄茶出产,但霍山县黄大茶产量最多,最为著名。
皖西黄大茶是典型的大枝大叶大香茶,叶子肥厚巨大,香气扑鼻,因为炒制的方式特别,所以茶叶有一种焦煳的香气。假冒茶叶茶形普遍较小,味道清淡,香气寡淡,缺少焦香味。
正品的茶叶冲泡后茶汤黄中带褐色,茶汤清亮有光泽,没有漂浮物,滋味醇厚浓重,有焦香味(俗称“锅巴香”)。假冒茶叶冲汤后颜色比较深,看起来“脏兮兮”的,茶汤浑浊有沉淀物。
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所产。与上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过去也曾有少量生产。品质最佳者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
增稠剂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黏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食品增稠剂的定义是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食品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其中还明确规定了40种允许使用的食品增稠剂的品种与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允许添加增稠剂的食品种类有粮食和粮食制品、乳与乳制品、脂肪与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水果制品、糖果类、淀粉制品、糕点类、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制品、糖浆类、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饮料类、酒类等。
标准同时规定了27种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的食品增稠剂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如饮料生产中常用的增稠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等,肉制品中常用的淀粉及变性淀粉、明胶、海藻酸钠等,在果冻、冰淇淋中常用的有海藻酸钠、卡拉胶和黄原胶等。
经国家标准允许添加的食品增稠剂不仅可起到增稠、稳定、胶凝、保水等作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而在食品中添加未经国家标准许可的增稠剂或者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增稠剂则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在实际上,食品增稠剂的使用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例如有的增稠剂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变性淀粉等,它们本身无毒无害,但是容易升高血糖,添加过多可能导致剧烈的血糖反应,给健康带来隐患。又如,许多小作坊对色素、膨松剂、乳化剂、增稠剂的使用完全是凭感觉,不按标准执行,生产的食品不但影响正常的营养吸收,也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最后创联君建议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勿购街边的三无食品,多关注我国关于食品质量的监督抽查结果,选择合格的食品。
乳清蛋白是一类利用现代先进工艺从牛奶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素有“蛋白之王”之称。从牛奶中提取的乳清蛋白,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等特点,是公认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
牛奶的组成中87%是水,13%是乳固体,面在乳固体中27%是乳蛋白质,乳蛋白质中只有20%是乳清蛋白,其余80%为酪蛋白,因此乳清蛋白在牛奶中的含量仅为0.7%,弥足珍贵。
利用牛奶生产干酪时所得的一种天然副产品——乳清, 经过澄清、超滤、干燥等过程后得到的产物就是乳清浓缩蛋白。根据过滤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蛋白浓度从34%-80%不等的产品。乳清分离蛋白是在乳清浓缩蛋白的基础上经过进步的工艺处理得到的高纯度乳清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乳清蛋白肽是乳清蛋白的水解产物,是乳清蛋白的精华,在机体中能更快地参与肌肉合成的过程。
生产工艺会影响乳清蛋白的功效,低温,膜超健技术提取的未变性乳清蛋白的活性和功效最佳。
乳清蛋白对糖果与巧克力的影响
乳清产品在糖果、巧克力制造中对风味、色泽、质构及降低脂肪含量等方面都具有功能作用。风味和色泽是在焦糖化和美拉德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乳清给这些反应提供了蛋白质和还原糖,色泽形成有时也可作为风味形成的指示。
在焦香糖果中,混合使用液体浓缩乳清替代其他蛋白质的用量来计算,当乳清替代脱脂乳粉时,会得到色泽较浅的焦香糖果,乳清蛋白对糖果的质构也有重要作用,在牛轧糖或太妃糖中,蛋白质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这些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很低,但蛋白质类型、用量和加工条件都直接与质构相关,蛋白质的选择还与生产设备关系密切,如果选用蛋白质不当,配方的成本会增加,产品的质构也会变得坚硬,不易嚼碎。
另外,乳清蛋白能形成很好的泡沫,在棉花糖生产中使用乳清蛋白可作为充气剂。乳清在降低糖果中的脂肪含量也有一定作用,用加糖浓缩乳清替代甜炼乳,就能生产脂肪含量低于4%的焦香糖果。乳清浓缩蛋白也可用脂肪替代,用WPC替代59%的全脂乳粉不会影响糖果成品的产量、风味、色泽和质构。
果冻具有爽滑可口、食用方便等特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果冻是将胶凝剂、糖和酸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制备而成的食品,其中,胶凝剂是形成凝胶的关键物质。目前,用于制备果冻通常以食用胶作为胶凝剂,常用的食用胶主要有琼脂、卡拉胶、海藻酸钠、魔芋胶等。
不同种类的胶凝剂的胶凝特性不同,其所制备的果冻品质存在差异。例如,海藻酸钠透明度高,但果冻韧性不足;琼脂制成的果冻凝结速度快,质地均匀,但是果冻弹性差。因此,市售果冻通常是由两种及以上的胶凝剂复配制作而成。胶凝剂的复配可以增强胶体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使胶凝剂的性能互补,从而获得更好性能的产品。
海藻酸钠制成的凝胶持水能力强、弹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较难溶于水、凝结速度较慢、形成凝胶时一般需要较高浓度,因此,海藻酸钠常作为复合胶凝剂的一种成分。罗望子胶具有很强的胶凝作用,受pH的影响较小。与相同浓度的果胶相比,罗望子胶形成的凝胶强度更高,且具有优良的弹性、保水性和口感。本文研究了两种食用胶与白糖、柠檬酸、牛奶及葡萄糖内酯共同使用时,食用胶添加量对果冻的影响。
罗望子胶添加量对果冻质构性能和持水率的影响
实验表明,罗望子胶添加量的增加对于果冻的弹性指数和内聚性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当罗望子胶添加量为0.40 g时,果冻的持水率达到较大值(98.83%),但罗望子胶的添加量对果冻持水率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可见,罗望子胶的添加量对果冻的弹性指数、内聚性及持水率的影响均较小,而对硬度和咀嚼指数的影响较大。
海藻酸钠添加量对果冻质构性能和持水率的影响
随着海藻酸钠添加量的增加,果冻的硬度和咀嚼指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45 g时,果冻的硬度达到最大值(615.67 g),咀嚼指数达到较大值(354.63 g)。当体系中亲水胶体(海藻酸钠)浓度较小(0.45 g)时,果冻的硬度反而下降。这与海藻酸钠添加量对果冻持水率的影响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即随着海藻酸钠添加量的增加,果冻的持水率呈先上升后急剧减少的趋势。
结论
罗望子胶、海藻酸钠的添加量对果冻的硬度和咀嚼指数的影响较显著,而对果冻的其他性质如弹性指数、内聚性和持水率影响相对较小。当罗望子胶添加量为0.40 g、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45 g、葡萄糖内酯添加量为0.25 g、白糖添加量为8.0 g、柠檬酸添加量为0.02 g、牛奶添加量为30.0 mL,凝胶温度为60 ℃。在此配方下制成的果冻质地均匀,凝胶强度适中,有良好的弹性和持水性。
罗望子胶是从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的种子胚乳(又名酸角或酸梅种子)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中性多糖类物质,又称为罗望子多糖,简称TSB。罗望子胶易分散于冷水中,加热则形成粘稠状液体。罗望子胶有良好的耐热、耐盐、耐酸、耐冷冻和解冻性,具有稳定、乳化、增稠、凝结、保水、成膜的作用,其水溶液的粘稠性较强,黏度不受酸类和盐类等的影响,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食用胶。
影响罗望子胶的凝胶的因素
凝胶是由微量的多糖类等物质与水作用并使之变硬的状态。从分子水平看,由于多糖类高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它们之间的微小空间中的水处于被包围状态。在水溶液中,当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高分子、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平衡时,就形成凝胶。多糖类的这种性质称为凝胶性。
罗望子胶凝胶与果胶凝胶形成的模式相同,属于必须有糖存在下才能形成凝胶的氢键结合法。不同的是相同浓度的罗望子胶与果胶相比,凝胶强度要高得多。
加热
罗望子胶凝胶形成时,凝胶强度随煮沸时间的延长而极大地提高。当煮沸时间分别为5、7、10分钟时,凝胶强度分别为420、540、650g/cm2。此外,罗望子胶能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与糖形成凝胶,而果胶只能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形成凝胶。罗望子胶的另-个特点是在中性条件下煮沸两个小时而凝胶强度几乎不受影响,而果胶在煮沸时则会降解。而在热的酸或碱性介质中,罗望子胶也会像果胶一样迅速降解,碱的降解作用与酸相比不太明显。
糖含量
随着糖含量的增加,罗望子胶黏度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当糖浓度增加至40%以后,胶体出现凝胶现象。罗望子胶浓度增加,凝胶强度显著增大。蔗糖浓度对凝胶强度有影响,当蔗糖达到50%-55%时,形成的凝胶强度最高。超出这-范围,凝胶强度明显下降。糖的种类不同时,形成最高强度所需糖的浓度不同。
乙醇
此外,罗望子胶能够与乙醇作用形成凝胶,其机理与糖凝胶相同,通过乙醇分子自身的脱水作用与以乙醇分子为媒介的罗望子分子形成网状结构,形成凝胶。其他的凝胶剂没有这种性质。
冻结温度
罗望子胶凝胶经20℃冻结,非常富有弹性,口感良好。冻结过的凝胶在5℃解冻,强度较冻结前提高。这说明罗望子胶凝胶具有优良的冻结-解冻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