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难说那种仪器更好。热电trace gc的外观设计是流线型的,好看,体积较安捷伦7890相比略大一些。两者的稳定性均较好,感觉trace GC似乎更稳定一点。性能也相当。可能用惯了安捷伦的工作站,感觉好用点,Chrom-Card仅一周碰碰,较简洁。有一个问题,在用Trace GC Ultra的3000自动进样器时,对样品粘度的设置有两项,一般和粘度大。但发现选粘度大选项时,对粘度大的样品的吸取仍不理想,吸推较快,针不能吸满,不知哪位版友遇到过此情况?或者有什么别的设定方式可以解决?
-
ECD的那个放射源的强度很弱,据说比做个X光小很多,平时多注意,没实验的时候不要呆在仪器附近,就没啥事。
-
不行在测试一下试试。
-
铜对锌的干扰比较明显,特别是213这条线!
-
GDX502 也可以分离,柱子要长一点。
-
700度灼烧,之后在王水煮!
-
把矩管中心管重装一遍,顺便观察供气是否正常,再自检。不行的话,你就找PE的工程师吧。
-
是不是柱长不一样?
-
生物体分离出来的物质,分子量比较大,应该考虑用液相来做。
-
调零范围有多大?多少MV?
-
这两个元素不好测,不稳定
-
雾化器堵了?可以试试反吹。。或者调解泵的压力。
-
把酸的量减少
-
我们也差不多半年才更换一次
-
硝酸和氢氟酸1:1
-
瓦里安,PE,热电ICP都用过超过一年,没坏过矩管。而且样品量不少
-
N个元素的标液mix,其实可以理解为优化测试程序,让测试更快,其实对于疑似阳性的样品我们还不是老老实实配单标去测试。
-
想买什么仪器上用的?要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
当然可以 只是尽量不用
-
越来越专业化,理论化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