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次分析的我国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升绿色食品供给能力,我国要把推动市场服务和开展国际合作作为推动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取向,要把强化基地建设和加快绿色生资开发作为绿色食品事业的重要支撑。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应该采取如下推进措施:
1.严格产品用标许可。
不断优化制度建设,全面执行审核程序,把好产品入门关,提高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在持续扩大总量规模的前提下,强化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发展,努力调整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不断促进绿色食品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集群;要加快发展标准化程度高、品牌影响大的,使之成为绿色食品领域的主力军。
2.不断推动技术进步。
立足品牌定位和制标原则,瞄准国际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健全标准、夯实绿色食品发展基础,扎实推进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良种选育技术、新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新技术在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推广应用和标准化技术培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搭建供求信息、诚信体系建设等专业平台。
3.不断强化证后监管。
要全面落实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等证后监管措施;强化质量安全预警管理,增强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化淘汰退出机制,对年检不合格企业、抽检不合格产品,坚决取消标志使用权,发现假冒产品,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坚决依法查处;加快探索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手段与模式。
4.逐步扩大基地建设。
继续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农业大县,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基地与企业的产销对接,积极探索基地建设和产品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积极争取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探索基地建设与现代农业政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大宗绿色生资产品在基地的推广应用,探索基地建设与绿色生资使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5.深入推进市场宣传和品牌建设。
推进绿色食品市场宣传,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大力培育消费市场,利用绿博会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和市场推广活动,组织策划主题宣传片、建设示范基地等多种手段深化宣传,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绿色生资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全方位加大市场服务力度,指导和支持建设专业营销渠道,建立可持续运营的专业营销体系。
6.大力推动绿色生资开发与推广应用。
绿色生资是保障绿色食品优质安全的基本途径。协会要积极组织安全、优质、环保的产品生产企业申报绿色生资,大力促进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单位与绿色生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扩大绿色生资的应用,减少非绿色生资的市场采购量,降低质量安全风险。
果蔬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当下消费者在食用果蔬时最为关注和担心的问题,都知道食用果蔬农残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以下列举几种避免食物中农药残留的方法:
可选购含农药概率较少的蔬菜,如具有特殊气味的洋葱、大蒜、九层塔;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龙须菜;需去皮才可食用的马铃薯、甘薯、冬瓜、萝卜,或有套袋的蔬菜。
(1)洗干净菜。1.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在一定时间内都能分解掉,清洗时用水浸泡,前提菜不要切完再洗,多洗几遍。2.水中加盐或小苏打。果蔬类使用的农药多为有机类,这些物质能与农药结合,达到去农残的效果。3.用果蔬专用清洗剂清洗蔬菜。叶类蔬菜可以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尽量选购时令盛产的蔬菜。
(3)在自然灾害或节庆日前后,应避免抢购蔬菜,以防止农民为抢收蔬菜,加重农药喷洒剂量。
(4)勿偏食某些特定的蔬菜。
(5)可选购市面上信誉良好的蔬菜加工品(如罐装及腌渍蔬菜等)或冷冻蔬菜,因为上述的蔬菜于加工过程中(如“杀菁法”)已除去大部分的农药。
(6)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较易沾染农药,因此食用前,可去皮者,一定要去皮,否则,请务必以果蔬清洗剂及清水多冲洗后再食用。易保存蔬菜(土豆、洋葱等)可以存放一定时间以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存放15天以上,经过储存,农药会缓慢地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7)当发现蔬菜表面有药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时,表示可能有残留农药,应避免选购。
(8)运用农药残留检测仪简单快速准确地判定出瓜果蔬菜中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提前筛查出可以产品,预防食物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检测的微生物指标有哪些?
1、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而不是病原菌的指标。它主要用于评估食品的清洁度,并反映食品是否符合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过多的菌落总数表明个别企业可能无法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未经过清洁和消毒;这也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良和储存和运输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2、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国内外食品污染常用的指示菌之一。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表明,沙门氏菌,志贺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没有检测到具有过多大肠菌群的产品中的致病菌的检测。结合居民的膳食结构和抽样条件,健康风险较低,但食品卫生状况不符合标准。超过大肠菌群标准可能导致产品加工原料和包装材料受到污染,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被生产设备污染,如人员和工具,环境污染,产品灭菌等产品处理。
3、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霉菌和酵母菌
霉菌和酵母菌超过标准的原因可能是加工材料被模具污染,或者从循环中提取的样品和模具可能超过标准,产品的卫生条件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无法控制,生产工具等设备和设施未经清洁和消毒,,酵母菌超过可能是由于储存和运输条件的不当控制造成的。霉菌和酵母菌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霉菌会破坏食物,破坏食物的颜色,香气和味道,降低食物的食用价值。
4、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的条件病原体。它易于在潮湿环境中存活,具有消毒剂,紫外线等。抗性强对抵抗力较弱的人有健康风险。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过量标准可能是源水保护不当和水体污染;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不严格,如失业工人直接接触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或清洁包装材料由缺陷引起的消毒。
5、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黄曲霉毒素B1
花生油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花生原料在种植,收获,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被黄曲霉等霉菌污染。企业不严格选择花生原料,开展相关生产。测试时,公司没有使用精炼工艺或不正确的工艺控制。
6、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小麦粉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可能超过标准。原料小麦被细菌污染,企业对原料不严格。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谷类霉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污染食物和动物饲料的最广泛的天然毒素之一。在潮湿的环境中,大麦,小麦和玉米被霉菌污染。燕麦可能会产生更多的DON。吃谷物严重污染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人会引起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和其他中毒症状。保持谷物和食物干燥是避免这个问题的关键。
针对以上食品检测微生物指标可以运用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仪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溶藻性弧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进行定量检测。快速准确,同时内置打印机可以实时打印检测结果方便数据收集及对比。
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只要不超过一定的剂量水平,就是安全的,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个剂量就是标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通常是在实验室数据基础上,再放大百倍量确定的安全标准。现在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灵敏度也越来越高,极其微量的残留也能被检出。所以,检出农药残留并不等于对健康有害,只要残留量没有超过安全限量标准,就不会造成危害。
目前,世界各国根据农药的毒理学数据和居民食物结构等制定了食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最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制定了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但在标准的水平方面,很难比较各国残留标准的高低。从技术层面讲,各国的农业生产、农药使用情况和食物结构等不同,残留标准因而会存在一定差异。从管理层面讲,尽管制定残留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但现在不少国家将农药残留作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甚至用作政治筹码。因此,不能用别国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问题,用一国标准否定别国的标准更不恰当。
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是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农药残留检测仪能准确、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以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助力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维护我们的食品安全。
从科学角度来说,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消除农药残留等的危害,而是尽可能减少危害,把风险控制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近年来,我国在控制农药使用方面作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努力,也正在通过一些措施减少农药残留。对农药安全性进行严格管理,绝不批准存在致癌致畸等安全隐患的产品登记,对高毒农药采取了严厉的管控措施,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农药安全性已大幅提高。截至目前,我国已制修订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60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占52%以上,国家标准中超过85%的是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还制定了农药合理使用标准,指导和规范农药的使用。
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已稳定达到97%以上,我国农产品消费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要增强安全消费意识,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饮食素养以及安全认知水平,对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安全性应当正确认识,理性客观看待,要对国产食品农产品有信心,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安心享受美好生活。
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类比较常见的杀虫剂,也属于一类比较好用常用的杀虫剂。那么他都有什么特点?
(1)杀虫谱较宽。目前常用有的机磷杀虫剂品种可以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有些可用于防治于卫生害虫及家畜、禽体外寄生虫。
(2)杀虫方式多样化,可满足多方面需要。大多数品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有些品种具有内只作用或渗透作用,个别品种具有熏蒸作用,可进行多种方式施药,防治地上、地下、钻蛀、刺吸式等不同类型的农林害虫。其杀虫机理是抑制害虫体内的胆碱酯酶的活性,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直到死亡。
(3)毒性较高,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大多数品种对人、畜毒性偏高,有些品种属于剧毒,如甲拌磷、甲胺磷、内吸磷等。使用时应注意健安全,并保证农产品收获前有一定的安全间隔时间,避免农药残留中毒。
(4)在环境中,易降解。一般品种易于在动植物体内降解成物质,在自然条件中,如日晒、风雨的作用易水解、氧化。因此,储存时应避光、防潮。
(5)易解毒。有机磷杀虫虽然毒性偏高,易造成人、畜中毒,但已有高效解毒如阿托品、解磷定广泛应用。
(6)抗性产生较慢,对作物较完全。有机磷杀虫剂虽然使用时间很长了,药效也比当初有所降低,但相对来说害虫对其抗药性发展较缓慢,目前仍在大量使用。同时对作物一般较安全,不易产生药害,当然某些农物对个别品种较敏感,如敌百虫对高粱的药害、敌敌畏的氧化乐果对玉米、桃树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药害。
(7)绝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目前我国注册登记并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品种主要有: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马拉硫磷、辛硫磷、久效磷、甲拌磷、毒死蜱、三唑磷、甲基异柳磷、敌百虫、杀扑磷、丙溴磷等。
如何防控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残留?
有机磷类残留的危害
部分非持久有机磷类农药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也会有较长的残留期, 并在动物体内产生蓄积。如马拉硫磷是一种高选择性有机磷类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不容忽视,水体中已有检出。马拉硫磷对水生生物属高毒农药, 对人免疫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已成为水环境中重要的监测项目。
大多数有机磷类农药都属于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其中有机磷酸脂类化合物纯品多为油状,少数为结晶固体。常用剂型有乳剂、油剂、粉剂及颗粒剂等。有机磷类农药的中毒特征是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下降, 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导致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从而使一些受神经系统支配的脏器,如心脏、支气管、肠、胃等发生功能异常。
有机磷类残留的防控检测
根据有机磷农药的化学和毒理学性质,检测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有五大类:波谱法、色普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以及活体生物测定法。
其中酶抑制率法是比较常用和广泛推广的检测方法之一。酶抑制法:有机磷农药对哺乳动物中毒作用的基础,通常与它们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的能力有关。酶抑制法是利用有机磷农药的毒理特性建立的一种快速检验方法。
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是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更好地防控有机磷的危害。
农药残留检测仪
酶抑制率法测定某些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存在假阳性,《GB-T5009.199-2003国家标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中表明,葱、蒜、萝卜、韭菜、芹菜、香莱、菱白、蘑菇及番茄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容易产生假阳性。
原因如下:
1. 某些蔬菜样品中含有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次生物质,它同样也能起到农药抑制酶活性的作用,所以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产生假阳性。
2. 另一类蔬菜色素含量高(如韭菜含叶绿素高),汁液多(如番茄等),经样品处理后会使测试溶液带色或者浑浊,这些带色或浑浊的溶液在测试时容易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减少假阳性的方法:
1. 对于含有大量植物次生物质而严重影响酶活性的一类蔬菜(如大蒜等),尽可能不采用酶抑制率法测定农药残留含量,而采用其他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测定。
2. 对于色素含量高,汁液多的蔬菜样品,可按照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的方法,采取整株蔬菜浸提的方法,并注意尽量不要破坏植物表面,以减少色素、汁液的干扰。
河南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是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工商管理、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超市、商场、农药残留监测系统等部门的蔬菜和水果中。
仪器功能:
★7寸彩色中文液晶触摸显示屏
★采用新型仪器结构设计,体积小,便于携带。无机械移动部件,抗干扰、抗振动,
★同时启动和单通道分别启动两种测量模式。进行多个样品测量时,客户可根据 操作熟练程度,自行选择测量模式。
★准确性:采用进口特制LED光源,具有良好的波长准确度和重复性。
★自动化程度高:仪器自动诊断系统故障、波长校准:自动校准
★仪器使用寿命长:采用LED光源,自动开关节能设计,非连续工作模式。使用寿命可达10年
★内置微型热敏打印机,终身无需更换色带,可实时打 印检测结果检测报告可打印蔬菜名称,抑制率,是否合格,检测日期 ,检测单位。更能体现 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并利于公示。
★农药残留检测仪配备RS-232接口和USB口(升级无线Wifi、以太网接口)等,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以及结果上传。
农药残留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