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出苯甲酸百分之0.003,标签没有标识,0。003%即为0。03g/kg,按GB2760-2011标准,食醋的苯甲酸使用的最大限量为1。0g/kg,很显然该样品的苯甲酸是符合GB2760的标准要求的,标签没有标识,为了保护我们检测人员,我们只能说这个样品的标识不规范,只能判它的标识不符合要求,但我们不能判定食醋的实物质量不合格,行政罚惩时实物不合格与标识不合格处罚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
应该 会有
-
她在这个广告中就收入过百万了,钱对无原则的人来说是万能的.
-
一项浩大的工程,企业肯定不愿意做,成本太高,只有国家强制执行
-
没有接触这一行.
-
发霉不一定就是黄曲霉
-
这是反自然的食物,尽量不吃。
-
说实话我都会看都很重要
-
你是怎么肯定是假阳性的,判断依据?
-
杂质?抗生素算是杂质么?
-
这个事件对检测机构来说,教训是有的,但我觉得,主要的应该是对监管部门。其实在06年的时候,我们在检测饲料的过程中就发现蛋白质指标异常,当时也想进一步研究下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做鬼。后来排除了尿素,也排除了硫脲,但含氮的化合物很多,没有经费支持我们一个个地查下去,就终止了。然后07年宠物饲料中出现问题,今年则是奶粉。作为检测机构来说,真的很难把所有的有问题的东西全部查一遍的。要把这些东西确证一下,要花很大的精力和代价。同时,我们还要接受全成本核算的考验,也知道要做技术储备,但实际做起来,真的很难的。我经常跟同行讲一句话,现在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真是检测机构的悲哀。几年前的苏丹红是一阵风,刮过去了也就平息了。今年的三聚氰胺,还会只是一阵风么?
-
吃点下火的水果
-
那里的人抵抗力比较强,不容易中招。
-
没听说浙江有办三聚氰胺的能力验呢?是CIQ主办还是什么机构主办啊?
-
一般就是拉肚子,拉完就好了。我试过。
-
可以自己分析的
-
商家的广告才不知,主要是自己要看成分表。
-
有些微波炉加热后整个口感就不对了
-
微生物指标应该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
可能是好久没摸过了,和土豆的感觉一样,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