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也就是印品墨之间的不必要黏接,印后的卷筒纸内部、平张纸之间或复合结构承印物中都可能发生这样的问题有几种原因可能产生粘结,常见的有卷筒纸收卷时张力大、溶剂残留量多、油墨中增塑剂含量高以及电晕放电处理过强,并取决于企业的工艺条件。
在包装印刷中,溶剂残留量多是造成粘结的普遍的原因,印刷中没有挥发的溶剂致使墨层在压力下变软并粘到卷筒纸的背面。大多数工厂对产品进行抽样并测量单位面积上残留溶剂的毫克数来监测溶剂残留量。
油墨没有干送或“墨层表面结皮”可以引起粘结,墨层表面结皮的现象与墨层发找麻烦有关,油墨的表面“干燥”,而墨层里面部包含着溶剂。采用现代的水溶性油墨时,问题会更严重,因为这类油墨的干燥是不可逆过程。
墨层或连接剂中沸点较高的溶剂很难挥发,而且常常导致比较多的残留溶剂。有些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乙二醇等,不仅可以引起粘连,而且可以产生讨厌的气味。分析粘结原因的第一步应该利用气相色谱分析(G.C)确定溶剂残留量,如果残留量高,则油墨的抗粘连性降低。假如印刷品进一步干燥能减少粘结,则溶剂残留很可能就是粘结的祸首。
增塑剂含量过高或连接剂分子量较低的油墨可能在干燥以后变软并发黏,一旦墨层表面变得太软,就会发生粘结。硝基油墨往往含有大量增塑剂,油墨配方设计师必须对增塑剂与硝化纤维的比例严加控制。另外,选择改性树脂时必须考虑到油墨配方中的增塑剂含量。如果选用软树脂,增塑剂的比例应该相应地减小。
就增塑剂引起粘结的情况而言,增塑剂的比例高,溶剂滞留程度也高;印刷墨层变软,并随着时间而变得更软。粘结试验可以说明墨层变软并随着时间的现象,试样受热或进一步干燥后,粘连性几乎或根本不会改进。
由于电晕放电处理过度所造成的卷筒纸粘结不是太普遍,却同样带来麻烦。电晕放电处理使墨层表面氧化并增加极性,终增大表面张力。这样的表面自然容易彼此粘结。
发生这种粘结后,说明电晕放电处理过度,例如PE薄膜电晕处理50甚至60。粘边估计与油墨中树脂性能的降低有部分关系,而且看起来是一咱氧化分解过程,经常和某些树脂相关。在高度电晕放电处理下,薄膜的抗氧化性削弱也。无论如何,粘结的原因有很多,必须对具体现象仔细加以分析。
本文将从印刷色谱的制作、印刷色相的测量、专色油墨的调配三方面来阐述色彩学在印刷中的应用。
1 利用色彩学制作印刷色谱
在整个彩色复制过程中,经历了色彩分析、色彩传递、色彩组合三个过程。每一过程中色彩变化控制的正确与否都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终质量,所以就需要一种颜色标准即印刷色谱来规范印刷过程中的各种色相。印刷色谱是利用三原色黄、品红、青及黑色,按不同比例或网点成数混合、叠压起来,组成一本各种颜色图样的图册,供人们在设计、原样复制、油墨调配等方面查用。
四色色谱是采用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以不同的网点面积百分率(一般仅选用0、10%、20%、30%、40%、50%、60%、70%、80%、90%、十一个网点级别,也可按5%等分的网点级别)套印叠合,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它对电子分色、打样和印刷各工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印刷中的专色则是一种已经混合好的彩色油墨,与Y、M、C、K没有直接关系的颜色,于是首先定义了一套标准原色油墨,按照不同的混合比例产生各种各样的颜色色样,每一个色样都标有表示原色混合比例的标量,以便人们用三原色油墨调合出各种颜色的专色。这就是专色色谱。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美国彩通公司的Pantone配色色谱。但印刷色谱是用色料表示颜色,它的制作通常要受到油墨、纸张、印刷工艺及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印刷单位应根据本厂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设备条件等制作自已专用的印刷色谱。
2 利用色彩学测量颜色与色差
彩色印刷中的颜色测量大致可以分为:对比目测法、密度测量法和色度测量法三种。
印刷过程中采用对比目测法测量颜色,主要是靠有经验的操作者对原稿、信号条、印张的颜色用对比目测的方法参照标准彩色率进行评价。由于受到观测者自身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比目测法程度相对较差。但因不需配备精细的测量仪器,在一般的印品复制工作中还是被广泛应用的。
密度测量法是采用光学密度值对颜色的阶调和色值进行测量的方法。在彩色印刷过程中,密度值能很好地反映三原色油墨的比例关系和叠加性能,且检测设备简单,故被广泛应用。但采用光学密度作为印刷过程的监控和测量手段,只能从控制条上获得各单色油墨量的大小,并不能直接从图像中取得颜色误差的信息,这样就难与印刷客户交流,也不便对色彩再现进行控制,故密度测量只是一种间接的颜色测量方法。
色度测量法是根据色度学原理,以印刷图像重要部位的颜色作为监控点,直接测取颜色的三刺激值,获取颜色色度信息的测色方法。该方法可准确表达标准样张与被测样张的色差与所需的接近量,不必另加检标或控制条。但目前未得到推广和普及,主要因该仪器价格高昂,对使用人员有较高的色彩理论要求。
在彩色印刷复制工作中,不仅要了解颜色的三属性,还要了解颜色之间的差异情况,以便于比较和区别颜色,这就是色差。色差的单位是NBS,是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缩写。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颜色测量标准是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是于1975年第十八届CIE大会上由加拿大人威泽斯基提出来的。其中L表示心理明度,a、b则表示心理色度,其色差则用△E表示,当a为正值时,表示偏红,为负值时表示偏绿;当b为正值时,表示偏黄,为负值时表示偏蓝;L为正值时表示颜色偏浅,反之则偏深。色差值△E一般小于3,色差给人的感觉不是很大,但也受深、浅色及承印材料的影响。
3 利用色彩学调配专色墨
油墨是印刷品的呈色物质,是由色料、连结料、填充料及助溶剂等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胶体。油墨调配是指把一种或多种油墨调和在一起并加入一定的辅助材料,使之满足印刷及颜色需要的全过程。上海印刷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通过不同比例的三原色混合得到。
3.1油墨的颜色调配应遵循的规律
(1)专色墨的调配应在标准光源D65下进行,若是白天,可以在有阳光的北窗进行。
(2)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可近似得到黑色。若再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或冲淡剂,便得到不同阶调的灰色墨。
(3)三原色墨以不同比例混合,可获得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
(4)二种原色墨等量混合,可得到间色;以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不同色相的间色。
(5)配色时使用的颜色色相种类越多,其亮度越差,在任何色相油墨中加入黑墨,明度值减小;加入白墨,其明度增大。
(6)注意所用纸张、套印色序、照明光源色对墨色的影响及印迹干燥前后色彩的变化。
(7)可以利用补色来纠正色偏,但只能在所配墨明度值偏高时进行。
(8)尽量少用不同品种的原墨,以减少补色作用。
(9)注意油墨黏度对色相的影响。
(10)较复杂的专色配墨之前,可先少量试配,确定比率,然后再按比率配出所用墨量以免浪费。
3.2深色油墨的调配
仅用三原色或间色原墨,不加任何冲淡剂来进行油墨调配,统称为深色油墨的调配。深色油墨的调配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原稿色样中含哪些原色并排出主色、辅助色顺序以及各色墨所占大致比例。
(2)根据印刷品的着墨面积、油墨着色力、印版深浅、纸张性能、油墨粘度、印刷数量等因素,确定调配数量。
(3)按调配比例,依从大到小的顺序加放油墨。先称取含量主要原色,再称取含量较少的辅助色,然后分几次将辅色墨加入主色墨中,并调和均匀。
(4)经对照比色、调整三原色的比例关系,符合原样后,再通过印刷助剂调整其印刷适性。
(5)记录所用各原色成分的比例关系,以备再版或墨量不够时,保证再配墨色的一致性。
3.3浅色油墨的调配
凡是在原墨中加入白油、白墨、冲淡剂、亮光浆等冲淡类油墨所配成的专色墨都称为淡色墨。淡色墨的调配主要以冲淡类油墨为主,原色墨为辅进行。根据色样透明状况的要求,选用合适的冲淡剂。一般用于网点印刷的淡色墨应选用透明冲淡剂。作为实地印刷的淡色墨冲淡剂可选用白墨。其调配工艺如下:
(1)根据原色样对照色谱确定所用原色墨种类及冲淡剂的比率关系。
(2)根据所需墨量,先按比例称取冲淡剂,然后逐步加入所选定的原色墨,原色墨若为一种以上时,先加量大的,后加量小的。
(3)刮小色样与原样对照检查,不断调整原墨用量,符合原样后,再通过印刷助剂调整其印刷适性。
(4)记录所用原料各比例关系。
调配淡色墨,掌握油墨的冲淡程度是个关键。如果配出的墨色过深,就要求印刷墨层较薄,会造成“花版”或实地颜色不鲜艳;如果配出的墨色过淡,印刷时需较厚墨层才能达到颜色要求,这样易引起“糊版”及干燥不、背面粘脏等问题。
以上所述只是色彩学应用于印刷行业的几个方面,除此之外,印刷色彩学在网点成色、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也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只是给大家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疏漏之处望指正。
纸箱振动台一直是海达仪器的产品之一。在全国各地都销售良好,尤其是广东地区,为了使广大客户得到更好的体验,海达技术人员编写了纸箱振动台维护手册。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客户详细了解如何维护这款设备:
1、电源判明AC380V;
2、电源输入线和输出线连接正确无误;
3、必须接地(外接),检查电源线应可靠接地;
4、测试时物品必须夹紧;
5、严禁空载下长期使用,除调机外;
6、禁止超过机器规定负载运行;
7、使用本机前请详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
8、无特殊要求,严禁改变设定程序;
9、机器工作时,严禁开启机箱盖板,否则发生严重电击和机械损害;
10、工作中请勿频繁开关机器,开机后请等待10s机器程序自检;
11、使用完毕后,请关闭总电源;
12、保养检查时将松动之螺丝锁紧,维护保养时,请关闭总电源开关;
13、控制箱保持通风,干燥和清洁。
以上就是海达技术员为您提供的纸箱振动台的维护方法,在平常工作中,设备不仅仅需要维护,也需要正确的操作方法。更多详细信息请登录我们海达仪器进行查看或来厂免费检测。
办公家具狭义上讲是简单的组成为办公椅、办公桌,广义上办公家具包括所有办公用具。办公家具检测仪器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提供了重要性的依据,因此在您选购办公家具时,需要参考相关的规格资料以确保您选购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同样办公家具生产厂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生产选择办公家具检测仪器为消费者确保高质量的产品。这里昆山海达仪器根据多年的检测经验,为大家总结以下办公家具购买技巧。
:购买前应丈量一下自己办公室的尺寸和面积大小,然后再根据公司文化、运作方式以及业务的需要,构思一下室内的平面布局、风水格局等。使家具大小与办公室的面积、高度相吻合,避免办公家具布建后未能符合需求。
第二:要求高品质货真价实、结实牢靠。若是纯木制家具,注意其含水量不能超过12%,选购榫接结构而非钉枪拼制。办公家具须方正,对角线必须一致,落地要平稳,五金构件应当牢固,而门和抽屉应当开启灵活。 皮革制的办公家具表面必须平整,无气泡,无龟裂,拼缝严整等。
第三:办公家具不是消耗品,在选购时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能把办公室塞得满满的,要根据使用上的需求添购,而办公家具摆放的面积建一般不应超过室内面积的50%为佳。款式、风格和色调应该是统一且非常搭配的,而在细部有所变化。办公家具的选配要具有注意“色彩和品味”,须与公司文化与业务性质配合。
第四:向往变化是现代人们常有的消费心理,而办公室的布置与办公家具的选购也是如此。一个办公室装饰得再漂亮、豪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鲜感和美感也会随之减弱。所以办公室内家具不可摆放得太满,要为调整家具的位置留有余地,建议选择可活动调整的办公家具,以利未来调整的空间。
家具综合测试仪在同一台试验机上可以进行椅子的各种测试。或许更多采购比较感兴趣的是家具综合测试仪机体内部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仪器功能,更方便其熟练仪器使用。以下为昆山海达仪器HD-F755家具综合测试仪机体结构介绍。
家具综合测试仪由数个部分结合组成
1、1组拉力结构,通过伺服电机和带子滑轮架构,将转动的力度转化为拉力,并辅以力值转感器正确读取拉力,闭环式控制伺服
电机的动作,实现多项拉力。静态和循环的测试。拉力和速度均可自由设定。
2、测试机底板钻有多排螺丝孔,方便安装不同附件和固定测试条件
3、每组气动制动器前端配有快速接头,方便更换不同的加载块和夹具
4、控制器作用PLC和彩色触摸屏,操控界面简单合理、图形化表示,更方便任何操作者使用
5、椅子座面载入力:5~200kg。
6、椅子靠背载入力:5~100kg
7、2组气动致动器可做10度活动式倾斜安装或垂直固定式安装.另外2组水平安装致动器可作椅脚水平推力测试,此两组水平安装。制动器调节范围低为20mm,高为250mm,推力为60kg.左右两边的制动器可单独工作或同时工作。
8、扶手高度调节范围:550mm~950mm
9、推力可调,持压时间可调
10、试样尺寸宽度:1000mm
11、测试速率:10~30次/min
12、测试空间尺寸:6000mmx3000mmx1800mm
13、电压:220~240V
14、功率:1500W
15、压缩空气压力:6kg/cm2
“扣胶皮”现象不仅包括扣在胶皮表面的纸毛、纸粉等,还包括扣在印版上的纸毛、墨渣等。对于平版印刷工人来说是个令人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进度,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首先应分析一下“扣胶皮”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情况如下:
1.纸张:印刷用纸表面粗糙、质地松软,纸张表面的渣子、粉末等较多,很容易黏连在胶皮上。
2.压力:印版与胶皮的压力过轻,扣在胶皮上的纸毛、纸粉等不能通过印版传递出去;胶皮与压力滚筒压力较轻,致使一些细小的杂质不能压实在纸面上带走,而残留在胶皮上;印版与靠版墨辊接触压力不实,不能将印版残留的纸毛、纸粉等带走,而使印版堆墨、粘渣等。
3.衬垫不当:印版或胶皮衬垫不平整、不均匀,较低的位置容易堆积纸毛、纸粉等,造成局部扣胶皮。
4.油墨过黏:油墨黏度过大.对纸张表面剥离力就大,纸面上的纸毛、纸粉等容易被藏连下来,严重时会发生拉毛、剥皮的现象。
5.油墨杂质过多:墨斗中油里杂质过多或里辊上纸毛过多,通过里辊传递到印版上。
6.上水不匀:水辊上水有一边或有一条上水少时,此处油墨与其他处相比戴度增大,造成水少处扣胶皮严重。
根据上述6点分析,我们应针对产生原因逐一进行调整,做到:
1.尽量选择质地坚实、纸浆均匀、表面光滑的纸张。
2.调整好墨辊之间的接触压力、靠版墨辊和靠版水辊与印版的接触压力、水辊之间的接触压力。
3.保证油墨干净无墨渣、纸毛等杂质,勒搅拌墨斗中的油墨。经常清洗墨辊,保持清洁。
4.印版与胶皮衬垫必须平整、清洁。
5.压力应比正常印刷时略大。尽量不转动压力表、以免产生甩角现象影响套印。我们采取在胶皮衬垫内增加0.09~o.15mm衬纸的方法。对于双色机。色增加衬垫,第二色不动即可。对于四色机、一色、二色增加衬垫,三色、四色不变,一色应比二色衬垫略厚。
这样做会引起整版变化0.01~0.02mm,在套印上不会造成太大误差(注意:加入衬纸后应压紧橡皮布,否则影响套印)。
6.油墨中适当加入附料降低油墨黏度。一般图文产品应加入3%~5%的撤黏剂和1%~3%的调墨油;对于实地墨厚的产品不仅要加撤黏剂与调墨油,还应加入2%左右的喷粉;印金、银时加2%~3%的撤黏剂,也可减轻“扣胶皮”现象。光质水辊应减少附料用量以免上浮脏;绒质水辊可加大附科用量。对于质量要求高的、用铜版纸印刷的应尽量减少或不用附料,以保证墨色鲜艳有光泽。对于有挂塑要求的不应用撤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