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首页
产品中心
食品招商
会员商务室
展会论坛
食问实答
资讯
最新
市场
大事件
新品
原料
展会
进出口
行情
营销
规范
活动
工具
问答
食价搜
报告
供需
求购
产品
食料通
新品库
登录
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提问
回答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昨天看北京台的生活大调查,讲一种李斯特菌,有人了解吗?/微生物检测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3回答
感觉特别可怕……
2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关于无菌采样的问题/微生物检测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3回答
水样采集1、一般要求(1)理化指标 采样前应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容器和塞子2~3次(油类除外)。(2)微生物学指标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测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
显示全部
水样采集1、一般要求(1)理化指标 采样前应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容器和塞子2~3次(油类除外)。(2)微生物学指标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采样时应直接采集,不得用水样测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沾污。(3)注意事项a?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b? 采集测定油类的水样时,应在水面至水面下300 mm采集柱状水样,全部用于测定。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器(瓶)。c? 采集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的水样时应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采用水封。d? 含有可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的水样,应分离除去沉积物。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人筒形玻璃容器(如量筒),静置30 min,将已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人采样容器并加人保存剂。测定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需要分别测定悬浮物和水中所含组分时,应在现场将水样经0. 45μm膜过滤后,分别加人固定剂保存。e? 测定油类、BOD5、硫化物、微生物学、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f? 完成现场测定的水样,不能带回[url=" 实验室供其他指标测定使用。2、水源水的采集(1)水源水是指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原水。(2)水源水采样点通常应选择汲水处。①表层水 在河流、湖泊可以直接汲水的场合,可用适当的容器如水桶采样。从桥上等地方采样时,可将系着绳子的桶或带有坠子的采样瓶投人水中汲水。注意不能混人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②一定深度的水 在湖泊、水库等地采集具有一定深度的水时,可用直立式采水器。这类装置是在下沉过程中水从采样器中流过。当达到预定深度是容器能自动闭合而汲取水样。在河水流动缓慢的情况下使用上述方法时最好在采样器下系上适宜质量的坠子,当水深流急时要系上相应质量的 a href=]铅鱼,并配备绞车。③泉水和井水 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直接采样。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应将停滞在抽水管中的水汲出,新水更替后再进行采样。 从井水采集水样,应在充分抽汲后进行,以保证水样的代表性。3、出厂水的采集(1)出厂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单位水处理工艺过程完成的水。(2)出厂水的采样点应设在出厂进人输送管道以前处。4、末梢水的采集(1)末梢水是指出厂水经输水管网输送至终端(用户水龙头)处的水。(2)末梢水的采集:应注意采样时间。夜间可能析出可沉渍于管道的附着物,取样时应打开龙头放水数分钟,排出沉积物。采集用于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的样品前应对水龙头进行消毒。5、二次供水的采集(1)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人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2)二次供水的采集:应包括水箱(或蓄水池)进水、出水以及末梢水。6、分散式供水的采集(1)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2)分散式供水的采集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9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罐头食品重金属检测的 取样方法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3回答
磁力搅拌不足以打碎样品,建议购置匀浆设备!
10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一起聊聊微生物检测的高压灭菌锅/微生物检测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3回答
日本TOMY的高压灭菌锅,
9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磷酸,你们用吗?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2回答
磷酸在气相是有应用的
8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关于标准品保存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2回答
是什么标准品?元素标准溶液吗?冰箱冷藏保存
7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暗室条件-GB 5009.24-2010 黄曲霉毒素M1和B1/微生物检测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2回答
黄曲霉毒素检测,不需要暗室条件的,普通实验室即可。
1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食品中测铅的问题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2回答
空白是这样做,但是也要与前处理方法一致性,就是经过所有前处理步骤
6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发霉的馒头可以做成酱来食用,能否说发霉的馒头可以直接吃?/微生物检测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2回答
霉菌有很多种,大部分都是无害的或者不会产生毒素,但吃发霉的东西肯定是有风险的。
9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这段做大米的镉如火如荼,发个计算不确定度的文献,大家参考一下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2回答
我的adobe打开怎么是空白文档?
10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前处理室里的椅凳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2回答
做重金属要用酸溶解,甚至加热。酸雾不可避免啊。
1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质检总局公布我国最新食品添加剂标准目录 ——怎麽很多都是陈旧的标准?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这些品种比较稳定,质量标准和项目成熟,修改的地方很少,可以使用原来的标准。
6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天然度的检测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自然界中C(碳)以多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即稳定同位素C12、C13和放射性同位素C14,C14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衰变方式为β衰变,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天然度测量的原理是通过碳同位素C14的半衰期来测定的,天然度的数值是测试C14的比活度与标准值的比值。简单来说,比值越高,说明天然度较高,比值越低则天然度低。科标检测研究院可以做天然度方面的检测,检测结果是标准的。天然度是区别乙醇法醋酸与合成法醋酸(原料来源于煤、石油等)的有效方法。前者天然度在96-120%范围内,后者近乎为零。主要是因为12C、13C、14C为同位素,但14C活泼,具有放射性。14C的半衰期为五千三百年左右,乙醇法醋酸中的14C来源于自然界,和五千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乙醇法醋酸中的14C没有发生衰变,而直接或间接以石油等为原料制成的醋酸中的14C来源于很深的地下,经历了几百万年,其中的14C早已衰变掉。利用富集碳装置,采取14C低水平测试,所测试结果精确度较高,可以比较准确地做出乙醇法醋酸与合成法醋酸的天然度。了解天然度,学习新知识!
9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浅谈食品添加剂问题。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有很多食品都会不存在了.
2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你会常吃一些有可能致癌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吗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多少会吃一点零食的.总不能因噎废食了吧.
9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食品造假并非国人专利--印度黑心商贩竟用洗衣液制造假牛奶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心太黑,应大力打击
5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现在有很多都写不含食品添加剂,靠谱吗?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这都是骗人的,那个食品为了保存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啊?
5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有人做ACAS-PT 274中检院的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吗?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没有涉及到呢
8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关于检出限数据的取舍问题?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根据CNAS CL27要求,针对不确定度要考虑符合性要求
10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来自话题:
仪器分析
,
酒鬼花生的疑问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10-11回答
更长一些么?这个真没注意到
7
0条评论
收起
登录
后参与评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简介
更多
职业: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食品检测工程师
学校:宁波大学 - 畜产品加工与检测
地区:NULL
成就
回答获得13374次赞同
获得5人关注
2018-07-04加入
关注
0
关注者
5
擅长
0个回答
食品加工技术
1个回答
干燥技术
9个回答
冷冻技术
18个回答
提取技术
1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微信咨询: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
确定
取消
登录食品知识问答社区食问实答
微信登录
账号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
"食问实答"
忘记密码
|
免费注册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二维码已失效
刷新二维码
请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欢迎加入食品知识社区食问实答
欢迎你!
,完善下你的信息,以后你也可以使用手机号和密码来登录了。
获取验证码
提问
问题标题
问题描述(可不填)
请描述...
验证码
星期八
食品检测工程师
居住地
NULL NULL
职业经历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食品检测工程师
教育经历
宁波大学 - 畜产品加工与检测
个人简介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