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发贴?
-
从来没见过实验室这样做。
-
大概赶酸剩0.5-1.0ml就可以,我们是这样。没有赶酸器就转移到别的容器,如果是烧杯你最好用煮过的且验证了玻璃器皿没问题的,我是放在石墨消解仪的聚四氟乙烯管里,我们有长管,我自己截断的(短赶酸快),赶酸很快快,160度1差不多不到1小时吧。如果电热板可以适当升温到180摄氏度赶酸!
-
气相上辛硫磷的检出,要用气质来判断。
-
忘了我们的表是谁家的,不过好像不贵,铝制的
-
有这个需要,也有钱,那就买呗。
-
明显是SCD检测器撒
-
要看具体情况吧。。。。。不一而论。
-
很危险啊
-
一般先考虑原来熟悉的厂家的气相,可能用起来更方便些,但也要看别家的性能价格和好用性来进一步考虑,看情况了。
-
基本上分不开,-5,-624的柱子我都试过,效果不好。
-
估计很少很少吧?
-
我们都是自己动手铺,选择薄层硅胶一般是254型的,比较细腻,研磨是朝一个方向,避免产生气泡,时间磨久一点,加水要适中,不能太稀,也不能太浓,铺的时候使用涂布器,厚度在0.3-0.5mm,铺好后自然平放在台面边缘,用手抬起一端自然落下拍打台面几次,使表面更平整,水分自然渗出,在室温下晾干后放入110度烘箱活化30分钟,即可使用,拙见,请指正。如果实在不行就买高效板,挺贵的。
-
可能是挥发了?
-
最好选用高效硅胶G板,其分离效能更好,价格也适中,我用的是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的HSG板,一盒180元
-
要加强训练才行。
-
高于该温度,柱流失加大,柱寿命缩短
-
不间断电源是的
-
现在包装材料要求这么严格啦。
-
进样瞬间压力波动很正常,我观察过GC2014C 自动进样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