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该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0.5 g/100 g(固体)或100 mL(液体)。
依据条款—GB 28050附录C
QQ号和微信不算有效联系方式,建议标示热线、手机号、固定电话、传真等。
依据条款—GB 7718问答 五十三条 联系方式应当标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者的有效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应至少标示以下内容中的一项:电话(热线电话、售后电话或销售电话等)、传真、电子邮件等网络联系方式、与地址一并标示的邮政地址(邮政编码或邮箱号等)。
应通过检测或计算的方式得到营养标签的相关信息。
依据条款—GB 28050 3.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
巧克力是一种高能量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但是以为巧克力所含能量较高,过多食用就会导致肥胖等症状。因此在保证巧克力纹理和口感的前提下,通过将巧克力中的部分油脂替换为水是一种有效降低巧克力能量的方法。一般加入少量的食品胶可以改善这类低酯巧克力的性能。
在制作巧克力时在水中加入明胶,可以降低巧克力的脂肪增加粘稠度,让巧克力的粒径可以维持在3~5μm,且巧克力的晶型能维持在β晶型,这样在降低脂肪含量的同时可以较好的保证巧克力的口感。
食用明胶一般是使用新鲜动物皮、骨经分类、脱脂、漂洗、中和、水解等十几道工序提取的胶原蛋白质,颜色淡黄至白色,透明中带有光泽的粉粒或是薄片,无臭、无味,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应用于食品工业作赋形剂、增稠剂、用于啤酒作澄清剂,是食品工业广泛应用的添加剂之一。
一般巧克力的耐热性都是比较差的,在高温时常常都会变软,导致其纹理和口感下降。专利EP2014068485指出在巧克力中加入一些来源于小麦或者柑橘类水果纤维可以有效的增加巧克力的耐热性能,并且继续加入一些纤维素酶,巧克力的耐热温度可以达到40℃,所以制作巧克力时都会添加食品添加剂,防止它遇热变软。
黄原胶运用于食品加工中能控制产品的流变学特性而显著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外观品质,从而提高食品的商品价值,而且黄原胶有使用量少,成本低的优点,因此,黄原胶在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悬浮饮料中,极佳的悬浮能力,可减少颗粒的沉淀。
黄原胶在悬浮饮料中的应用
在颗粒型新鲜甜玉米饮料的加工过程中,采用1.0%的黄原胶和0.08%的魔芋胶与其他食品添加剂配伍,能起到稳定饮料和悬浮颗粒的作用。加工玉米饮料具有玉米的特殊香味,口感细腻,颗粒的悬浮性良好,流动性好,无糊口和其他不良的感觉。
在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中,例如:花生植物蛋白饮料的加工、麻子蛋白饮料的加工、葵花饮料的加工等,选用适量的黄原胶与其他稳定增稠剂交互使用,能减少乳化剂的用量,并且是产品稳定性良好。采用黄原胶为主体的复配胶所制的植物蛋白饮料在口感上有很大的优势。黄原胶和所用食品复配胶所用的浓度分别为0.6%和0.2%。
采用CMC-黄原胶,当CMC浓度在0.1%时,黄原胶浓度在0.4%时,用于带颗粒饮料的加工,就能在大于4小时的极佳的悬浮能力。当CMC浓度在0.2%时,黄原胶浓度在0.5%时,就有了“永远”的悬浮能力。
在颗粒饮料的加工过程中,重点是颗粒能够很好地悬浮在饮料当中,如果颗粒下沉,给消费者不好的印象。但是,不能一味的求悬浮性而不注意产品的口感,流动性等,使消费者有不良的糊口的感觉。所以,在颗粒悬浮饮料的加工中,应尽量采用粘度低的,能使产品有很好流动性、悬浮性的食品稳定增稠剂。所以,应注意筛选适合的黄原胶与其它胶复合的浓度的配方。
由阿拉伯胶制得的钙、镜和御盐可与许多化学试剂作用, 在阿拉伯胶溶液中加棚砂、三氧化铁、碱性乙酸铅、硝酸隶、白明胶、硅酸钢、硅酸制等, 溶液均发生沉淀。三价金属离子的盐也会导致阿拉伯胶沉淀。在阿拉伯胶的榕液中加入可榕性的金属多聚磷酸盐, 可以防止絮凝和变稠现象。用几乎饱和的硫酸溶液可以分级沉淀阿拉伯胶。用稀酸水解阿拉伯胶可获得L-阿拉伯糖、L-鼠李糖、D-半乳糖和由D一葡萄糖醒酸与D一半乳糖残基组成的醒糖-糖醒酸的混合物。
食品凝胶剂——结冷胶具有凝胶能力强、透明度高、耐酸耐热性能好等优良特性,是近年来在食品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凝胶剂之一。结冷胶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面制品时,可以增强面制品面条的硬度、弹性、粘度等,改善口感,抑制热水溶胀,减少断条,减轻汤汁浑浊,使用量一般为面粉的0.1%~0.3%。那么结冷胶对面筋蛋白特性有何影响?
结冷胶对面筋蛋白特性的影响
1、结冷胶对面筋蛋白流变特性的影响
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是动态流变特性中两个最为主要的参数。储能模量能反映黏弹性物质的类固体的性质即弹性和刚性,而损耗模量能反映黏弹物质的类液体的性质即黏性和流动性,tanδ的大小则可以显示体系黏弹性的比例,该值越大,说明体系黏性性质越强;相反值越小,说明体系弹性性质较强。
随着结冷胶的加人,体系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增大,tanδ减小。这是由于结冷胶的加入加固了面筋蛋白的网络结构,导致储能模量增加;由于结冷胶能增加体系的粘度,因而损耗模量也相应增加。tanδ减小说明结冷胶加入后,面团中的弹性成分的比例增大,增加了面团的筋力,这个结果也和后面的扫描电镜结果相吻合。
加入600mng/kg的结冷胶,就能有效降低tanδ,说明600mg/kg添加量的结冷胶即能有效增加面筋的弹性和筋力。
2、结冷胶对面筋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面筋蛋白超微结构中,面筋蛋白呈现出多孔的三维立体网络状。由于制样经过速冻和冷冻干燥阶段,速冻产生的冰晶在冷冻干燥升华后形成网络结构中的孔洞。对比后发现,空白的面筋蛋白孔洞分布均匀,但孔洞较大,连续性较差。添加300mg/kg结冷胶的面筋蛋白孔洞大小比空白的小-些,整体网络结构不连续,光滑度稍差。添加量为600mg/kg结冷胶的面筋蛋白样品网络结构更为规则、连续,孔洞小而密集,并分布均匀。更多的结冷胶添加量1000、2000、3000mg/kg,其样品的三维网络结构接近,均显示出较大小均一的孔径,且孔洞分布均匀,数量接近。结冷胶添加使面筋网络结构更为连续平滑、孔径变小,孔洞密集且均匀分布。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作用效果更好,添加量达到1000mg/kg以后改善不明显。结冷胶的吸水性能够使水分在面筋蛋白中分布更加均匀,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大的冰晶,减少了冰晶对网络结构的破坏。
豆浆是传统大豆食品中的主力,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易被人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另外它不含胆固醇,因此豆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掀起了大豆研究和食用的热潮。但由于豆浆在储藏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的现象,储藏稳定性差,这极大的限制了豆浆产业的发展。在豆浆的制作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就是保持豆浆样品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通过添加食品增稠剂吗,能提高豆浆的稳定性。
黄原胶、刺槐豆胶、卡拉胶、结冷胶、海藻酸钠等增稠剂都可以提高豆浆的粘度,减缓脂肪颗粒上浮和蛋白质颗粒下沉的速率。将这些增稠剂应用于豆浆样品中,可以增加豆浆的粘度,使豆浆在较长时间不会出现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的现象。
黄原胶有着优良的热稳定性,即便在高温条件下,随着冷却,粘度基本上可以完全恢复;刺槐豆胶属于植物食用胶,在食品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已经广泛应用,是中性多糖,具有相当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其粘度较大;
卡拉胶属于海洋生物食用胶,它的稳定性强,干粉长期放置不易降解,它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水解,在较低的浓度下就会有较高的粘度;
结冷胶属于微生物多糖食用胶,它易于使用,具有良好的内在稳定性,在极低的用量时就可以形成凝胶,能够赋予凝胶良好的风味释放;
海藻酸钠属于海藻胶,它具有独特的胶体特性和增稠性,对金属离子稳定,能阻止金属离子在食品饮料中所引起的沉淀作用。但是,随着食品体系不同,各种食品胶的稳定效果将有很大差异。
虽然通过添加食品增稠剂的方法可以显著增加豆浆样品的稳定性,但这也并不是唯一方法,通过其它的辅助手段,比如设定不同的均质压力和温度或采用二次均质的方法都可能增加豆浆样品的稳定性,另外改变杀菌方式也同样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也是以后实验研究的方向,期望通过添加剂、均质、杀菌方式的改变使豆浆样品达到更高的稳定性。
片状明胶(吉利丁片)的用量:一般说明书上的参考用量是1:40,即1片5克的吉利丁片,可以凝结200克的液体,但此比例仅为液体能够凝结的基本比例;如果要做果冻布丁,一般建议按1:16的比例操作;如果做慕斯,一般6寸用10克吉利丁片,8寸用20克吉利丁片。
正常1%-2%琼脂量配置的话,温度达到45度左右就应该开始融化了,如果你实在想在56度的话,可以尝试提高琼脂含量,但不可以保证,因为有可能需要很高比例的琼脂,高比例的琼脂会影响植物或菌种对营养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