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料 菜油500克 牛油300克 郫县豆瓣300克 干辣椒350克 相克食物 生姜20克 大蒜40克 大葱60克 相克食物 冰糖30克 醪糟汁100克 八角20克 三奈10克 桂皮10克 小茴10克 草果5克 紫草5克 香叶2克 香草2克 公丁香1克做法1.菜...
显示全部
用料 菜油500克 牛油300克 郫县豆瓣300克 干辣椒350克 相克食物 生姜20克 大蒜40克 大葱60克 相克食物 冰糖30克 醪糟汁100克 八角20克 三奈10克 桂皮10克 小茴10克 草果5克 紫草5克 香叶2克 香草2克 公丁香1克做法1.菜油先炼熟;牛油切成小块;郫县豆瓣剁细; 干辣椒入沸水锅中煮约2分钟后,捞出绞成茸,即成糍粑辣椒; 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大葱挽结;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块;草果拍破。2.炒锅置中火上,炙锅后倒入菜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结爆香,接着下入郫县豆瓣和糍粑辣椒。3.转用小火慢慢炒约1~1.5小时,至豆瓣水气炒干、香气四溢且辣椒微微发白时,拣出锅中葱结不用; 随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叶、香草、公丁香等。4.继续用小火炒约15~20分钟。5.至锅中香料色泽变深时,下入冰糖、醪糟汁。6.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这时将锅端离火口,加盖焐至锅中原料冷却,即成火锅底料。小贴士1、在火锅底料的炒制过程中一定要用小火,这样一是可避免将原料炒煳,二是可使原料内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渗出。2、炒制过程中还要用手勺或锅铲不停地翻动,以使原料受热均匀并避免粘锅。3、火锅底料中加入的郫县豆瓣主要用于提味,而糍粑辣椒则主要用于提色,不过两者均要慢慢炒干水气,这样才能使其味道和色素充分地溶于油中。4、火锅底料中加入冰糖可以起到“亮”汤汁的作用。而加入醪糟汁,则为的是促使豆瓣和辣椒中的辣味、香料中的香味充分渗出并溶入油中。此外,加入醪糟汁还可起到调和诸味并除去某些香料中苦涩味的作用。5、火锅底料中加入香料无疑是为了增香其中加入的紫草是为了增加红色 ,但香料的用量不可过大,否则会产生苦涩味。同时,所加香料的种类也不宜过多,以加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等常用香料为主,再加入少量其它香料辅助即可。注意,通常火锅底料中所加入的香料要比调制 卤水时所加入的香料为少。6、火锅底料大批量的炒制方法和小批量的炒制方法有一定差异。小批量的炒制一般要将其中的香料打成粉末,并减少其用量,同时还要适当地缩短香料的炒制时间。 7、火锅底料炒制好以后,面上都浮有一层油。我们可将这层油打出一部分作为老油,以备下次炒制时作“母油”使用,因为这样做可使火锅底料的香味更加浓郁醇厚。
-
不知是否是你要的,仅供你参考。
-
应该是液体的,固体的不那么容易变质。
-
我觉得自己要好好学习标准的内容,真正掌握到ISO22000的精髓,当自己觉得比较成熟的时候再去考个证书,因为有了理论基础然后再考取证书,就避免了花钱考证而学不到东西的情况。
-
哈哈,前几天那个投诉,是要投诉你们公司呀?
-
太专业了,建立咨询生产胶原蛋白的供应商。
-
查出问题 大家的吃饭都受影响。领导这样想也是合理的。那么试着分析一下,你是如何查出原料有问题? 用 ...我来这个新单位也不久,现在各个部门的具体配送来没有了解清楚。我目前是打算做速测,每天来的原材料抽检。油粮这种进货后进行第一次检测,然后每隔15日天或者30天再次抽检,检查贮存过程中是否有问题。目前比较头疼的就是检出有问题的话,下属食堂20多个,都换菜的话是否可行因为我是新到这个岗位,在实习期,其实是很想干出点儿实际的,或者是有一份计划,让单位觉得需要我这个岗位。这2天我看了看,有些单位食堂进行了haccp认证,不知道我们这边是不是也可以,但是看上去工程量超级大……
-
对啊,建立台账,日盘周盘月盘,最重要的就是要先进先出。品保可以周稽核月稽核,一般是不会出现过期,除非是用量比较小的物料,这第就需要生管、仓管、生产结合,对于用量小的物料确定它的最小备货量。如果这样还会过期,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定期销毁了。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拆封物料的管理,这个容易被遗漏
-
标得具体也可能说明该原料比较独特和珍贵,在满足国家规定的情况下标注得更具体应该没有问题,同一个地区不同县产也会有质量差别的
-
正常是温控系统有问题,找厂商解决。
-
净含量一般企业会在生产线上抽查,抽查数量也远远高于固定的比例。用于做理化检验的样品,可以再验证一下净含量,然后在做理化项目。
-
每天一交,
-
建立追溯体系,通过一系列记录追溯。
-
谢谢指导互相探讨学习。
-
使用什么胶体复配最好呢 哪位大虾能帮下忙。。。
-
基本上检测报告都会准确到日期的,这种情况可以拒收的
-
我们直接把合格证印到箱子的翻盖上面(在里面)
-
只怕虾粉也很少,只是添加虾味香精和辣椒红色素。
-
那咱们说一下,复合调味料吧(鸡肉制品)
-
中国人抗折腾,不过敏。偶尔过敏死了的,也不知道咋死的,反正中国人死法奇特的很多,都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