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原先申报是这么理解的,在药监局受理时,检测报告在2年有效期内。
-
一定要标的,要有营养标签突出的成分还要写上物料添加量
-
我们公司是质监所,每年过来把所有的仪器象征性的校正一下,然后吃饭拿钱走人,发证。
-
有效数字的使用规则,即保留最后一位可疑数字。如果写成10ml,相当于9.5ml至10.5ml
-
原料查了没有? 人员卫生控制情况如何?
-
硬胶囊是30分钟,软胶囊是60分钟。根据《药典》2010版。
-
传统的东西,不动为好,尊重历史形成的口味吧,如果要改,也是怎样做出原汁原味的八宝粥,不是改变配料等添乱之举,添加椰果这样的招数也有人出,请问:知道椰果是什么吗?还水果呢,学学吧
-
同一个报告内两个的编号不一致
-
请问产品的执行标准是什么?是否有相应方法描述,如果没有,方便告知吗,以查相近
-
谢谢黄老师,不知您有具体点的方案吗?
-
如果不冲泡,直接食用,有什么危害吗?
-
上海的,开课的是多,不过不知道那家的好!公司送出去培训,可以选个好点的,顺便拿个证啊什么的以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
-
你的复合调味料是固态粉末状?液态的?还是半固态的?
-
是什么体系呢?一般注意的是:必须知道体系的条框要求,很熟悉体系的相关国家标准。
-
感官品评主要看是哪一个行业,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葡萄酒的感官品评现在主要是靠人来完成,通过看、闻、尝三部分来鉴定葡萄酒的等级、好坏等。一般应有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组成品评小组,负责从原酒到勾兑到成品再到瓶储酒、出桶酒等一系列样品进行评定。要有一定的品评环境,如不能有异味的空间,所有人员不能擦护手霜等化妆品,要求一定的亮度等条件。
-
可以,有合适的口味,找好目标对象。
-
都是用合成色素啊!
-
我原以为我在大学期间学的食品专业知识根本就没有,但在这四年的食品研发工作中我慢慢发现原来我在大学期间学的专业课都是有用的,于是我又翻开了被尘封的专业书,因为我遇到的难题原来书上都有原理。
-
1 按产品标准要求各项目指标的要求。2 按项目的要求程度,分严重缺陷、重缺陷、一般缺陷3类。判断规则也不同,但若涉及到产品安全的,肯定是严重不合格。:)
-
一品质主管的招聘信息上写的,还有理化(TA,SG,BX)有人给介绍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