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图像的高亮处,一般在3%到5%的高亮区域是印不出来的,也就是说印刷品的高光部分是由纸张的颜色形成的。
如果纸张的白度不同就会影响画面主亮处的颜色亮度和饱和度,进而影响画面的色彩对比度。
纸张的质地也很有关系,新闻纸为多孔性材料,油墨很容易被纤维吸收,使印刷表面产生高度的光线散射,使印刷密度降低,黑处不黑,而平滑的、涂布过的纸张,油墨吸附在表面,并且光线散射极少,从而使暗调较黑。
新闻纸的印刷光泽度差,直接影响到印刷油墨色彩的漂移;表面白度低、印刷反差小;平滑度低,油墨扩散性强,使较好的新闻纸加网线数也不超过133lpi。鉴于这些特点,黑/白场定标值,白场可以小面积组网(C=0%,M=0%,Y=0%,K=0%),黑场可定标为C=62%,M=Y=56%,K=75%,油墨叠印总量也要小些,为250。
铜版纸表面具有较好的光滑度、白度和光线反射能力,印在铜版纸上的油墨扩散小,网点点型好,网点扩大率可以控制在15%左右;印在铜版纸上的印刷品色彩好、饱和度好,颜色鲜艳,能体现较好的层次和反差。
高光能印出2%的网点,暗调的网点叠印总量可以达到340左右,加网线数可以达到200lpi以上,密度反差可以达到1.8。因此,对于铜版纸,有的厂家将白场网点值定为C=95%,M=Y=3%,这与晒版能晒出的小网点数和印刷用纸所能印出小网点数都有关系,黑场定标大致为C=95%,M=Y=85%,K=75%。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上如果没有白场点,可以用纸色作为调节白场的参考点,将纸反调节到CMYK各色网点小于3%以下即可。
书刊、画册、报纸、广告招贴画、年画等印刷产品,在太阳光、日光灯、白炽灯和其他光源的照射下,通过油墨色料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才能呈现出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颜色。引 起印刷品退色、变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油墨的耐光性能、纸张的酸碱性、温度、印刷色序安排等方面出问题都是造成印品退色、变色原因。
1、油墨干燥过程的变色
在印刷的过程中,刚印好的油墨墨色与干燥后油墨墨色相比较,刚印好的油墨墨色比较深,隔一段时间,印迹干燥之后,墨色就会变淡一些;这并不是油墨不耐光退色、变色的问题,主要是油墨在于燥的过程中渗透和氧化结膜的原因形成的变色。凸版油墨以渗透于燥为主,刚刚从印刷机台上印出来的产品,墨层比较厚实,此时渗透和氧化结膜干燥坯需要一段时间。然后,油暴里面的连接料将会有很大一部分渗入纸张纤维内部,经过氧化结膜干燥后的墨层变薄,颜色也就会变淡,这是经常见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印刷时应把墨色控制在比原打印样张墨色略深的程度,当油墨干燥之后就会达到样张墨色的要求。
印刷品的呈色机理是以减色法进行的。太阳光、日光灯、白炽灯和其它由光源光线照射到油墨颜料细小的颗粒上,经过颜料对光线的选择性的吸收再反射出来的色光才能呈现出绮丽的色彩,光线透过墨膜越深,反射出来的色光越趋饱和,所以墨层较厚,色泽就较深;油墨的透明性好,色泽就鲜艳一些。
2.油墨本身不耐光而退色
油墨遇光后退色、变色是难免的,所有油墨遇光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色、变色现象。浅淡颜色油墨在光线长久的照射之后退色,变色很严重。黄、晶红、绿退色快,青、蓝,黑退色慢一些。实际工作中在调墨的时候,应尽量选用耐光性能好的油墨,调浅淡色时应注意油墨冲淡后的耐光性,在凋配油墨时还应考虑几种颜色的油墨之间耐光性能的—致性。户外广告招贴画由于暴露在日光下容易退色,就要考虑油墨的耐光特性。同样是蓝色的油墨,酞菁蓝就比淡湖蓝、孔雀蓝耐光,不易变色。灰色可以在白墨中稍加黑墨与酞菁墨;翠绿色可用单色酞菁绿,不够黄的话可以加点亮光树脂黄墨,如果再加一点白墨色彩更鲜艳一些。假如用孔雀蓝加铬黄墨,天长日久容易退色,变色、泛黄。
3、纸张的酸碱性对油墨退色,变色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纸张是呈现弱碱性的。理想中的纸张PH值为7,呈中性,由于在造纸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烧碱(NaOH)、硫化物,氯气等化学物质,在制浆和造纸过程中处理不妥当,可能会使纸张呈酸性或碱性。浆料中存在着一定的残氯与有机酸,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所造出的纸张就呈酸性;如果在造纸过程中所使用的是碱性填料和色料,浆料中存在着残碱溶液,而又没有作必要的处理,这样造出来的纸张则呈碱性。
①纸张的酸碱性对印刷工艺和印刷品的颜色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纸张酸碱性对印迹的氧化结膜干燥有直接影响,酸性大的纸张印迹干燥就特别慢,这是因为酸性的物质有抑制印迹氧化结膜干燥的作用。
②纸张的酸碱性也会引起油墨的退色、变色问题。原材料纸张PH值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酸性强的纸张和由于水斗溶液也呈弱酸性等因素,就会影响到油墨,使其发生变色,如孔雀蓝遇酸后变绿。
③油晕耐碱性能更差。基本上所有的油墨遇碱都会退色或变色。铬黄墨遇碱变红色,中蓝遇碱性大的纸退色。尤其是金墨、银墨、电化铝箔烫金遇到碱性物质会失去原有的光泽,金光灿灿的颜色变成了古黄色,银变黑不亮,并且附着力下降,往往会造成印刷品报废。
纸张的碱性来自于造纸工艺本身,也有的是后序装订制作所使用的含有碱性物质的粘合剂造成的。如果用泡花碱及其它碱性的帖合剂,那么碱性物质会渗透到纸张纤维中,与纸张表面的油墨色料颗粒起化学反应,使其退色、变色。选择原材料、帖合剂时要先分析粘合剂,纸张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酸碱性对油墨、纸张、电化铝箔、金粉、银粉和覆膜的影响。
4.温度引起的退色,变色
有些包装装潢商标贴在电饭锅.高压锅、电子打火灶、厨房器具上面,在高温状态下油墨很快退色、变色 油墨的耐热度在120摄氏度左右。胶印机和其它印刷机械没备在工作时高速运转,油墨与墨辊、油墨与印版版面高速摩擦发热,油墨此时也会产生热量.尤其是在油墨里加入了红、白燥油,在油墨干燥过程则会发热,要求油墨要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印金。印银的产品要注意不能将收纸台印品堆积过高.否则会因发热而使印刷品退色、变色。解决的办法:收纸时用纸板分层,堆放薄一些.减少发热,
5.印刷的色序不当引起的退色变色
山于电分四色版单色机常用的色序是:Y、M、C、BK,四色机是倒色序为:BK、c、M、Y,四种颜色的油墨先印什么,后印什么,对印刷油墨退色、变色会有影响 尤其是广告招贴画.宣传画,年画、对联、商品小广告,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这些产品属于户外张贴广告,所以承印时就会考虑到印刷品耐光、耐热的特性。由于这些产品贴在户外要受到太阳紫外光线的直接照射,天长日久,风吹雨淋,印刷品上鲜艳夺目的色彩容易退色、变色。长期暴露在户外的印品只有
c,BK两种深颜色的油墨仍有部分残存,Y、M两色都退掉了,这说明c、BK两种油墨的光、耐热性能比较好。所以说广告画、年画.宣传画、对联等张贴在室外的印刷品,为了减少太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退色.好先印Y、M两色,C、Bk两色油墨放在后印刷,这可r减少印刷品的退色问题。
在安排印刷色序时,浅淡颜色和容易退色、变色的油墨先印.深颜色油墨后印,能够防止退色,变色
6.燥油用量不当引起的退色、变色
红燥油、白燥油在油墨中的加入量不超过墨量的5%,大约用量在3%左右,燥油在墨层中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并且发热,如果燥油用量过量大,就会使油墨退色变色。
使用干燥剂时应注意:
①与空气隔开.现用现配,以免结膜;
(2)干燥剂在油墨中的含量为3%,不 要过量,否则将容易出现晶化和退色、变色;
③第二色比色多放—点;
④冬天气候冷、温度低.应多放—点;夏季里应少放一些。
红燥油本身带有较深的紫红色,用于调配淡颜色的油墨时将对墨色会产生轻微的影响,调配较深颜色的油墨用红燥油;白燥油没有干燥前是白色的,结膜干燥之后呈淡棕色,在调配淡颜色的油墨时,如果白燥油加入过多,则会显淡棕色。
表示:饮料瓶底部三角型中数字代表着不同材料和使用环境。
“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是可回收再生利用的意思,与重复使用无关。”省质监局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说,里面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材料,如果制品是由几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则标注的是制品的主要材料。消费者可根据标志辨别材质和使用环境,比如矿泉水瓶,如确保无污染,温度适合,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介绍说: “1”耐热45℃:代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般的矿泉水、碳酸饮料和功能饮料瓶都是用这一材质。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耐热45℃,温度一高容易变形,可能会溶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要直接把开水冲进瓶里。
“2”可耐110℃高温:代表HDPE(高密度聚乙烯),之前商场广泛使用的塑料袋、盛清洁沐浴产品的容器等用这种材质,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3”较少用于装食品:代表PVC(聚氯乙烯),其中的增塑剂含有害物,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不少增塑剂在欧洲已禁用,我国已较少用于包装食品。
“4”耐热性不强:代表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塑料膜等大多是用这种材质,若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5”耐130℃高温:代表PP(聚丙烯),95%以上微波炉餐盒用这种材质制成,透明度差,有些餐盒盒体以PP制造,盒盖却以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6”勿微波加热:代表PS(聚苯乙烯),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耐热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
“7”代表其他类:用来制作奶瓶、太空杯的塑料等,尽量不要用来盛装开水。
控制纵向向上翘曲的操作:
1.减低在天桥出口处磨擦板的拖拉力;
2.检查管制纸间隙的天桥管导板;
3.如果天桥堆积过多,应减少天桥上的堆积量;
4.减小预热器上制动器磨擦力;
5.校正预热器和惰轮以使其自由旋转;
6.使用张紧力高的原纸。
控制纵向向下翘曲的操作:
1.在纸板品质不受影响下,使用张紧力低的原纸;
2.增大棉织带对纸板的压力,以增大纸板在热板上的施力;
3.减小预热器制动器拖力;
4.增大单面瓦楞纸板在天桥上的拖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