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数码印刷技术进行艺术品高仿真复制离不开色彩管理。色彩管理是高仿真复制的关键和核心。现代色彩管理是以色彩空间变化为核心的色彩控制技术。它通过色空间转换来实现色彩逼真地再现。
一、创建高仿真复制色彩管理系统
艺术品复制技术的色彩管理是指色空间(如扫描仪、显示器、喷墨打印机)转移的管理。色彩管理要求色彩信息在输入、处理、输出3个过程中颜色尽量达到一致但是色彩在传递过程中涉及对色彩的表达方式并不完全相同的软硬件。因此要保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就必须实施标准化色彩管理。
本文研究开发的数码印刷高仿真复制技术,就是采用带涂布的宣纸、丝绢+新工艺(epson stylus pro 9800喷墨打印机)+新软件(efi色彩管理软件),进行高仿真复制的色彩管理。
二、高仿真复制色彩管理的方法和步骤
高仿真复制色彩管理应采用标准的环境光源保持室内光线恒定,使艺术品原作的颜色与屏幕颜色及涂布宣纸印刷颜色基本一致。选用光源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较好的色温,国际标准标准中将基本的观察照明推荐为与相关色温在50000 k的日光光谱分布相匹配的cied50标准化光源。二是具有较高的显示指数,r值应大于95%光谱显示特性的荧光灯管。实验采用德国jus公司的荧光灯管显示指数为97%能完全反射被照明物的真实色彩。
(一)扫描仪的色彩管理
艺术品高仿真复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对原作进行实物扫描,从一开始在扫描时就从原作中获得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这就需要对扫描仪进行校准。
扫描仪校准的目的是对扫描设备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进行校正,以保证当扫描仪初始化归零后,对于同一份原稿,无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可以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扫描仪特性文件。扫描仪的校准和特性文件生成借助于1t8.7/1(扫描用标准透射稿)或1t8.7/2(扫描用标准反射稿)标准原稿和扫描仪特性文件生成软件来完成。以下是借助于扫描仪特性文件生成软件scanopen进行扫描仪的校准和特性文件的生成的具体步骤。
1.提前30分钟打开扫描仪与热管,以保证灯管的发光达到正常稳定的状态。
2.清洁平板扫描仪载物台的玻璃。
3.使用平板扫描仪时注意将色卡的边缘与载物台的边框对齐,防止扫描影像倾斜。
4.启动扫描应用程序,清除扫描仪的所有色彩调整、控制与管理的选项,设置扫描仪,并详细记录扫描仪的设置状态。
5. 打开scanopen,点击“开始生成特性文件”,按照提示框选整个色卡,然后点击“扫描”按钮扫描色卡图片。
6.根据提示勾选色卡的“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
7.点击“创建特性文件”按钮,创建一个扫描仪的icc特性文件,特性文件制作完成。
8载入测试文件与参考文件:再次打开色彩管理应用软件,进入扫描仪色彩管理的选项,输入扫描卡所得到的数字影像,即测试文件,然后在参考文件夹中选取相应的参考文件,点击“打开”按钮,将选定参考文件送入色彩管理应用软件中。
9.建立并保存配置文件:单击“创建配置文件”按钮,弹出保存配置文件对话框。
(二)微喷打印机的色彩管理
对于数码印刷高仿真复制印品,精心做好微喷印刷的色彩管理为关键。采用epson stylus pro 9800喷墨打印机+色彩管理软件+涂布宣纸、丝绢组成整个系统的色彩管理。具体色彩管理步骤如下:
1.喷墨打印机的基础线性化
基础线性化决定了涂布宣纸、丝绢、油画布的颜料墨水共同作用下的物理特性优化了喷墨打印机的喷墨总量和单通道墨量。即用的墨量获得尽可能大的颜色密度为艺术微喷印刷涂布宣纸、丝绢icc文件的创造提供了基础和优化特性从而建立色彩管理的基础。
喷墨打印机的线性化其原理是通过检查和调整微喷机的各级密度来校正印刷色彩的偏差。因此首先将微喷机调整到稳定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用gmg闭环校正技术通过控制喷墨打印机喷墨量来实现新打印色表色差值与初始化色差值相对统一通过循环而的闭环校色从而保证重复而稳定的喷墨印刷系统。
2.精心建立色空间转换后的icc文件
基于所制作的线性化文件和所测量的墨水量,通过profile maker色彩特性文件生成软件,生成一个将要在photoshop软件中转换的icc文件,此文件用于将rgb格式转换为喷墨印刷的cmyk格式,并打印出涂布宣纸等承印物的eci 2002色标,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1485个色块的色度值lab,生成一个新的icc文件,即喷墨打印机色彩管理模块的基础数据库,达到涂布宣纸等承印物的色域。此时颜色还原的准确率达到90%左右。
3.精心建立终的icc文件
由于喷墨印刷颜色的复杂性,仅有一次色空间转换生成的icc文件,还达不到颜色的还原,局部色相、局部层次的灰平衡还有色偏。因此,还要结合经验,精心对数次色空间转换后的icc文件进行修改和编辑,这种修改是精细的微量的,是属于高级的点睛似的修改,这次修改是色彩管理的一项重点的工作使微喷印刷的颜色还原的准确率更上一层楼。
通过精心修改和编辑后,印出色标样张,测量1485个色块的lab值,通过profile make。特性文件生成软件,生成终的icc文件,使颜色还原的准确率达到97%左右使艺术微喷印刷颜色还原得到极效发挥。
经过扫描仪和打印机的色彩管理,然后对艺术品进行扫描、打印,可使原稿的颜色还原准确率大大提高,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烫印的实质就是转印,是把电化铝上面的图案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物上面的工艺过程。当印刷版随着所附电热底版升温到一定程度时,隔着电化铝膜与纸张进行压印,利用温度与压力的作用,使附在涤纶薄膜上的胶层、金属铝层和色层转印到纸张上。
烫印材料
按照材料类型可分为:电化铝烫印,色箔烫印,色片烫印,金属箔烫印和其他烫印箔烫印。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电化铝材料的烫印,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真空蒸镀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印材料。
① 第一层是基膜层,也称为片基层,它起支承其它各层的作用,厚度为12、16、18、20、25μ的聚酯薄膜或涤纶等。
② 第二层是隔离层(脱离层),烫印时便于基膜与电化铝箔分离。
③ 第三层是染色层(保护层):提供多种颜色效果,同时保护铝层。
④ 第四层是镀铝层:反射光线,呈现金属光泽,采用真空镀铝的方法。具体原理是将涂有色料的薄膜,置于真空连续镀铝机内的真空室内,在一定的真空度下,通过电阻加热,将铝丝熔化并连续蒸发到薄膜的色层上,便形成了镀铝层。
⑤ 第五层是胶粘层,将镀铝层粘到纸张等承印物上。电化铝箔主要以金和银色为多,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晶莹夺目、使用方便等特点,适于在纸张、塑料、皮革、涂布面料、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上进行烫印,是现代烫印常用的一种材料。烫印后的效果。
烫印设备
能将电化铝箔烫印材料经过热压转印到印刷品上去的机械称为烫印机。
1.烫印机类型及特点
①按烫印方式分为:
●平压平,其烫印方式为平面对平面。
●圆压平,其烫印方式为烫印轮对平面。
●圆压圆,其烫印方式为烫印辊对承压辊。
②按自动化程度分:手动、半自动、全自动。
③按整机形式分:立式、卧式。
2.烫印机基本机构
①机身机架,包括外型机身及输纸台、收纸台等。
②烫印装置,包括电热板、烫印版、压印版和底板。电热板固定在印版平台上,电热板内装有功率为600~250OW的迂回式电热丝;烫印版是腐蚀的铜版或锌版,特点是传热性好、不易变形,耐压、耐磨;压印版通常为铝版或铁版;底板为厚度约7mm的铝板,用来粘贴烫印版;
③电化铝传送装置,由放卷轴、送卷辊和助送滚筒、电化铝收卷辊和进给机构组成的。电化铝被装在放卷轴上,烫印后的电化铝在两根送卷辊之间通过,由凸轮、连杆、棘轮、棘爪所构成的送卷进给机构带动着送卷轴的间歇转动,送卷辊的间歇转动,便带动了电化铝的进给,进给的距离设定为所烫印图案的长度。烫印后的电化铝卷在收卷辊上。
在塑料凹版印刷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多种,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控制塑料凹版印刷的八大要素,并编成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1.明确表印和里印印刷前,首先要确定印刷方式是表印还是里印,再据此确定薄膜种类、区分电晕处理面;确定印版滚筒的类型(反版或正版);为油墨选用不同类型的稀释剂等。
2.确定适宜的温、湿度印刷车间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容易导致印刷品出现回粘、退色、色转移、粘连、牢固度差等现象,严重时还会使油墨分解、印不上色。如果车间过于干燥,在印刷速度快的情况下,会产生静电,使油墨在薄膜上游动,而在印刷速度慢的情况下,则会使印刷品无光泽,出现干版、糊版等现象。一般印刷车间温度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控制在55%~75%为宜。
3.印版滚筒定位要平衡一般来讲,印版滚筒的平衡度取决于印刷机械和制版的版辊,但也受安装的影响。安装时一定要确定好各色印版滚筒的位置,并安装牢固。印版滚筒的位置要根据印版滚筒上的对版线和印版滚筒的长度来定。对于无键槽的印版滚筒,螺丝一定要拧紧。
4.胶辊压力要合适
压印胶辊不平整,会出现漏印、上色不匀等现象;胶辊压力过大,印刷图案会出现重影、不清晰、无光泽等现象;胶辊压力过小,会出现浅网部分不上色、文字部分不清晰等现象。因此应选用高质量的胶辊,在印刷时还要调节好胶辊的压力。
5.刮刀角度调节好
刮刀与印版滚筒间的角度一般控制在45~65°,并可根据网穴深浅和印刷速度做进一步调整。调整时应注意刮刀和压印胶辊间的距离要跟印刷速度相配合。同时,还要给刮刀适当的压力。刮刀压力的大小可根据印版网穴的图文深浅、叠印次序等进行调整。
6.工作黏度调整好
调整油墨的工作黏度,一方面要考虑到印刷速度,印刷速度快,应选择快干型稀释剂;印刷速度慢,应选择慢干型稀释剂。另一方面,在印刷过程中还要及时补充挥发掉的稀释剂,而且好与油墨混合一起加入墨斗中,以保证印刷品的一致性。
7.张力控制要严格
为方便印刷,提高印刷速度,凹印机的上料、下料处都安装了磁粉张力控制系统对张力进行自动控制。一些高档凹印机还在各色组安装了电脑跟踪、自动控制系统。对于没有电脑套色系统的印刷机而言,各色组的张力就要靠人工来调整。调整时要综合考虑印刷速度和张力的大小。
8.干燥系统要配套
干燥系统影响着凹印机的速度。从单烘箱到双烘箱和多功能烘箱、烘道,无论哪种干燥系统,其主要作用相同,一是提高印刷机速度,二是提高油墨在薄膜表面的附着牢度,使油墨中稀释剂干燥,防止假干,造成回粘或制袋后产生异味。因此,干燥系统应与印刷机速度配合好,再根据印刷品上图案面积的大小来调整烘箱温度和风量。
总之,要印出好的产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塑料凹版印刷口诀
表印里印确定了,温湿干度很重要,
版辊平衡仔细找,刮刀角度掌握妙,
油墨黏度随时调,胶辊压力应记牢,
印速烘箱配合好,忽略张力套色跑。
预防胶印金(银)墨变色
印金(银)产品具有印迹细腻坚实、金属质感良好、遮盖力强、漂浮力高、金属光泽较强、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在印刷过程中,常会出现金(银)墨变色的故障。下面分析一下金(银)墨变色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1)纸张的酸碱度
在制浆和造纸过程中,如果纸浆中含有有机酸或漂白时残留有氯,会使纸张呈酸性;而加碱性填料、色料会使纸张呈碱性。纸张若呈酸性,将抑制其表面的印迹氧化结膜,使干燥速度减慢;如果纸张碱性太强,在印刷过程中碱性物质将不断地传送到水斗中,与原本呈弱酸性的润版液中和,影响润版液的pH值,导致剩余的油墨变色、变质,而且还会使油墨乳化,导致产生浮脏现象。因此,纸张的pH值为7,即呈中性,可以有效避免金(银)墨变色。
(2)润版液的pH值与水墨平衡
在胶印过程中,润版液中的酸性物质可以对版面起到清洁作用,但是酸性过强容易造成金(银)墨变色,使其失去金属光泽,还容易导致印版发花、印迹不易干燥、印品背面蹭脏等质量故障;而酸性太弱,则印版网目调图文容易起脏、糊版。所以一般润版液的pH值控制在5~6为宜。
水墨平衡就是在印版不起脏、不糊版的前提下,使用尽量少的水分,将油墨的乳化量控制在小于25%的范围内。因为供水量过大,金(银)墨易被乳化,造成印金(银)墨时,墨色过淡,墨层无光泽,颜色不鲜艳等弊病;而供水量过小,则容易使版面起脏、起油腻及出现并级糊版等问题。所以控制好水墨平衡非常关键。
(3)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过快,容易使墨辊间产生强烈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金(银)墨变色。一般胶印金(银)墨的印刷速度控制在5000张/小时比较合适。
(4)铜金粉、铝银浆的氧化
铜金粉和铝银浆容易氧化变色,所以未使用完的铜金粉、铝银浆必须隔绝空气密闭保存,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此外,调配金(银)墨所使用的调金油必须是氧化性小、酸碱度为中性的快干、快固、高黏度树脂油。为了避免金(银)墨长期保存而氧化变色,即用即调。
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环压强度试验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试验目的,这样厂家才能帮您推荐一款高效易用的环压强度试验机。昆山海达仪器为您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的环压强度试验机?
1、首先确认做什么试验:边压试验、环压试验
平压试验粘合试验定理
2、其次确认各种试验所需配的夹具:
边压试验:取样100*25MM,需配边压取样刀。
环压试验:取样152*12.7MM。需配环压取样刀,与13个环压中心盘
平压试验:需配平压取样器
粘合试验:试样:80*25MM;50*150MM,需配平压取样刀与粘合夹具
定量取样:直径:112.8MM,I不需配机器,取出试验,称重
3.厂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