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土壤的形成从开始就与生物活动密不可分。土壤无论对植物还是其它生物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影响,...
显示全部
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土壤的形成从开始就与生物活动密不可分。土壤无论对植物还是其它生物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对动物来说,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成为动物的极好隐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
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分解和固氮过程:生物遗体只有通过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腐殖质和矿化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营养物质,而固氮过程则是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这两个过程都是整个生物圈物质循环所不可缺少的过程。
土壤中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地下生物宝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分解者,对环境起着天然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维持能力方面极其重要。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的有机整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又具有重要作用。
-
花香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具有肉质肥厚,外形美观,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栽培技术是: 栽培季节 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最佳接种期,若推迟到10月接种,那么每推迟10天,出菇将推迟1个月。栽培料 栽培料以栎树木屑为最佳,要求料的大小如小米粒,无杂质,...
显示全部
花香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具有肉质肥厚,外形美观,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栽培技术是:
栽培季节 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最佳接种期,若推迟到10月接种,那么每推迟10天,出菇将推迟1个月。栽培料 栽培料以栎树木屑为最佳,要求料的大小如小米粒,无杂质,无霉变,陈的比新的好。桑树、苹果树的枝条粉碎后也可使用,但最好加入30%~40%的栎树木屑。其他的树木如杨、柳、桐、槐等以及农作物秸秆,只要不霉变,粉碎后均可使用,但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均不如用栎树木屑的好。常用的配方是:木屑100千克,麸皮15千克,石膏2千克,磷酸二氢钾300克,料水比为1∶0.9~1,含水量为55%~65%,用石灰将料的pH值调至7.0~7.5,石灰用量一般为0.5%。
装袋灭菌 常用宽25厘米,厚0.04毫米,长5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筒袋,每袋可装干料2千克。装料后用土蒸锅灭菌16~20小时。选用菌种 选用朵形大、肉质厚、适应性广、高产的低温或中温偏低型菌株。我所提供的古田66号、泌阳1号、泌阳3号在我省表现均较好。灭菌、接种、室内发菌、转色等生产工序,和常规的香菇生产工艺相同。发菌期要求恒温24±2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暗光和较好的通风条件。
建造菇棚 一般菇棚长5~6米,宽2.4~2.6米,高2.5米,总面积12~15平方米。菇棚两端用砖、土坯、泥砌成,上端呈弧形,两端的墙各留1个高2米、宽50~70厘米的门,棚内两侧各搭5~6层床架,放500个左右的菌袋。催菇与割袋 将已转色的菌袋移入菇棚,排放在菇床上。菇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5~20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几天后原基即可大量形成。催菇时要加大温差,同时要有充足的光照。当菇蕾直径长到0.5~1厘米时,用锋利的刀片在菇蕾四周的袋面上划1圈,将膜去掉,让菇蕾伸出袋外生长。
培育花菇 培育花菇的关键是干燥的环境。花菇形成的早晚、快慢与品种有关,一般低温型品种能较快地形成花菇。此时,菇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5~20摄氏度,以8~15摄氏度为好。培养料的含水量以50%~60%为宜,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55%~68%为好。阴雨天,要在菇棚内撒些生石灰或加温,以保持棚内干燥。冬季和早春,要有充足的直射光。通常香菇子实体在光照强度1000~1300勒克司时发育良好。如白色裂纹不深,可增加光照强度到2000勒克司以上。此外,花菇培育期要有2~3级的微风,以促使菇体表面干燥,所以,适当进行通风对加速花菇形成有促进作用。
-
氮肥按其化学性质和成分主要分为四大类: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氨态氮肥和长效氮肥。为提高使用效益,应分别根据各自特点区别对待: (1)铵态氮肥。主要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此类氮肥的共性是肥效快,但易挥发损失,因此在施用时要深施入土,严禁在地表撒施。碳...
显示全部
氮肥按其化学性质和成分主要分为四大类: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氨态氮肥和长效氮肥。为提高使用效益,应分别根据各自特点区别对待:
(1)铵态氮肥。主要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此类氮肥的共性是肥效快,但易挥发损失,因此在施用时要深施入土,严禁在地表撒施。碳铵宜作底肥和追肥,尤适于稻田追肥,不易做种肥或施在秧田里。硫酸铵可用作基肥、追肥和种肥,作种肥时一般亩用量5公斤,掺5~10倍腐熟有机肥或肥土一起施用在种子下方,拌种时应注意种子和肥料必须是干燥的,随拌匀随播种。氯化铵可作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种肥和秧田施肥,由于含有氯离子,长期施用会使土壤变酸,因此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应注意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机肥料。此外,对某些“忌氯作物”,如烟草、甜菜、甘蔗、马铃薯、葡萄、柑桔等不宜使用,否则会降低品质。氯化铵适宜在水田和水浇地施用,在旱地、盐碱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施用后,会造成Cl-在耕作层的累积从而影响种子的发芽或幼苗的生长,因此可选用其它氮肥。
(2)硝态氮肥。主要指硝酸铵。它含氮量高,易被作物吸收利用,最适宜作追肥施用。但在多雨地区、砂质土壤以及水稻田,硝态氮因不能被土壤粘粒吸附,淋失比较严重,且在水用施用还会因反硝化造成氮的损失,故一般宜在北方干旱地区作追肥。近年来,一些地方曾在黄瓜、番茄等蔬菜作物上试用过另一类硝态氮肥——硝酸钙,作物增产明显。一般用作追肥,既补充氮素又为作物补钙。
(3)酰胺态氮肥。常用的是尿素,其氮素含量为固体氮肥之最,达46%。
由于尿素在土壤中要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故肥效比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慢,施用时期一般要提前3~5天。尿素常用作追肥和根外喷施,不宜用作种肥和在秧田使用。水田作追肥时要先排水,再结合除草耘田深施,施后二三天内不要灌水。旱田作追肥时,应深施覆土,防止氮素挥发。作根外追肥一般采用尿素水溶液叶面喷施,禾本科作物尿素喷施浓度为1.5%~2.0%,叶菜作物为1.0%左右,果菜作物为0.3%左右,果树以0.5%为宜。同时注意根外喷施的尿素要采用国家大型氮肥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因小尿素厂的尿素中缩二脲含量易超标,会对作物造成毒害。(4)长效氮肥。主要应用的有涂层尿素和长效碳铵。涂层尿素是在普通尿素颗粒表面喷涂了一种含有微量元素的胶状物质,能有效延缓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转化,从而减少氮素损失,延长养分供应期,提高氮素利用率。尤其适宜于旱地作物和生长期长、中后期不易追肥的作物,作追肥时要比正常时期提前5天左右。长效碳铵是在普通碳铵中加入了双氰胺,它能抑制碳铵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减少氮素流失,延长肥效期。一般适宜于在春播和夏播作物上作底肥施用。这两种长效氮肥一般可比普通氮肥提高肥料利用率6~8个百分点,作物增产幅度在10%左右,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
看糖渍什么料,如果是酸性大的水果,糖渍液不断变稀,蔗糖不断转化成还原糖,还原糖是不干性糖,如果浓缩后变成又粘又稠,若继续做糖渍液,那就用不上了,,想想是不是可以用来做果汁吗?如果是没有酸性的水果渍液,可浓缩再用。仅供参考。
-
温度高了吧?降到160度试试
-
大米加工过的,都划到QS范畴了。。。要是没剥壳的稻谷就应该是豁免的。。。
-
原料厂家执行企业标准,标签标识时,鱼露的配料需要展开。与不执行的标准无关。
-
营养成分表的作用就是要标注各种营养成分的信息
-
只要提供给消费者的,都应该是合规的。
-
应该不是的。预包装食品和生产许可证有关,但生产散装食品的企业也要生产许可证啊。我搜索了下面几个文件,都 没有提到“只有生产预包装食品才能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意思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答记者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 (食药监食监一〔2015〕225号 )食品安全法
-
打错了,脱氧剂生产不需要生产许可。
-
现在ISO22000的体系认证一定得有专项技术要求,没有专项技术要求不予以发证,要么就只能发HACCP的证书。
-
不 ...不写不行……而且,除非你拿去检测了转基因成分,结果显示不含有,不然,你标识“本产品中已不含转基因成分”就有虚假宣传的嫌疑。
-
不添加要用超过100℃的温度杀菌。你可以找找高温杀菌公式看看
-
质量流量计
-
变性淀粉还是必须的,如果是长保质期的话
-
到卖实验室设备的地方买,还要效验过的
-
你最好先拍照,照片上能显示产品未开封,产品中的虫子和该厂家的商标留存,你在 打该公司的客服电话,这种问题一般会由公司的品保部处理的。如果这公司有人过来处理,你不要轻易的将照片或者产品给他,那样到时候你手上没证据,他们也会不认账的。如果对方一赔十的话,你可以不答应,其他异物之类的,像运输带什么的还可以理解,可这虫子还真是比较严重的啦。
-
说是用特殊的水,叫做过冷水做的
-
腌蛋蛋白应该是轻度变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