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说到日常饮食时,总有人会提到有机二字,葡萄酒也不例外。说到有机葡萄酒,你了解多少呢?究竟什么是有机葡萄酒?它与普通葡萄酒又有什么区别?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更好吗?
1、有机种植和有机葡萄酒不是同一个概念
(1)什么是有机种植?
有机种植是有机葡萄酒的先决条件,不过用有机种植收获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不一定就是有机葡萄酒,这是怎么回事呢?
广义上来说,有机种植是一个不使用人工化合物(如化肥、杀菌剂、除草剂、以及任何含转基因成分的物质)的葡萄种植体系。它和传统意义上的葡萄种植截然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强调葡萄园管理(如树冠管理)来预防(而不是治理)病虫灾害;第二,使用天然存在的物质来帮助葡萄生长。不过标有“有机种植”的葡萄酒在酿造时仍然可能加入化学元素,所以有机种植不等于有机葡萄酒。
(2)什么是有机葡萄酒?
有机葡萄酒一般是指获得“有机葡萄酒酿造”认证的葡萄酒,这种葡萄酒一般采用由有机种植法生产出来的葡萄酿造;此外更重要的是,其酿造工艺必须符合有机生产的标准。因此,可以说比前一种要求更为严格。
2、有机葡萄酒的标准不总是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机葡萄酒的生产标准渐趋一致,不过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 2 大阵营就拥有不同的标准。其中,主要的区别就在二氧化硫的标准含量上。
(1)欧盟
在 1992-2011 年这段时间,对于仅采用有机种植的葡萄生产的葡萄酒(包括在欧盟监控下生产或销售的葡萄酒),必须在酒标上标明“wine from organically grown grapes(采用有机种植的葡萄生产的葡萄酒)”而不是“organic wine(有机葡萄酒)”,即使葡萄酒中完全不含二氧化硫也不例外。
不过自 2012 年开始,欧盟又出台了新规定,这个规定又赋予了“有机葡萄酒”新的含义。在新规定下,有机葡萄酒可以指任意采用有机种植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不管其有没有添加二氧化硫,不过大多数有机葡萄酒二氧化硫的含量都会比普通葡萄酒低 25%-35%,具体则依据葡萄酒颜色、甜度和风格而定。
(2)美国和加拿大
相反的是,在美国和加拿大,有机葡萄酒这个概念指的是采用有机种植的葡萄酿造,并且没有人工添加任何二氧化硫的葡萄酒;而采用有机种植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则多允许添加 100mg/L 的二氧化硫。可见,这两个地区的标准比欧盟标准要严格。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样一来,所有采用有机葡萄酿造的欧洲葡萄酒在美国或加拿大出售时,必须标明“由有机种植的葡萄酿造”,而不是原来酒标上的“有机葡萄酒”,尽管它们也并不含有人工添加的二氧化硫。这是因为欧盟允许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人工添加,这包括在 2011 年以前标有“有机种植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和 2012 年的“有机葡萄酒”。
3、有机葡萄酒更好吗?
在习惯认知中,人们往往认为有机葡萄酒更天然,但其风味是不是也更好呢?今年就有一项由美国和法国三所商学院进行的研究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主要针对的是加州葡萄酒。该研究收集了《葡萄酒倡导家》(Wine Advocate)、《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和《葡萄酒爱好者》(Wine Enthusiast)这 3 大主流葡萄酒杂志对 74,148 款葡萄酒近十年来的评分,终发现,有机葡萄酒的评分比普通葡萄酒平均高出了 0.46 分。
尽管分数没有高很多,且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依旧大大推翻了人们对有机葡萄酒的偏见。事实上,人们选择有机葡萄酒不是为了更好喝,而是为了一种更自然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站在一个辩证的角度来看待,有机葡萄酒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还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出发!
支持有机葡萄酒的人认为有机种植减少了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能反映纯正的风土特色;其次限制使用工业化学制品还能保护自然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式;而且有机葡萄酒成品天然,没有农药等化学制品残留,喝起来更安全。
当然,也有人认为有机种植和有机酿造与葡萄酒本身的品质没有直接的关系。市场上之所以有这类酒的需求,体现的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有机种植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能实行,你如果试图在潮湿区域或病虫害破坏性极大的产区种植有机葡萄,那将承担极大的风险。而如果在远离病虫害和潮湿环境的气候稳定型产区种植有机葡萄,才能保证有可能无需使用任何化学用药。
京亚葡萄果穗圆锥形或圆柱形,平均穗重400克,果粒着生紧密,果粒椭圆形,平均粒重10.8克,果皮紫黑色或蓝黑色,果粉厚,肉质较软,汁多,味酸甜,微有草莓得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至18%,含酸量0.65%~0.9%,品质中上等。8月上旬果实成熟。抗病力强,抗寒力强,耐运输,适应性强,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巨峰葡萄,果实成熟时果穗上的果粒应着生一致,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无核率达95%以上,糖度17度以上,果穗自然、完整、紧凑,无病斑、无病果、果粒大小均匀、外观着色度基本一致,果实新鲜清洁、无异味、口感好。大、粒大、单粒重10克左右。
下面是单独的从果皮颜色、果肉、果粒形状、口感味道四个角度简单说明:
果皮颜色:京亚葡萄是紫黑色或蓝黑色;巨峰葡萄是深紫到黑色
果肉:京亚葡萄是肉质较软,汁多;巨峰葡萄是果肉硬而脆甜
果粒形状:京亚葡萄是果粒椭圆形;巨峰葡萄是果粒呈卵圆形
口感味道:京亚葡萄是味酸甜,微有草莓味;巨峰葡萄是味酸甜,有草莓味
农贸市场的蔬菜摊上悄悄地摆上了“有机蔬菜”的标牌,亲切如邻居的大妈微笑着招揽着客人:快过来看看吧,有机蔬菜,无公害,对身体好!我问大妈:这有机蔬菜和其他的有什么区别啊?大妈说:没有用农药的。我说:普通菜心两块五一斤,这要六块一斤,贵一倍多呢!大妈说:姑娘你看,这些菜心都是干爽的,而且一点烂叶烂茎都没有,整根都能吃呢,一分钱一分货啊!
超级市场的面条货架上有两款400克包装的面条,其中一款包装上印着:来自有机农场。我正要伸手去取“有机”的那包,销售阿姨一把将另一包塞到我的购物篮里:相信我吧,两种面条的味道一样好的,这包只要五块五,标个“有机”就卖十一块八,不划算!
自从“有机”字眼出现在国内农产品的标签上时,马上就出现了上述旗帜鲜明的“挺有机派”和“倒有机派”。“挺有机派”的主要论据是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成品天然,无农药残留,吃起来安全;而“倒有机派”的主要论据则是性价比,何必要用两三倍的价钱买吃起来味道是一样的产品呢?
葡萄酒归根结底也是农产品,因此类似的争论层出不穷。在法国有两位著名酒评人,也曾经笔伐有机葡萄酒,从而引发了与法国有机葡萄酒业的一场文字辩论,在欧洲葡萄酒界里一时激起千层浪。然而,两者争论的焦点,并非单纯的“挺”或“倒”,而是探讨“有机”与天然、正宗、生物动力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当葡萄农意识到过度使用化学药品的行为虽然令种植和酿酒的过程变得简单,但同时也正在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因此对环境长期累积起来的伤害,更是影响到各种生物乃至人类自身的生存。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农对于“有机”的理解比较广义,他们信奉的是可持续发展。有机种植是一个良好的种植习惯,当环境变得健康,土壤也变得健康时,葡萄植株自然也生长得健康,从而降低了葡萄农减产的风险,植株与土壤间的关系如果天然和谐,那么土壤就会变得越来越适合植株的生长。羊是最好的除草剂和肥料,除草剂会影响土地和植物和真菌,虽然这个想法十分保守,但能保证种出更健康的葡萄;萄园里野草丛生可能不好看,但对于农民却是了解不同地块的指标,每个地块的土壤长出不同的野草,让酒农知道什么成分更适合什么葡萄品种。
有机种植能保护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潜心考虑提升酒酿的口味,这就是酿酒时的一种修行了。贵族之路酒庄(Noble Road)的庄主兼酿酒师五十年如一日钟情于一种葡萄品种,他认为对种植与酿酒的专注,比对技术和生物动力的迷信更重要,所以自然能得到比懒汉们更为优质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