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的具体生产方法有4 种:即碱法、酸法、盐碱法和酶法等,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是碱法生产,我国目前明胶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碱法和酸法,其中碱法占80%左右。
1、碱法生产明胶
碱法是将切碎或粉碎的各种原料,先经过洗涤和脱脂,再用碱液浸泡(浸灰),然后再水洗和熬胶,最后通过浓缩和干燥得到明胶产品。
碱法生产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但其生产周期长,操作条件差。
2、 酸法生产明胶
先将原料洗涤和脱脂,再浸入浓度为0.5%~5%的稀盐酸中(浸酸),再水洗和熬胶,最后浓缩干燥得明胶产品。
酸法的生产周期较碱法短,操作条件也较好,但因原料内的胶原蛋白在熬胶前清除得不够完全,所以产品的质量比碱法的要差。
3、 盐碱法生产明胶
以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代替碱法的浸灰操作,其余的步骤与碱法基本相同。
盐碱法综合了碱法和盐法的优点,具有生产周期短,明胶产率高,质量好的优点,其主要缺点是生产过程中有大量高浓度的强碱废液排出,故三废治理难度大。
4、 酶法生产明胶
先将各种原料切碎,在温度为40 ℃~45 ℃,pH为5.0~6.0的条件下,加入适量的稀土曲酶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的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杂质蛋白质,然后经醋酸溶解,用食盐析出胶原纤维,再把胶原纤维通过脱水和脱脂处理,加入到蒸馏水中,在60℃~70℃的条件下熬胶。最后把熬出的胶液浓缩并干燥,即得明胶产品。
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和甘露醇之后的副产物,是一类天然食用胶,从纯度上分,可分为食用、医用和工业用三个级别,已被用作食品的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等广泛应用。溶解是应用海藻酸钠前的必要步骤,由于海藻酸钠的粒度比较细,如果一次性将大量的颗粒投入水中,不将其进行搅拌溶解的话,外层就会吸水生成大块,但大块的内部不能被润湿,就容易造成溶解困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海藻酸钠的四种溶解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液体混合分散
在配方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用非水溶剂如乙醇或植物油等,将褐藻胶在非水溶液中打成浆状,然后将浆料加入被搅拌的水中。
2、干态混合分散
干态混合指的是在应用海藻酸钠时,先将褐藻胶与可混溶性物质,如糖、淀粉等以干态形式进行混合,这样可以促进褐藻胶在溶液中扩散。然后将混合物慢慢加入搅拌产生的涡流里,通常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全溶解成为均匀胶体。
3、手工搅拌
手工操作即先在容器(缸子、罐子、盆)内加足水量,再用一木棒边搅动边缓缓地撒入干粉海藻酸钠,尽可能避免结块,直至全部溶解为止。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加快溶解速度。
4、机械搅拌
可以运用高速切变搅拌器,使干粉褐藻胶在水中迅速分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搅拌器应放置在偏离中心的位置,搅拌器的叶片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防止过多的鼓入空气。粉状褐藻胶应慢慢地洒到涡流上部,以便每个颗粒都能被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