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也没清洁过
-
实验室重金属检测样品,总是要浸泡一些玻璃器皿等物品,碰到有数据(如铅含量很大的)要分开浸泡,浸泡液一般都是硝酸加纯水稀释配置,您的浸泡酸液有木有定期测试啊?换浸泡液的频率多吗?有做相关记录吗?
-
我觉得,如果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设置的很低,低于被样品的沸点,在几秒内影响不会太大!
-
我们公司生产THF的,一般是纯度,色相,
-
偏向10UL的进样器进1UL的样品,较为方便,清洗液容易,准确度也可以。用1UL的进样器进1UL的样品,吸取样品要小心,不能抽出针杆,取1μl样品时,针杆需拉的较长,不方便。
-
1,质量监督局做这个事情的,并且应该是强制检定的2,任何样品都最好处理的尽可能干净再进GC,不过颗粒度这个指标对GC不是很敏感,这个主要是对HPLC的影响比较大
-
我们用弱极性柱利用程序升温都能很容易就分开的啊!
-
一般安捷伦的东西都是这样拆来拆去的。。。可以问一下他们有分流设备没得,直接就到两个检测器去了
-
矩管直接贴这感应线圈,那就可能烧矩管了,所以装矩管时候要小心,弄个纸条
-
定性比较难
-
一般是有个经验值,之前做ICPOES(6300)的时候没刻意去观察这个——使用的是液氩。现在想想,也许可以有量化的方法:1、配置LZ所需要浓度的目标元素,如P(20ppbw);2、测试P在紫外区的信号:分别测试纯水(背景)、20ppbw的P标准溶液;3、每隔XX分钟机器自动记录一次;4、从上述记录结果得到最佳信噪比,或者说得到符合实际需求的信噪比想出来的,没有实际做过。此法是否可行还请自行验证
-
那贵公司卖的进口的大概什么价位?国产的价位又是多少?能给我提供一个大概的范围吗?
-
只用外标法测过。
-
,原来只知道常规进样方式和顶空进样……
-
你的基线信号和原来大小一样吗?好像在graphics里面(?)有基线位置设置的?如10%,20%。
-
比如SN 242波长就有遇到,本省这个最低点0.05mg/L峰型就很差
-
继续补充吧。。。
-
我用的是热电的,在不测试样品的时候和不关机的情况下,我们就是把仪器的状态调到载气节省模式,这样就可以省点载气。
-
对这个物质不清楚,每个实验室都有它吗
-
进入RTL界面后可以按照提示一步一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