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把果胶砂糖混合体与水混合分散。为确保充分溶解,混合物可煮沸1分钟,得到4%的果胶溶液。
柑橘果胶的透明度比苹果果胶好,酯化度苹果果胶比较高些,应用的话各自会有些差异。还有柑橘果胶比苹果果胶颜色会白些。苹果果胶里面含有易氧化的成分,所以苹果果胶久置容易氧化。
抽气不良造成网点错位
当吸稿的真空度低于0.07MPa时,在晒版过程中亦有可能造成晒版片和晒版玻璃之间有相对的位移。尤其北方地区,冬天由于空气干燥容易造成静电吸附作用,出现原稿被感光片吸下来的现象。造成真空不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真空泵上的空气过滤芯不干净造成真空不良。建议用户每半年到一年将空气过滤芯卸下,用于毛刷将其缝隙间的灰尘清扫干净。若有破损的地方要立即更换,否则会造成真空泵内石墨刮板 断裂。
②乳胶吸嘴老化
晒版架后侧面乳胶噶是原稿框与滑架气路的连接件,如图3所示。它的密封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吸稿的真空度。由于乳胶易老化,使用时间长了其边缘会出现破碎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更换。
⑦真空气管接头开裂
真空气管接头是一种塑料件,极易开裂,这是造成真空不良的主要原因,亦是实际使用中出故障部位(如图4所示)。严重时可听到嘶嘶的声音,应急措施是用502胶灌注裂缝.但的办法是将其更换掉。建议采购金属管接头,它比塑料管接头耐用。
3.X轴或Y轴丝杠的轴向窜动造成网点错位
X轴或Y轴丝杠两头除了有一只滚动轴承外,还有一只止推轴承、出厂前利用圆螺母B将丝杠拉紧,使它没有轴向窜动,然后再用止动垫片A将其锁死。这个窜动量可用百分表进行测量。如图5所示,将表座固定在床身上、表头顶在丝扛
顶端,人为推拉滑架,百分表的大值与小值的差就是丝杠的轴向窜动量。如果这个值大于0.01mm时,耍将止动垫片A的防动瓣从圆螺母B的槽口中撬起,然后拧紧螺母B,再进行测量,直到它的窜动量小于0.01mm为止。
4.开口螺母有轴向间隙造成网点错位
利用普通丝扛作为X轴和Y轴的传动件时,丝杠和螺母的间隙会造成很大的拼接误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利用了如图6所示的开口螺母的结构。
“复合”是指用两种以上的薄膜或铝箔,纸张等基材复合为一层的统称。复合产品既可保持单层基材的优良特性,又可弥补其各自的不足,复合后具有新的特性,满足食品等商品对软包装的不同要求。
复合工艺应包括复合用基材、粘合剂、复合设备及加工工艺。由于涉及内容比较广泛,现与大家共同讨论以下有关的几方面内容。
低固含粘合剂是指含固量在35%以下的粘合剂,其特点是低固含、高粘度,是聚氨酯干式复合粘合剂早的一个型号,由于该粘合剂粘度高、分子量大、流动性差、流平不好,使粘合剂对基材浸润的时间过长,复合机速度较慢,且透明度较差,不适于高速机(100米/分钟)上使用。
由于以前形成的传统观念,及实际的设备,国产低速机做低档产品仍在使用此类低固含量的粘合剂。
热转移印花是一种无液相介质的干法印花工艺,具有花型逼真、花纹精细、层次清晰等优点。目前,热转移印花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合成纤维产品,在天然纤维上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本课题组研制出一种架桥剂,棉织物用这种架桥剂处理后,可用分散染料对其进行热转移印花并且产品的耐洗、耐摩擦、耐汗渍等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但是,实验过程中发现:来源不同、组织(指纱支密度)相同的棉布热转印后白度差异较大,即有些泛黄,有些显灰暗,有些却有良好的白度。
棉布本身的耐热性能比较好,其白度差异主要是由存留于织物上的不同助剂的耐热性能决定的。棉布热转印前经过常规的前处理和架桥处理后,存留在布上的助剂主要是荧光增白剂和架桥剂。由此推测,上述现象可能是架桥剂与荧光增白剂在200℃的高温下共同作用所致。由于本课题组研制的架桥剂只有1种,而荧光增白剂种类比较多,不同印染厂使用的品种亦不尽相同,显然白度不同的现象主要是荧光增白剂引起。
为了探索架桥剂和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及荧光增白剂商品中的添加剂对增白效果及耐热性能的影响,本文选用了9种常用荧光增白剂进行了试验,以期为棉热转印技术的产业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实验(略)
1.1药品及织物
荧光增白剂VBL(粉末)、荧光增白剂CXT(粉末)、荧光增白剂VBU(液体),杭州华洋化工有限公司;荧光增白剂N-C(液体)、荧光增白剂S-C(液体)、荧光增白剂CP-3D(体)、荧光增白剂CP-3L(液体),杭州绿典化工有限公司;荧光增白剂BA(粉末)、荧光增白剂NT-3(粉末),南通丽丝化工有限公司;本课题组自制架桥剂;织物为经煮练、漂白后的纯棉平纹布。
1.2工艺流程
1)棉布→吸尽法荧光增白(用量、温度、时间、pH值等按照各增白剂的条件操作)→烘干;
2)增白棉布→架桥剂处理(二浸二轧,带液率约80%)→烘干;
3)增白棉布(或架桥剂处理后棉布)→用压烫机在220℃下压烫30s。
2结果与讨论
2.1荧光增白剂分子结构对棉织物热转印产品白度的影响
选用5种结构已知的棉用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对棉布进行增白。
增白剂的增白效果各不相同,以CXT增白效果。从白度差看出,CXT、NT-3和BA的耐热性能较差,经高温压烫后白度分别下降21.92、22.13、22.32,而VBU和VBL在压烫后白度只下降7.74和10.17。这可能是NT-3和BA的分子中含有多个—OH,—OH在高温有氧存在的条件下容易被氧化,从而使白度下降;CXT分子中有2个—OH,所形成的羟乙基氨基在高温有氧条件下也容易发生氧化;而VBU分子中没有—OH,其耐热抗氧化性能比较好。因此可以说增白剂分子中含有的易氧化基团越少,耐热性能越好,用其增白的棉布在热转印后白度越好。
2.2增白剂商品中的添加剂对棉热转印产品白度的影响
为了考察荧光增白剂商品中的添加剂对白度的影响,选用4种含有相同增白剂结构和不同添加剂的商品,进行紫外光谱的检测。这4种增白剂在紫外区的吸收完全一致,可以肯定其结构是一样的,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是为了使它们除了用于棉的增白以外,还可以分别用于丝绸、晴纶、涤纶等织物;不同的添加剂还赋予它们各自的优点,有的耐光牢度好,有的则具有更广的pH值应用范围。那么,这些添加剂对它的增白性能是否有影响呢?为此,用上述4种增白剂对棉布进行增白,然后将增白的棉布用热转印机压烫,分别检测压烫前后的白度值(GANZ白度1和GANZ白度2),分析它们的增白效果和耐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