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分析,一般都是用于检测杂质元素的,主品位一般采用减杂质,或者化学法。否则仪器分析误差会很大。
-
通过前处理将As 3+和As 5+分开,然后在用ICP检测
-
不论什么元素浓度高,都不会将检测器烧掉呀,顶多对炬管有点伤害。检测器坏了,多是室内湿度太大,或者室内温度太高。
-
最好不要用,会对火焰形状变化,观测最佳位置有影响,上面的说的也对
-
票已投,请鉴定
-
现做一下波长校正看看吧
-
从安全的角度说,应该分开放置.氩气可以造成窒息,气瓶如果放置不稳可以砸伤人或仪器.液氩的话可以造成冻伤.
-
哥哥,你就是神
-
你先加大量看看能不能出峰,还不出就是设置之类的有问题
-
这种软件技术能不能用到质谱数据处理呢?
-
甲醇和甲缩醛用FID作,水分用卡尔菲休(可能要醛酮试剂),甲醛用分光光度法,但不知道甲缩醛是否有干扰。
-
真是无巧不成书,我们昨天也刚接了一个白酒样品,要测铅、镉、砷、锡、铜、镁、锌等项目,直接进样和取样微波消解,检测结果大相径庭,而且,砷和锡直接进样质控失败,估计样品中酒精的影响是很大的,查了一些文献上好像也有说可以直接进样检测的,我们现在也有点晕乎了。是不是用微波消解的结果更准确一些呢?但是因为取样量的原因灵敏度会大打折扣,那么直接加热让酒精挥发后再检测会好一些吗?大家有这方面的检测经验吗?还请多多指教
-
如干湿变化大,对仪器电路板及光学系统有影响应为开机使用时会引入溶液,湿度会升高...
-
Leeman的矩管很好拆洗的
-
你可以通过他的那些码在网上查到相关的资料
-
你的色谱柱在不分析时是如何保存的,应该用专用堵头堵上,防止水分和氧气对固定相造成破坏。每次做样时色谱柱要烘一下,温度不需要太高,等基线稳定后就可以进样。
-
一下加那么多硫酸.赶掉些吧..否则黏度太大了.
-
1、氢气占氢烃总量的90%以上,甲烷与烃总量之比大于90%的问题:氢气占氢烃总量的90%以上是指氢的含量(浓度)与氢+烃(CH4、C2H4、C2H6、C2H2)含量(浓度)之和的比率;甲烷与烃总量之比大于90%亦同。2、常说的烃类只是指甲烷.乙烷.乙炔.乙烯。
-
色谱现在都有现成的商品柱子可以买,填充柱子可以自己添装,也可以买现成的
-
用氨水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