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标液看看出峰情况怎样。
-
要看是谁买,国家买得话,贵的就不是一点半点吧
-
预热时间长点,稳定些!
-
多是聚四氟乙烯管。一般的商家就有。找仪器厂家买和询问,省得日后说你乱动仪器。
-
目前正在试用一个进口针,看是不是真的是以一当十如果是的话,用进口针也不错
-
N2000早就升级到N3000了,老板太扣,不想花钱买个更高级的谁同时用过N2000和N3000的,说下他们的区别呗?
-
我们曾经验证过的顶空方法加热时间是60min,做了几年都很好。最近精密度做出来很差,工程师说我们加热时间太久了。我似乎听过这样说法,说加热时间太长也不好。但是具体为什么不好,原理是什么?哪位大侠能给降解一二?不胜感激。
-
最少也要 半小时!!? 多预热一会 也好呀
-
小黑点比较难溶,基本不溶吧,都是弄碎了
-
换个新的衬管试一下,应该是这个的问题。
-
我也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这些黑色的物质会不会干扰测定?
-
确定的你的条件设置没有变化吗?有对其重新进行定性吗?
-
蒸干是不对的,应该到近干。
-
应该是越小越好。
-
看是什么柱子,多长时间,多少温度。极性柱子比非极性柱子更容易受氧气的影响。短时间可能问题不大。
-
一般预热30分钟左右吧。
-
是否有漏气的问题呀?
-
我设置的是3ml/min? 7890的epc貌似是电磁流量控制的 不知道怎么搞定
-
光工作站应该是不行的,要仪器本身支持才行的。
-
俺这边也是!尤其是手动进样,更是烦不胜烦!不知上述各位是手动进样?还是自动进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