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所有金属制品中的铜都是很稳定,所以检测仪器性能都用铜作标准。
-
还有可能是你的定空中针温低,第二针可能是因为针那头残留上次的样品,也有可能使RSD值大于10%,个人建议提高针温,每次进样时走一针空白,清洗顶空针
-
基本是坏了,铅灯特别容易坏,这东西也不是特别贵,当耗材用吧
-
确实有点太宽泛。
-
检索标准方法为好。
-
蒸干的话,部分元素可能挥发损失,部分元素可能生成难溶化合物(视消解用酸种类及样品基体而定),是补救还是重做得看待测元素,补救的话需要重复加酸-赶酸的步骤,也许需要考虑酸空白的问题(Na/K/Ca/Mg等分析)。我们实验室的操作是赶至一滴以后取下坩埚冷却,而后补加少量酸及水,加热提取。因为土壤、地质样品消解使用磷酸、硫酸的情况较少,并未刻意追求酸度的统一。
-
传两篇文献,看里面用的色谱柱,希望有用
-
我觉得有这个必要!
-
用VF1701(30*.025*0.25)时,两者相差很近,但能分开,看来不同厂家相同型号的色谱柱,也稍有差异。
-
开机后运行方法,各条件达到后,再运行程序升温程序。
-
打火机烧真玻璃棉 有什么现象
-
稳定性越高检出限越低,灵敏度越高检出限越低。原吸测定,铜可算是最稳定的元素之一
-
进样垫是否漏气?
-
一、进样时可以用进样延迟。二、进样后先选择样品溶剂洗针、再用极性相差较大的溶剂清洗。三、进样前也要洗针,顺序和进样后相反四、洗针次数多点。4次或6次。
-
外标法最靠谱的还是做出5个点以上的曲线来
-
会不会是上次残留。
-
空白高跟消解方法没什么关系,无非就是所用的酸、容器及水本底高或被污染了,分别排查下即可找到原因
-
韭菜做过,气相前几分钟全部出峰,都不知是什么。
-
这个种问题,还没有遇到过,我也看看
-
我们做一般是采用煮沸的方法,然后用脱脂棉过滤。0。3%——0。5%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