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pioneerbiotech1 +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3-05-06回答


       酸模属植物资源丰富,全世界约有150种,我国产26种、2变种,民间作为土大黄使用的有11种。目前从该属植物发现的化合物100余种。廖科的酸模属与大黄属植物形态相似,市场上常将羊蹄、巴天酸模的根作为大黄的伪品或混淆品处理。羊蹄、巴天酸模等酸模属多种植物的根在民间常作“土大黄”使用,“土大黄”类药材与正品大黄不论在化学成分还是临床功效上都具有很大差别,“土大黄”中含有大量的萘及萘醌、蒽醌、二苯乙烯苷、酚酸及鞣质类成分。目前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土大黄”中不含有番泻苷类成分,“土大黄”类药材具有很大的价值。综述,帕尼尔酸模提取物的价值很大。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血红素制备方法有碱基物-有机溶剂法、冰醋酸法、丙酮法、甲醇或甲醇-乙醇法、离子交换纤维素法。 方法一 碱基物-有机溶剂法 取60L甲醇和1kg二乙胺加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加新鲜牛血粉5kg,于45℃搅拌提取1h,冷却,过滤,滤液浓缩至5L,加冰醋酸10L,...
显示全部

       血红素制备方法有碱基物-有机溶剂法、冰醋酸法、丙酮法、甲醇或甲醇-乙醇法、离子交换纤维素法。

方法一 碱基物-有机溶剂法

       取60L甲醇和1kg二乙胺加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加新鲜牛血粉5kg,于45℃搅拌提取1h,冷却,过滤,滤液浓缩至5L,加冰醋酸10L,氯化锶200g,加热蒸馏除去残留甲醇,升温至100-102℃反应1h,冷却,过滤,收集氯化血红素结晶。将氯化血红素结晶依次用冰醋酸、水、丙酮洗涤,干燥,制得氯化血红素85g。牛血粉[甲醇,二乙胺]→[45℃,1h][过滤]→滤液[冰Hac,SrCl2]→[100-102℃,1h][过滤,洗涤,干燥]→氯化血红素取60L甲醇和5kg喷雾干燥的牛红细胞加入反应罐中,搅拌均匀,于40℃提取30min,冷却,过滤,滤液浓缩至5L,加冰醋酸10L,氯化钠100g,加2L水溶解,加热蒸馏除去残留甲醇,升温至100℃反应1h,冷却,过滤,收集氯化血红素结晶。将氯化血红素结晶依次用冰醋酸、水洗涤,干燥,制得氯化血红素65g。牛红细胞[甲醇]→[40℃,30min][过滤]→滤液[Chemicalbook冰Hac,NaCl,H2O]→[100℃,1h][过滤,洗涤,干燥]→氯化血红素血红素的制备取新鲜血粉300kg,加甲醇1200L,加二氯乙酸30kg,搅拌均匀,与45℃搅拌提取1h,冷却,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血红素45kg。新鲜血粉[甲醇,二氯乙酸]→[45℃,1h][过滤,浓缩]→血红素氯化血红素的制备取血红素45kg,加含2kgNaCl的冰醋酸100L,煮沸回流提取1h,冷却,过滤,得氯化血红素,依次用冰醋酸、水洗涤,干燥,制得氯化血红素4.8kg。血红素[NaCl与冰醋酸混合溶剂]→[煮沸1h][洗涤,干燥]→氯化血红素

方法二 甲醇-乙醇混合溶剂提取酸性血粉的制备

         取100kg血粉,加0.6mol/LHCl溶液100kg,搅拌溶血,喷雾干燥,得酸性血粉40kg。血粉[HCl]→酸性血粉血红素的制备取酸性血粉40kg,用90%乙醇、6%甲醇和4%水组成的混合溶剂提取3次,混合溶剂用量分别为800L、300L和200L,合并上清液,蒸馏浓缩,制得血红素。酸性血粉[混合溶剂]→[提取3次]上清液[浓缩]→血红素。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将苯酐和0℃的氨水依次加入反应釜,升温至50℃后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在温度低于70℃和PH8.5-8.9条件下胺化,然后调PH=12-13,在65-70℃保温0.5h降解,完毕后保温赶氨3.5h。冷却至-10℃,加入-1...
显示全部


(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将苯酐和0℃的氨水依次加入反应釜,升温至50℃后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在温度低于70℃和PH8.5-8.9条件下胺化,然后调PH=12-13,在65-70℃保温0.5h降解,完毕后保温赶氨3.5h。冷却至-10℃,加入-10℃的甲醇和次氯酸钠溶液(勿过量),在0℃下酯化45min,再逐渐升温至30℃,以淀粉碘化钾试纸测试呈无色反应。然后加入适量2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料液转稀后,升温至50℃以上,再加入80℃的热水搅拌溶解,静置后过滤,分取油层得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2)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先将混酸置于重氮锅内,在10℃左右开始滴加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亚硝酸钠溶液的混合液,重氮化温度保持在25℃以下,反应终点时淀粉碘化钾溶液显淡绿色。重氮化完毕后降温至10℃,加入硫酸铜,溶解后通入SO2进行置换,此时析出邻亚磺酸苯甲酸甲酯,约1h后用H酸试纸监测反应终点应显无色。然后加入甲苯,于30-35℃通氯气氯化,以2%联苯胺乙醇溶液测试显深墨绿色为终点。静置分层,有机层为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甲苯溶液。

(3)不溶性糖精的制备。

        依次将水和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甲苯溶液加入反应锅,在10℃时加氨水,搅拌反应15min(温度可达70℃,PH9以上),用2%联苯胺吡啶溶液测试不立即显黄色为环合终点。静置后取下层铵盐液,加入甲苯和30%的盐酸,降PH至1以下。酸析后降温至20℃,取甲苯层水洗去氯化铵得糖精甲苯溶液。(4)可溶性糖精的制备。

       将不溶性糖精甲苯溶液加热至40℃,加入碳酸氢钠和水调PH至3.8-4,静置后取水层,加活性炭脱色、过滤,调滤液PH至7,再加活性炭脱色一次。滤液在70-75℃减压浓缩,保持PH为7趁热过滤。滤液经冷却、结晶、甩滤、干燥得糖精钠。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由苯酐经胺化、降解、酯化、重氮化、置换、氯化、环合、酸析、中和等步骤而得。 (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将苯酐和0℃的氨水依次加入反应釜,升温至50℃后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在温度低于70℃和PH8.5-8.9条件下胺化,然后调PH=12-13,在6...
显示全部

       由苯酐经胺化、降解、酯化、重氮化、置换、氯化、环合、酸析、中和等步骤而得。

(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将苯酐和0℃的氨水依次加入反应釜,升温至50℃后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在温度低于70℃和PH8.5-8.9条件下胺化,然后调PH=12-13,在65-70℃保温0.5h降解,完毕后保温赶氨3.5h。冷却至-10℃,加入-10℃的甲醇和次氯酸钠溶液(勿过量),在0℃下酯化45min,再逐渐升温至30℃,以淀粉碘化钾试纸测试呈无色反应。然后加入适量2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料液转稀后,升温至50℃以上,再加入80℃的热水搅拌溶解,静置后过滤,分取油层得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2)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的制备。

       先将混酸置于重氮锅内,在10℃左右开始滴加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亚硝酸钠溶液的混合液,重氮化温度保持在25℃以下,反应终点时淀粉碘化钾溶液显淡绿色。重氮化完毕后降温至10℃,加入硫酸铜,溶解后通入SO2进行置换,此时析出邻亚磺酸苯甲酸甲酯,约1h后用H酸试纸监测反应终点应显无色。然后加入甲苯,于30-35℃通氯气氯化,以2%联苯胺乙醇溶液测试显深墨绿色为终点。静置分层,有机层为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甲苯溶液。

(3)不溶性糖精的制备。

        依次将水和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甲苯溶液加入反应锅,在10℃时加氨水,搅拌反应15min(温度可达70℃,PH9以上),用2%联苯胺吡啶溶液测试不立即显黄色为环合终点。静置后取下层铵盐液,加入甲苯和30%的盐酸,降PH至1以下。酸析后降温至20℃,取甲苯层水洗去氯化铵得糖精甲苯溶液。(4)可溶性糖精的制备。

       将不溶性糖精甲苯溶液加热至40℃,加入碳酸氢钠和水调PH至3.8-4,静置后取水层,加活性炭脱色、过滤,调滤液PH至7,再加活性炭脱色一次。滤液在70-75℃减压浓缩,保持PH为7趁热过滤。滤液经冷却、结晶、甩滤、干燥得糖精钠。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1 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BSA一般做为稳定剂被用于限制酶或者修饰酶的保存溶液和反应液中,因为有些酶在低浓度下不稳定或活性低。加入BSA后,它可能起到“保护”或“载体”作用,不少酶类添加BSA后能使其活性大幅度提高。不需要加BSA的酶加入BSA一般不会受到什么...
显示全部

1 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BSA一般做为稳定剂被用于限制酶或者修饰酶的保存溶液和反应液中,因为有些酶在低浓度下不稳定或活性低。加入BSA后,它可能起到“保护”或“载体”作用,不少酶类添加BSA后能使其活性大幅度提高。不需要加BSA的酶加入BSA一般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对多数底物DNA而言,BSA可以使酶切更完全,并可实现重复切割。在37℃,酶切反应超过1h时,BSA可以使酶更加稳定,因为在不含BSA的反应缓冲液中,许多限制性内切酶在37℃下只能存活10~20min甚至更短的时间。而BSA可以结合缓冲液或底物DNA中抑制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金属离子和其它化学物质。

2 牛血清白蛋白的用途

       标准级别的牛血清白蛋白(BSA,StandardGrade),可以满足大部分常规实验需求,如用作免疫封闭剂、组织细胞(微生物动物及昆虫细胞等)培养养料和培养成分、蛋白/酶稳定剂以及蛋白定量标准品。诊断级别的牛血清白蛋白(BSA,DiagnosticGrade),可以满足大部分常规实验需求,如用作免疫封闭剂、蛋白/酶稳定剂、稀释剂、载体以及蛋白标准品。另外,还可用于具高灵敏度要求的免疫检测、细胞培养和杂交实验。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银耳多糖(Tremellapolysaccharides,TP)是银耳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来源于银耳子实体和银耳细胞深层发酵孢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杂多糖。其主链为由α-(1-3)-糖苷键组成的甘露聚唐,主链的2,4,6位上连接有葡萄糖、木糖、岩藻糖及普通糖醛酸...
显示全部

       银耳多糖(Tremellapolysaccharides,TP)是银耳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来源于银耳子实体和银耳细胞深层发酵孢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杂多糖。其主链为由α-(1-3)-糖苷键组成的甘露聚唐,主链的2,4,6位上连接有葡萄糖、木糖、岩藻糖及普通糖醛酸等残基组成的侧链,其活性中心是α-(1-3)-甘露聚唐这一共同结构部分。银耳多糖种类包括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胞壁多糖、胞外多糖和酸性低聚糖五种,不含核酸、蛋白质类物质。

1 酸性杂多糖

       约占银耳总多糖的70%75%,为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为主的多聚体,中有少量岩藻糖。

2.中性杂多糖

       约占银耳总多糖的20%左右,为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多聚体。

3.胞壁多糖

       从银耳细胞壁中分离到2种胞壁多糖,其一是从胞壁外层产生的酸性多糖,由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和D-木糖组成,摩尔比0.5∶3.8∶1.0,由(1-3)Chemicalbook连接的甘露糖为主链,2-位上有支糖链。支链上有D-木糖、D-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短侧链。另一种为碱性多糖,由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甘露糖和D-木糖组成,摩尔比4.3∶0.6∶2.5∶1.0。

4.胞外多糖

        从银耳菌株T-19和T-7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到2种多糖。这2种多糖都含有D-葡萄糖醛酸,D-木糖和D-甘露糖及少量L-岩藻糖和0-乙酰基。结构以a-(1-3)连接的甘露糖为主链,C-2上有分支,支链上有β-D-葡糖醛酸和单一的或短的β-(1-2)连接的D-木糖。L-岩藻糖也可能形成单一的支链。

5.酸性低聚糖

       在进一步证明子实体中酸性杂多糖AC和BC结构的过程中,用酸性水解的方法从中分离出3种均质的酸性低聚糖(H-1、H-2和H-3)。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1 L-阿拉伯糖的概述 L-阿拉伯糖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又称果胶糖、L-阿糖、L-阿戊糖,常温下外观为正交棱柱晶体;熔点159.5℃;密度α—D2041.585,β-D4201.625;旋光度[α]D20+105°(C=3,在水中);十分易溶于水,微溶于...
显示全部

1 L-阿拉伯糖的概述

       L-阿拉伯糖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又称果胶糖、L-阿糖、L-阿戊糖,常温下外观为正交棱柱晶体;熔点159.5℃;密度α—D2041.585,β-D4201.625;旋光度[α]D20+105°(C=3,在水中);十分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醇。可由牧豆树胶(mespritegum)局部水解而得到。或者用4%的乙酸在100℃下处理粉碎的玉米穗轴2小时,分离、水洗,再在100℃下用1%H2SO4处理穗轴,浓缩水解产物,分离,在真空下用木炭处理,通过离子交换脱去矿物质,即得出5~5.5%的L-阿拉伯糖。

       阿拉伯糖由树胶经水解而制得的一种五碳醛糖。通常在体内呈结合状态存在。为各种树胶、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多糖和一些糖苷的组分。有三种旋光异构体,主要为L型,大多数性质相差很小,白色晶体,相对密度1.585,熔点155.5~156.5℃。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用于医药和作培养基。除可从腺牧豆树的树胶或樱桃树胶水解制得外,也可用右旋葡萄糖酸钙与过氧化氢作用制得。酵母不能使之发酵。

2 L-阿拉伯糖通过Sowden-Fischer反应制备L-果糖

       从植物木质素纤维水解可得到L-阿拉伯糖,有些木质素纤维中L-阿拉伯糖含量可达10%以上,另从甜菜浆粕中经水解,蒸发和过滤也可结晶出少量的L-阿拉伯糖。以L-阿拉伯糖为原料,经Sowden-Fischer或Kiliani-Fischer反应法,可转变成品质良好的L-果糖产品。

        

      Arena等人利用Sowden-Fischer反应过程,将L-阿拉伯糖转变成L-葡萄糖和L-甘露糖(4:6)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30~40℃温度和40%碱溶液作用下,持续48h异构化成L-果糖,再经膜分离或色谱分离技术提取出纯净的L-果糖终产品。

3 L-阿拉伯糖的用途

       L-阿拉伯糖是天然存在的异构体,并且是植物多糖的成分。大多数细菌含有诱导型阿拉伯糖操纵子,此操纵子编码一系列酶和转运蛋白,允许L-阿拉伯糖用作在微生物培养物的唯一碳源。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方法一 取相当于5g药材的提取物样品,用100ml乙醇—水(57:43)混合液超声提取10min,过滤,滤液在45℃的真空下浓缩,浓缩液用10ml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液(1:1)脱脂,弃去上层液,下层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5ml,弃去乙酸乙酯层,水层用正丁...
显示全部

方法一

      取相当于5g药材的提取物样品,用100ml乙醇—水(57:43)混合液超声提取10min,过滤,滤液在45℃的真空下浓缩,浓缩液用10ml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液(1:1)脱脂,弃去上层液,下层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5ml,弃去乙酸乙酯层,水层用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萃取液,再用水洗涤3次,每次2ml,在真空下挥去正丁醇,残渣用1ml甲醇溶解,即为供试品溶液。1mg黄芪苷Ⅳ用1ml甲醇溶解,即为对照品溶液。使用自动薄层点样器,吸5μl待测液与对照液点于10×10cm硅胶60F254HPTLC板上,成8mm大小的斑点,两点间距为6mm,基线距板底8mm。置10×10cm展开槽(先用5ml展开剂饱和10min),以氯仿-甲醇-水(18:8:1)为展开剂,展开至距下板边缘55mm,在冷空气中放置5min使板自然干燥。在254nm、366nm下检视;将板在硫酸试剂(将5ml硫酸加入到95ml冰冻的甲醇中)中浸渍1秒钟,冷空气中干燥,110℃加热2min,在紫外366nm下检测衍生板。

方法二

       取黄芪药材粉末3g或相当量的提取物,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5g,内径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2μl,分另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在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灯(365nm)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1 番茄红素的物理性质 番茄红类胡萝卜素化合物之一,天然植物色素,深红色针状结晶,熔点172~173℃,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环己烷等极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已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油脂等。在472nm处有一强吸收峰,当分子从反...
显示全部

1 番茄红素的物理性质

       番茄红类胡萝卜素化合物之一,天然植物色素,深红色针状结晶,熔点172~173℃,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环己烷等极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已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油脂等。在472nm处有一强吸收峰,当分子从反构变为顺构时,颜色变浅,熔点降低,消光系数减小,吸收峰发生偏移。天然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成熟的果实如番茄中含量较高。可由成熟的番茄中提取或通过多步化学反应制得。为衡量加工番茄(制酱、汁)品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一般要求每百克鲜重含茄红素8mg以上,才符合制酱制罐等加工品种的要求。不同番茄品种番茄红素含量的多少,除受遗传因素控制外,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气温超过30℃或低于12℃,都会降低番茄红素含量。

2 番茄红素的化学性质

      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同分异构体,又称茄红素,脂溶性,主要存在于成熟的番茄等果实中,是番茄红色素的成分,在红色番茄中,茄红素与胡萝卜素共同存在,平均含量为4.0%~7.8%,是胡萝卜素平均含量(0.40%~0.75%)的10倍。番茄中这两种色素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增加,至番茄完熟时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过熟果实中又显著下降(减少25%~40%)。番茄红素的产生与温度的高低关系密切,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4℃。30℃以上茄红素不能形成。番茄红素是共扼多不饱和烯烃易被氧化分解而从反构向顺构的转变。在提取分离、加工处理和保藏过程中,光、热、酸、碱及表面活性剂等可促进这些变化。Sharma和Maguer认为,番茄红素的分解反应是假一级反应,说明番茄红素的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等的研究报告指出,热处理可使番茄汁中的顺构番茄红素显著增加。Scherliar和Stahl等还发现,加热处理可以提高番茄汁中番茄红素被人体的吸收率。此外,由于它没有B-芷香酮环结构,所以不具有维生素原活性。盐酸对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而碱的影响则不大,番茄红素对碱比较稳定,并对氧化反应敏感,日光照射12小时,番茄红素基本上失去活性。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大豆蛋白质是氨基酸平衡特性较好的植物性蛋白之一,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与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符,其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不含胆固醇。大豆蛋白质与动物蛋白相比,具有保健作用,当以大豆蛋白质代替动物蛋白时,可以减少钙的排泄量。

       未来几年内,应重点研究:1)大豆蛋白质在中国各类人群中的保健功效,并重点研究其各成分的影响机制;2)高端大豆蛋白质产品的高效制备生产技术,以提高我国大豆蛋白质产品的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3)大豆蛋白质在饮料、保健品行业的应用技术研究,特别是研究双蛋白的相互作用。上述研究将进一步提升豆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应用,促进我国豆蛋白质市场的扩大,使豆蛋白质真正为我国全民族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可由百合科植物洋葱和其他植物提取物如芸香苷、檞苷、异檞苷、茴香苷、檞皮黄苷、腊梅苷中得到。亦可由芦丁水解制备。槲皮素的合成反应式如下图: 实验操作: 方法一 准确称取精制的芦丁4.00g(约2.69mmol)置于50...
显示全部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可由百合科植物洋葱和其他植物提取物如芸香苷、檞苷、异檞苷、茴香苷、檞皮黄苷、腊梅苷中得到。亦可由芦丁水解制备。槲皮素的合成反应式如下图:

           

      实验操作:

       方法一

       准确称取精制的芦丁4.00g(约2.69mmol)置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00mL的2%的稀硫酸,在80-90℃的下反应4h,TLC追踪至反应结束,静置4h,进行减压抽滤,滤饼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干燥得THQ粗品。。用400mL无水乙醇将所得粗品进行重结晶,得黄色粉末槲皮素2.41g。

       方法二

       超声-机械振荡辅助提取法准确称取贵州黎平透骨香叶样品约0.4g,于50ml具塞离心试管中,提取溶剂为甲醇∶6.5mol/L盐酸溶液为4:1的混合液,按料液比1:70加入并混匀,在超声频率59Hz、超声功率100W、水浴温度65℃下超声40min后,再室温振荡萃取30min,取出,放置至室温,称重(用甲醇补足损失的重量),摇匀,以8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过0.2m滤膜,待测。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1.薄层鉴别方法 取淫羊藿药材粉末0.5g或提取物适量,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即为供试品溶液。称取淫羊藿苷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0.1mg/ml,即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
显示全部

1.薄层鉴别方法

       取淫羊藿药材粉末0.5g或提取物适量,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即为供试品溶液。称取淫羊藿苷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稀释成0.1mg/ml,即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1: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再置紫外灯(365nm)检视,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

2.分光光度法

        测定淫羊藿及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精密称取对照品淫羊藿苷,用甲醇配成10ug/ml的标准溶液。精密的称取本品粉末适量(相当于约含淫羊藿苷1mg),用甲醇25ml超声30分钟,定容于50ml的量瓶中,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供试液和对照品溶液,以试剂为空白,在27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3.HPLC法测定淫羊藿及其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ODS25uC18(4mm×150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270nm;流速:0.8ml/min。理论塔板数以淫羊藿苷计不小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对照品淫羊藿苷,用甲醇配成0.1mg/ml的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的称取本品粉末适量(相当于约含淫羊藿苷1mg),用甲醇25ml超声30分钟,定容于50ml的量瓶中,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将样品供试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HPLC仪,面积外标法计算。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5-07回答
百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其结构大多含有1~2个α-甲基γ-内酯环,而氮则以叔胺形式存在于氮杂薁环中。总生物碱含量随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而异,含量从0.26%~3.1%[1]。其中直立百部0.26%~2.1%。主要含直立百部碱(sessilistemonine)、霍...
显示全部

       百部含有多种生物碱,其结构大多含有1~2个α-甲基γ-内酯环,而氮则以叔胺形式存在于氮杂薁环中。总生物碱含量随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而异,含量从0.26%~3.1%[1]。其中直立百部0.26%~2.1%。主要含直立百部碱(sessilistemonine)、霍多林碱(hordorine)、对叶百部碱(tuberostemonine)、原百部碱(protostemonine),以及原百部次碱(protostemotinine)。蔓生百部含生物碱0.83%~1.43%,以浙江杭州产者最高,其中主要有百部碱(stemonine)、次百部碱(stemonidinChemicalbooke)、异次百部碱(protostemitinine)、原百部碱、蔓生百部碱(stemonamine)及异蔓生百部碱(Isostemonamine)。对叶百部含生物碱0.53%~3.1%,以湖南衡阳产者最高,其中主要有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isotuberostemonine)、次对叶百部碱(hypotuberostemonine)、氧化对叶百部碱(Oxytuberostemonine)、斯替明碱(stemine)及斯替宁碱(stenine),另含对叶百部酮碱(tuberostemonone)、对叶百部醇碱(tuberostemonol)、百部酰胺等。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3-03回答
(1) 原料的精选: 以颜色正常、无异味、无霉变的脱脂大豆粕为原料; (2) 原料的预处理: 将脱脂大豆粕用粉碎机粉碎并过40目筛后制得大豆粕粉碎料,再将大豆粕粉碎料与水按重量比1:4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制得大豆粕混悬液; (3) 混悬液的均质: 将大豆粕混悬液...
显示全部

    (1)原料的精选:以颜色正常、无异味、无霉变的脱脂大豆粕为原料;

    (2)原料的预处理:将脱脂大豆粕用粉碎机粉碎并过40目筛后制得大豆粕粉碎料,再将大豆粕粉碎料与水按重量比1:4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制得大豆粕混悬液;

    (3)混悬液的均质:将大豆粕混悬液通过胶体磨磨浆后再通过高压均质机均质处理制得大豆粕混合液,均质压力为30MPa;

    (4)酶解:添加复合蛋白酶到步骤(3)大豆粕混合液中进行酶解反应,复合蛋白酶的添加量为大豆粕混合液体积的0.3%(w/v),酶解温度为55℃,PH7,酶解时间8小时,得到酶解溶液;

      (5) 除杂:将所述酶解溶液调PH为4.0,55℃搅拌1小时,采用400目滤布板框压滤,收集过滤清液;

      (6) 真空浓缩:将所述(5)收集的过滤清液通过多效蒸发器进行浓缩,使滤出液中的固含量提升至40%(w/v),得浓缩液;

      (7) 干燥:将将所述(6)的浓缩液引入喷雾干燥塔中,并控制喷雾干燥塔进口热空气温度在230℃,出口热空气温度在90℃,转头速度12000转/分钟,即可制得大豆肽粉。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3-03回答

        称取600g叶黄素浸膏和6%的维生素C水溶液10g,加入5000ml的圆底烧瓶中,将138g分析级KOH在600g95%的酒精中溶解,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将KOH的乙醇液加入到圆底烧瓶中,60℃皂化反应3h后,加入60℃的蒸馏水600g进行稀释,然后在压力为-0.08Mpa、温度为60℃的真空环境中回收酒精,得到91%(体积比)的酒精389g,最后加入60℃的0.2mol/l的盐酸水溶液3000ml,搅拌60min,保温静置2h,离心分离叶黄素晶体,再用蒸馏水洗涤晶体,在-0.095Mpa、干燥温度为3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晶体24h。得含量为885g/kg的叶黄素晶体72.2g。取以上叶黄素晶体72.2g和环状糊精155g混合,研磨粉碎得到叶黄素粉末成品。上述离心分离出的滤液再经过4mol/l盐酸中和酸化处理至PH值为6-6.5,静止分层,收集含量为18g/Kg的上层油状物(叶黄素树脂)612g,总出成率达到99.4%。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3-03回答

       精确称取试样约200mg(预经在105℃下干燥4h),放入一250ml烧杯中,加5ml由1份稀硫酸试液(TS-241)和50份醋酐的混合物后,盖上表面皿。在蒸汽浴上加热20min后,于冰浴上冷却,加100ml水,煮沸20min。冷却后,用少量水移入250m1分液漏斗中。依次用30、25、20、15、10和5ml氯仿,萃取该溶液六次(先冲洗烧杯)。所有氯仿萃取液收集于第二只250m1分液漏斗中,用10ml水洗涤此混合萃取液。通过一内放棉花团的漏斗,将氯仿溶液移入一150ml已称重的索氏抽提烧瓶中。用10ml氯仿洗涤分液漏斗和漏斗,并并入萃取液中。在蒸汽浴上蒸干,再在烘箱中105℃:下干燥1h后,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由此所得的六乙酸肌醇的量乘以0。4167,即为肌醇(C6H12O6)的相应量。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3-03回答
方法一、以公鸡冠为原料 取鸡冠丙酮脱水,粉碎,加蒸馏水浸泡24h,充分溶胀后,过滤,滤渣用蒸馏水反复提取3次,合并滤液,加入100g/L(10%)氯化钠,溶解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搅拌3h,分出水相,再加2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透明质酸,脱水,干燥,得粗品。...
显示全部

方法一、以公鸡冠为原料

       取鸡冠丙酮脱水,粉碎,加蒸馏水浸泡24h,充分溶胀后,过滤,滤渣用蒸馏水反复提取3次,合并滤液,加入100g/L(10%)氯化钠,溶解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搅拌3h,分出水相,再加2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透明质酸,脱水,干燥,得粗品。鸡冠[丙酮]→脱水碎鸡冠[蒸馏水]→[24h]滤液[NaCl,氯仿]→水相[95%乙醇]→透明质酸沉淀→粗品将粗品溶于0.1mol/L氯化钠溶液中,用稀盐酸调pH4.5-5,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搅拌,处理2次,水相用NaOH液调pH7.5,加链霉蛋白酶37℃保温24h,酶解液用氯仿处理2-3次,水相加等体积10g/L(1%)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液,放置沉淀,沉淀物加0.4mol/L氯化钠溶液搅拌解离,离心,分取上清液,用3倍体积的95%乙醇反复沉淀,脱水,干燥即得精品。粗品[0.1mol/LNaCl]→溶解液[稀HCl,氯仿]→[pH4.5]水相[NaOH,键霉蛋白酶]→[pH7.5,37℃,24h]酶解液[氯仿]→水相[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沉淀[NaCl]→上清液[95%乙醇]→沉淀→精制品国外文献报道,用蒸馏水可从鸡冠中提取93%的透明质酸,粗品的回收率在90%以上,总收率高达6%。

方法二、人脐带为原料

       取丙酮脱水脐带碎块加入蒸馏水浸泡24h,提取,反复提取4次,过滤,合并滤液。脐带[丙酮]→脱水脐带碎块[蒸馏水]→[24h]提取液→滤液将上述滤液中加100g/L(10%)的氯化钠搅拌溶解,用稀盐酸调pH5,再加等体积氯仿搅拌处理,待分层后分出水相,同样操作处理2次,然后用稀氢氧化钠调pH7.5,加4g/L(0.4%)链霉蛋白酶,置37℃水浴保温24h,酶解液加等体积氯仿反复处理,然后用3倍体积的95%乙醇沉淀出透明质酸。收集浮于乙醇液上部的纤维状沉淀和底部的粉状沉淀,分别脱水,干燥,即得透明质酸组分I和组分Ⅱ。滤液[NaCl,稀HCl,氯仿]→[pH5]水层[NaOH,链霉蛋白酶]→[pH7.5,37℃,24h]酶解液[氯仿,乙醇]→透明质酸将透明质酸组分I溶于生理盐水中,通过6号垂熔漏斗过滤除菌,用无菌丙酮沉淀透明质酸,过滤,干燥,再溶于适量的无菌缓冲液中,配成1%溶液,无菌分装即得注射剂。总收率为丙酮脱水脐带块的2%。

方法三、皮肤为原料的制法

        Shimada和Matsumura曾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制备法,将冻干的兔皮块,磨碎,丙酮脱脂,加0.5mol/L氯化钠溶液制匀浆,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沉淀,连续溶于浓度递增的氯化钠溶液中,然后溶于0.5mol/L氯化钠溶液中,0.5mol/L氯化钠组分进一步用DEAE-Sephadex层析法纯化,得透明质酸,相对分子量1×104-7.2×104。第二种制法,兔皮块直接脱脂(不冻干和机械粉碎),悬浮于水中,100℃加热提取,提取物用链霉蛋白酶和Dnase处理,经SephadexG-75和Sepharose4B进一步纯化制得。相对分子量1.6×105-1.3×106。两种方法收率近似,第一种方法可能由于机械处理使透明质酸降解。

方法四、羊眼球为原料的制法

       取冷冻的羊眼球用水解冻,剥出玻璃体,融化离心,分出上层清液,加入丙酮,放置,离心,沉淀溶于1mol/L氯化钠溶液中,搅拌,离心。上层清液加入三氯乙酸,离心,分出上层清液,用氯氧化钠调pH至中性,加3倍量的95%乙醇沉淀,再经乙醇、丙酮脱水,置P2O5真空干燥器干燥得透明质酸钠粗品,收率占玻璃体干重的2.8%。将粗品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处理好的漂白土吸附,离心,收集上清液,加入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溶液,得透明质酸钠-CPB复合物沉淀。取沉淀经洗涤,用0.4mol/L氯化风俗进行解离,抽滤,收集清液,加乙醇沉淀,再经乙醇、丙酮脱水,置P2O5真空干燥器干燥得透明质酸钠精品,收率占粗品干重的62%,总收率为1.8%。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3-03回答
1.有机溶剂提取法 根据秋水仙素及其类似物的性质,一般用乙醇、甲醇和苯作为溶剂提取,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消耗溶剂少,但提取率低;也有少数文献用水、氯仿、乙酸乙酯等作溶剂。考察溶剂种类、提取时间及提取方式对中药百合中秋水仙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提取剂为乙醇,...
显示全部

1.有机溶剂提取法   

       根据秋水仙素及其类似物的性质,一般用乙醇、甲醇和苯作为溶剂提取,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消耗溶剂少,但提取率低;也有少数文献用水、氯仿、乙酸乙酯等作溶剂。考察溶剂种类、提取时间及提取方式对中药百合中秋水仙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提取剂为乙醇,提取时间为8h,碱化百合粉能显著改善提取效果,提取率从0.95%提高到1.77%。

2.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提取技术。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不仅可以用于脂溶性生物碱也可以用于水溶性生物碱,该法比常规法提高1~10倍。它同经典的样品处理方法(如索氏提取,液-液萃取等)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快速、高效;(2)选择性好;(3)污染小、耗样品量少;(4)可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现以超临界流体萃取为例来说明其工艺流程:用CO2-SFE提取光菇子中秋水仙素,用76%的乙醇为夹带剂,粒度10目,萃取压力45kpa,萃取9h,秋水仙素的提取率为0.585%。结果表明:夹带剂为76%的CO2-SFE提取率平均提高为回流萃取法的1.25倍,而且萃取时间减少。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2-23回答
左旋肉碱(L-Carnitine)旧称维生素BT,是1905年由俄国化学家Gulewitsch和Krimberg在肉浸汁中首次发现的,1927年Tomita和Senju确定它的化学结构。20年后的1947年,Fraenkel发现黄粉虫等昆虫的生长需要一种存在...
显示全部

       左旋肉碱(L-Carnitine)旧称维生素BT,是1905年由俄国化学家Gulewitsch和Krimberg在肉浸汁中首次发现的,1927年Tomita和Senju确定它的化学结构。20年后的1947年,Fraenkel发现黄粉虫等昆虫的生长需要一种存在于酵母中的因子,当时称之为维生素BT。随后在1952年,美国Illinois州立大学Carter等人确认维生素BT即是左旋肉碱。 

 

                         

                                              图1 左旋肉碱结构式

来自话题:
,暂无简介 2022-02-10回答
内标液准确称取赤藓糖醇约500mg,移入一25ml容量瓶,用水稀释定容后混匀。标准液分别准确称取L-阿拉伯糖醇、半乳糖醇、甘露糖醇及山梨糖醇各约25mg,移人一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定容后混匀。准确量取一定量该液,加入准确的一定量参比标准木糖醇(可得自U...
显示全部

        内标液准确称取赤藓糖醇约500mg,移入一25ml容量瓶,用水稀释定容后混匀。标准液分别准确称取L-阿拉伯糖醇、半乳糖醇、甘露糖醇及山梨糖醇各约25mg,移人一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定容后混匀。准确量取一定量该液,加入准确的一定量参比标准木糖醇(可得自U.S.Pharmacopoeia,12601TwinbrookParkway,RockvilleMI)20852,USA),以获得已知浓度约49mg/ml的标准液。试样液准确称取试样约5g,移入一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定容后混匀。色谱仪用一配有火焰离子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柱用2m×2mm的玻璃柱,填有用25%苯基和25%氰丙基甲基硅氧烷(OV-225或等同品)3%作为液相,硅化硅藻土载体(chromosorbW-HP或等同品)。载气为氮,速度约30ml/min。进样口温度250%,柱温200℃,检测器温度为250℃。然后按下述操作进行色谱分析,记录标准液的相应峰值。相应的保留时间分别为赤藓糖醇1.0,L-阿拉伯糖醇2.77,木糖醇3.90,半乳糖醇6.96,甘露糖醇7.63,山梨糖醇8.43。由木糖醇所导出的响应比与由赤藓糖醇所导出的,三次重复进样的误差应不超过2%。操作吸取上述标准液和试样液1ml,分别放入二圆底蒸发瓶中。各瓶各加内标准1m1,在旋转蒸发器上用60℃水浴蒸发至干。使各干燥残渣溶于1ml吡啶中,再各加醋酐1m1,在回流下煮沸1h,使之全部乙酰化。各取1μl注入色谱仪,并测定相应峰值。然后按下式计算木糖醇的百分含量:100×Ws/Wu×Ru/Rs其中,Ws为标准液中参比标准木糖醇的质量(mg);Wu为试样制备液中试样的质量(mg);Ru和Rs为分别由试样液和标准液所得自内标液的赤藓糖醇所得相应峰面积之比。然后再按水分测得值校正以无水基计的含量(%)。

 
简介 更多
职业: -
学校: -
地区:
成就
回答获得0次赞同
获得0人关注
2021-12-02加入
关注 1 关注者 0
擅长
标签标识1个回答
酶工程1个回答
健康饮食1个回答
水产制品1个回答
调味品18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