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茶是一和圆周饼形的蒸压黑茶包装时每装7块,因此又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又称国茶,是云南普洱茶传统加工制作技艺的一种。七子饼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因每7个饼茶包装为一筒,故称七子饼茶。七子饼茶因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称。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系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圆饼形,每7块包装为1筒,故名。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筛、拣、高温消毒、蒸压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呈圆饼形,直径21厘米,顶部微凸,中心厚2厘米,边缘稍薄,为1厘米,底部平整而中心有凹陷小坑,每饼重357克,以白绵纸包装后,每7块用竹笋叶包装成1筒,古色古香,宜于携带及长期贮藏。
七子饼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武王时期,“巴蜀之地有普茶,其状圆、曰:七子饼茶”,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这是最早的七子饼茶的历史记载。后三国时期,有武侯遗种之说。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滇设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鄂尔泰勒令云南各茶山茶园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成饼,七饼一筐、谓之七子饼茶。并亲自督办,在贡茶上印《鄂尔泰》私宝,进贡朝廷。于公元1732年,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此为有记载的,最早的七子饼茶进贡历史。
一、撬茶
需要准备好茶针或者茶刀等撬茶工具,首先将包装好的茶饼打开,把茶刀从茶饼侧面沿边缘插入。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茶饼就一层一层的撬开了。
二、投茶量
投茶量一定要根据壶的大小和个人的口味来投入,而并不能一味的按照茶叶占壶容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宜这种说法来投茶,不过初期可以按照这个比例来投茶,然后再以自己的情况逐渐增减。
三、醒茶
一般如果是存放时间比较久的普洱茶茶饼,刚撬下来的普洱茶很难发挥其最好的一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普洱茶进行醒茶,这里的醒茶并不是我们冲泡茶叶时,第一道茶汤倒掉时的醒茶,而是将撬下来的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
四、冲泡
在冲泡茶叶时生茶和熟茶的水温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如冲泡存放较久的熟饼要用滚开水,冲泡存放不久的生饼,水温可低一些。经过陈化的普洱茶,第一泡茶汤一般是倒掉(也有人称这一道为洗茶和醒茶),第二泡开始饮用。普洱茶的浸泡时间不宜太长,注入开水30秒到一分钟即可直接饮用,或倒入另备的大杯中存放,想喝时再注入小杯子中细细品味。
普洱茶味道轻微苦涩,但是不会满口,只会短暂停留,而后开始回甘,喉部明显感觉到甘甜的味道,不同茶叶回甘程度和位置也是有一些区别的。
1、撬茶
需要准备好茶针或者茶刀等撬茶工具,首先将包装好的茶饼打开,把茶刀从茶饼侧面沿边缘插入。稍用点力,把茶刀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这样不会把茶饼撬的很散碎。向上用力,把茶饼撬开剥落。再用同样的方法顺着茶叶的间隙,茶饼就一层一层的撬开了。
2、醒茶
一般如果是存放时间比较久的普洱茶茶饼,刚撬下来的普洱茶很难发挥其最好的一面,这个时候,就需要对普洱茶进行醒茶,这里的醒茶并不是冲泡茶叶时,第一道茶汤倒掉时的醒茶,而是将撬下来的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
3、存茶
在存放茶叶时需要选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烧结度比较高、没有异味的旧罐。新制紫砂罐内含有土气与火气,会导致茶品变质出现杂味。当然存放茶的过程中忌异味、潮湿和阳光直接照射。
4、投茶量
投茶量一定要根据壶的大小和个人的口味来投入,而并不能一味的按照茶叶占壶容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宜这种说法来投茶,不过初期可以按照这个比例来投茶,然后再以自己的情况逐渐增减。
5、冲泡
在冲泡茶叶时生茶和熟茶的水温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如冲泡存放较久的熟饼要用滚开水,冲泡存放不久的生饼,水温可低一些。经过陈化的普洱茶,第一泡茶汤一般是倒掉(也有人称这一道为洗茶和醒茶),第二泡开始饮用。普洱茶的浸泡时间不宜太长,注入开水30秒到一分钟即可直接饮用,或倒入另备的大杯中存放,想喝时再注入小杯子中细细品味。
一、生饼、熟饼分开放,散茶比照生、熟制法,存放方法不同。
二、放放置地点以一楼接近地面为佳,目的是茶可以自然和空气接触,借湿度温度醇化。
三、住公寓有品茗间,可放茶。辟茶室存放,不要放除湿机或是冷气机吸干茶的水分,应以自然温度存放最佳。
四、存放空间地点防止日晒或是阳光照射。这也是存放关健。光线对成茶破坏力强大,要小心!
五、茶饼若是一提七片,不宜在外层再包上塑料袋,原来的竹叶片就是茶的守护神,存放只能靠这个, 散茶或饼剥开了,要放入茶罐。
六、茶罐的材质要瓷器、陶器两大类。用瓷罐置茶得留心,熟饼带酸气不宜放入这种容器,应入陶罐较好。瓷罐放生饼为宜;陶罐还分上釉与不上釉。釉的罐保湿度较佳,活性适中,可放入陈茶。不上釉的陶罐转茶性更佳,宜放入新茶!但要注意:吸水性太强也不宜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