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的热导系数与甲烷一氧化碳的热导系数很近,差值比较小,所以浓度比较小就不容易测出
-
看看仪器输出信号(包括工作站设置)有有没有衰减。
-
以下是我的气质联用仪设置的条件色谱条件: RTX-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 ×0.32mm ×1.0μm) ;升温程序:60 ℃保持1 min,以10 ℃/min升至300 ℃,保持5 min;载气(99.999% He)流速1.0mL/min,压力3.4 kPa,进样量1 μL;分流比30:1。质谱条件: 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传输线温度250 ℃;离子源温度200 ℃;质量扫描范围m/z 30~500 。采用 Nist147 谱库及Wiley7谱库进行检索。
-
我家的GC2010直接和计算机相连, 工作站是GC Solution. 根本就没有经过CBM102. 配置有点奇怪啊! GC2010本身有计算机串联接口, 为什么还要用CBM102? GC2010C是GC2010的国产版吗?
-
好久没做过这个了,记得之前做都是在允许的误差以内的,测试过程是根据cpsc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利用PE7300测试,选用第一条谱线。
-
问题是甲醇分离度很好啊,只是响应值很低.
-
我们可以去10ul的移液枪是用水,不知道你那个可否用
-
清洗器皿确实很重要
-
正确的应该是出一个色谱峰
-
FID,FPD等检测器怕水大概是因为它们需要点火才能进行,湿了潮了就点不着火了。TCD是热导检测器,对水也是有相应的,如果水不干,可能会影响热敏元件的感应,产生偏差。ECD是不用点火,对水响应也不强。可是ECD一般都是尽量避免进水样的,怕是水不够纯净污染检测器,又怎么能用水洗呢?!奇怪
-
标样和样品保持一致比较好
-
我们最近也出过两个峰,不知究竟哪个是,原来做的都是一个峰啊,换了一家标准物质,又出一个峰。
-
我没有做过,查了一下,说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在酸性下稳定,在碱性下略有分解,而其合成的原料是氨基磺酸、环己胺及氢氧化钠。我想是不是跟样品的pH值有关系,出两个峰的是不是样品精制的时候没有把碱完全洗掉,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影响了pH值
-
不应该恒温,要看是何种衍生化,反应条件是什么,都要考虑
-
我也比较好奇,? 我记得二氧化硅 好像是呈 双性的, 可以看成氢氧化硅,或者硅酸。在强酸性环境下,它应该是以碱的方式存在吧。 要沉淀是不是应该在中性环境下才能实现?很少测这个元素,不过硅ICP 信号还是很稳定,我没有发现有什么记忆效应。做硅全程 塑料容器,这个元素非常稳定。记住一定全程塑料,包括你的酸不能是玻璃瓶的,要做好,我以前是用苏州晶锐UP级的酸做的。HF最好1%以下,不然很伤ICP-OES,带HF的样品,最好少做,通风不好死人都有可能。HF毒性不低
-
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在HP-INNOWAX 柱子上确实是两个峰,并且随着时间变化,前面的峰会越来越小,后面的峰会越来越大。
-
应该是两个峰的。我做作气质联用和核磁。确认过那两个是转化后的两个异构体,随着时间变化。两个的含量是有一定变化的。
-
看您买的是什么顶空了,现在一般国产的都是半自动,也就是除了载气以外,顶空和色谱是分离控制的,也就是说需要在样品分析之后手动打开色谱工作站以实现同步。进口的一般都是有通讯接口,启动顶空时可同时启动色谱,并可根据需要设置循环时间等。
-
检查试剂干扰
-
中国药典做乙醇量甲醇量的就是用水作溶剂的,做这个重现性非常不好,好在加了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