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汞的工作标液估计要现配现用的
-
这个是个问题,我觉得需要控制高氯酸用量,尽量低
-
重金属消解使用HF,高氯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酸还是比较厉害的,大家平时测试使用频繁吗?
-
ADI值:一日允许摄入量=无毒性量/安全系数;对于不同体中的生物ADI值不同
-
黄酒中这些指标都是不得检出的,查不到就表示为不得检出的啊,准确地说是不得使用
-
1、烧烤。原因:我不解释2、油条。原因:你已知道
-
芳樟醇,C10H18O,具有典型的类似铃兰的花香香气,增香剂
-
慢慢的倒是不好点,再一个温度低点也有关系吧
-
你好像找错地方了吧。哈哈
-
别怕,正常操作下,不会有问题的,既然标准都能告诉你可以做,那你就放心地去做吧,应该影响不大
-
我怀疑是不是真有“甜度”这个可测定的并写入国家标准中的参数和方法。因为甜度是一个主观概念,每一个人的感觉不同,很难量化。但我知道糖度的测定有国家标准。比如:gb8270-1999的标准是使用旋光仪测定甜菊糖甙的标准方法。不同的产品,食品,药品,添加剂有不同的糖度测定标准,但是基本测定方法是一样的。就是使用精密折光仪(一般糖制品)或者旋光仪(天然糖,未消旋产品)进行检测,包括新疆的一红,一白,一黑三大支柱出口产品中的一红,也是使用精密折光仪测定番茄汁的含量,表征糖度的。本公司有幸成为协助该区建立相关检测标准和实验室的先行者和参与者。
-
MPN是100ml里面菌的最可能数,而不是你说的(MPN/g或MPN/mL);平板计数时CFU是菌落形成单位,你写的单位是对的
-
正确认识添加剂很重要
-
是在这报名吗?我想去。
-
本人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后来,重新装了一次色谱柱,就好了。不妨试试。主要是进样口端和检测器端,注意拧紧。
-
你具体要做哪些农药啊?
-
不要打开,索赔就行了。要引起商家的重视。
-
烯酰吗啉检测方法1.分析目标化合物烯酰吗啉(E体)? 烯酰吗啉(Z体) 2.仪器设备带紫外分光光度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仪。3.试剂硝酸银硅酸镁: 在含水5(w/w%)的柱色谱用合成硅酸镁中,按5(w/w%)加入粉碎的硝酸银,充分混合。用时配...
显示全部
烯酰吗啉检测方法1.分析目标化合物烯酰吗啉(E体)? 烯酰吗啉(Z体) 2.仪器设备带紫外分光光度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仪。3.试剂硝酸银硅酸镁: 在含水5(w/w%)的柱色谱用合成硅酸镁中,按5(w/w%)加入粉碎的硝酸银,充分混合。用时配制。4.标准品烯酰吗啉(E体及Z体):含烯酰吗啉(E体及Z体)98%以上,熔点为127℃~148℃5.试验溶液的制备a 提取方法①水果和蔬菜(葱除外):准确称取约1kg样品,必要时定量加入适量水,搅碎混合均匀后,称取相当于20.0g样品的量。加入100mL丙酮,搅拌3分钟后,用涂布1cm厚硅藻土的滤纸抽滤于磨口减压浓缩器中。取出滤纸上的残留物,加入50mL丙酮,搅拌3分钟后,按上述同样操作,合并滤液于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浓缩至约30mL。将其移入预先注入100mL 10%氯化钠溶液的300mL分液漏斗中。用100mL乙酸乙酯:正己烷(1:1)混合溶液洗涤上述减压浓缩器的茄型瓶,合并洗液于上述分液漏斗中。用振荡器激烈振荡5分钟后,静置,乙酸乙酯和正己烷层移入300mL三角瓶中。水层中加入50mL乙酸乙酯:正己烷(1:1)混合溶液,按上述同样操作。合并乙酸乙酯和正己烷层于上述三角瓶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不时振荡、混合,放置15分钟后,滤入磨口减压浓缩器中。再用20mL乙酸乙酯:正己烷(1:1)混合溶液洗涤上述三角瓶,以此洗涤液洗涤滤纸上的残留,重复操作二次。合并两洗涤液于上述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除去乙酸乙酯和正己烷。残留物中加入10mL丙酮:正己烷(3:17)混合溶液溶解。②葱:与①同样操作,残留物中加入10mL乙醚:正己烷(1:1)混合溶液溶解。b 净化方法② 水果和蔬菜(葱除外):(I)合成硅酸镁柱色谱法在内径15mm、长300mm色谱管中注入5g悬浮在正已烷中的柱色谱用合成硅酸镁,其上面再装入约5g无水硫酸钠,放出正已烷至柱上端留有少量正已烷。柱中注入a 提取方法之①所得的溶液后,注入90mL丙酮:正已烷(3:17)混合溶液,弃去流出液。再注入100mL丙酮:正已烷(3:7)混合溶液,收集流出液于磨口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除去丙酮和正已烷。残留物中加入1.5mL甲醇溶解,加3.5mL水。(II) 十八烷基甲硅烷基化硅胶柱色谱法在十八烷基甲硅烷基化硅胶小柱(360mg)中注入10mL乙醇,弃去流出液。再注入10mL水,弃去流出液。柱中注入b 净化方法中①之(I)所得的溶液后,注入15mL水:乙醇(7:3)混合溶液,弃去流出液。注入10 mL乙腈:水(1:1)混合溶液,收集流出液于磨口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除去乙腈和水。残留物中加入水:乙醇 (1:1) 混合溶液溶解。准确至5mL,此为试验溶液。②葱(I)硝酸银硅酸镁柱色谱法在内径15mm、长300mm色谱管中注入5g悬浮在正已烷中的硝酸银硅酸镁,其上面再装入约5g无水硫酸钠,放出正已烷至柱上端留有少量正已烷。柱中注入a 提取方法之②所得的溶液后,注入90mL乙醚:正已烷(1:1)混合溶液,弃去流出液。再注入100mL丙酮:正已烷(3:7)混合溶液,收集流出液于磨口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除去丙酮和正已烷。残留物中加入2mL丙酮:正已烷(1:19)混合溶液溶解。(II)酰胺丙基甲硅烷基化硅胶柱色谱法在酰胺丙基甲硅烷基化硅胶小柱(500mg)中注入10mL丙酮:正已烷(1:19)混合溶液,弃去流出液。再注入10mL正已烷,弃去流出液。柱中注入b 净化方法中②之 (I) 所得的溶液后,注入8mL丙酮:正已烷(1:19)混合液,弃去流出液。再注入10mL丙酮:正已烷(1:9)混合溶液,收集流出液于磨口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除去丙酮和正已烷。残留物中加入1.5mL甲醇溶解,加入3.5mL水。(III)十八烷基甲硅烷基化硅胶柱色谱法在十八烷基甲硅烷基化硅胶小柱(360mg)中注入10mL甲醇,弃去流出液。再注入10mL水,弃去流出液。柱中注入b 净化方法中②之(II)所得的溶液后,注入15mL水:甲醇(7:3)混合溶液,弃去流出液。再注入10mL乙腈:水(1:1)混合溶液,收集流出液于磨口减压浓缩器中,40℃以下除去乙腈和水。残留物中加入甲醇:水(1:1)混合溶液溶解,准确至5mL,此为试验溶液。6.操作方法a 定性试验按下列操作条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必须与标准品的一致。操作条件柱填充剂:十八烷基甲硅烷基化硅胶(粒径5μm)柱:内径4.6mm、长250mm 不锈钢管。柱温: 40℃检测器:波长250nm流动相:水:甲醇(2:3)混合溶液。调整流速使烯酰吗啉(E体)约10分钟流出。烯酰吗啉(Z体)12分钟流出。b 定量试验按标准品上所记载的组成比例制作成烯酰吗啉(E体)和烯酰吗啉(Z体)的标准曲线,根据与a 定性试验相同试验条件所得的试验结果,峰高法或峰面积法定量。c 确证试验按照与a 定性试验相同的试验条件,用液相色谱--质谱仪测定。试验结果必须与标准品的一致。此外,必要时用峰高法或峰面积法进行定量。7.定量限0.01 mg/kg8.注意事项1) 分析值烯酰吗啉(E体)和烯酰吗啉(Z体)之和为烯酰吗啉的分析值。2)烯酰吗啉的标准为E体和Z体的混合物。分别用E 体和Z体的峰面积(或峰高)之和制作标准曲线。
-
这个是根据什么方法或标准实验的?
-
是什么样品?761方法的净化本来就不是很干净如果是标样的话,将衬管灭活后看看石英棉是否灭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