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毛绒面料有多种,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当消费者在选购毛绒面料时,如何选择质量合格的毛绒面料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教教大家集中毛绒面料的分辨方法。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检查毛绒面料质量主要有以下几大要点:1、毛绒密度克重,手感是否柔滑;2、原纱质量及织布质量影响柔顺效果;3、剪毛质量影响毛高;4.染色准确度及颜色亮度;5.观察毛面效果的好坏,即包括毛面效果是否绒密,竖起,柔顺,有无不正常的压痕,波浪纹路,乱毛向等不良现象。
几乎所有的增塑溶胶型油墨出厂时都是浓缩液,厂家、颜色和类型不同,浓缩的程度也不同,有一些甚至是超浓缩的。这里我们将侧重于讨论增塑溶胶油墨,因为大多数的纺织品印刷都使用这种油墨。简单地讲,油墨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PVC(聚氯乙烯塑料)、颜料(色彩)和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
1.PVC
PVC是一种胶粘剂,热熔后使固体的颜料附着在纺织材料表面。它是一种颗粒极为精细的分散树脂,有点象白砂糖。当它与增塑剂或其他类型的添加剂混合后(除颜料以外),成为液态无色透明的物质,涂布后可形成很薄很薄的薄膜。对它进行搅拌,你会发现它比带有颜科的油墨更容易搅拌,而且更容易脱离刮墨刀,粘度有很大的不同,它比带颜料的油墨更适于印刷,也更容易印刷。
2.废料
颜料产生色彩,它被研磨成细小的颗粒后,与PVC和其他添加剂混合。它与透明PVC以及其他添加剂混合的比例决定着色彩的透明和不透明性质。丝网印刷油墨的颜料浓度比四色印刷油墨的颜料浓度要高一些,即便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油墨,由不同的厂家生产,颜料百分比也各不相同,粘度也是如此,因此它们的印刷适性和色彩浓度也相应地有一定的差别。
下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比较:一张印品是用直接从容器中取出的油墨印刷高饱和度的色彩,如兰色或红色。另一张则在同样的油墨中加入等量的透明添加物质,搅拌均匀进行印刷。你会发现对于大多数类型的油墨而言,两张印刷品的色彩是一样的,没有很大的区别。而50%颜料油墨,50%透明添加剂的混合物完全可以满足作业的需求,并使印刷过程更加简单易行,成本也降低了许多。现在再进行一次实验,这次在一份的原始油墨中加入两份透明添加剂。这时颜料油墨只占总量的33%,可以发现这种混合物的印刷适性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而且对于大多厂家的产品而言,色彩仍可以接受。在配置油墨的时候,你必须测试不同厂家的油墨,他们的类型和色相,这是因为有些油墨掺入50%的添加剂后颜色会变淡,而有些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3.增塑剂
生产商用来调配油墨用的添加剂和增塑剂是造成油墨质量差别的主要因素,其中增塑剂是重要成份,多数情况下也叫做还原剂。
在油墨中加入少量的还原剂,会使油墨的粘度降低,以此来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通常在四色印刷的时候是不加还原剂的,而在丝网印刷工艺中,墨点的形成是由丝网上网孔的大小来决定的。如果网孔离开承印物表面,就会使墨点变形,印刷出来的图像变模糊。
在容器中的还原剂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如果你舀起一勺,会感觉它有点象清油,使用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厂家的说明。如果加入的还原剂太多,那么无论你加入多少干燥剂、印刷的速度有多慢、经过干燥器的时间有多长,油墨都很难和纺织品相结合。所以在添加还原剂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有的公司生产的还原剂为可固化的,它是还原剂与PVC以及其他添加剂按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可以起到干燥固化的作用。适量地使用还原剂能给印刷过程带来好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不遵照厂家的使用说明,滥用还原剂的数量,并通过视觉和感觉来评价是否应用合适。当然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使用的剂量不当,印刷出来的图像要么有一种油腻腻的感觉,要么会有一种褪了色的感觉。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往往抱怨产品的质量不行,而忽视了他们在配置油墨时使用了错误剂量的添加剂。
有时人们认为还原剂与稀释剂是一样的,这种概念又会导致另外一个误区。
还原剂与稀释剂有很大区别,其中只有还原剂会减少油墨的粘度,而稀释剂是不会影响油墨的粘度的。
如果在印刷的时候不加还原剂,你会发现印刷出来的印品有明显的油墨堆积,甚至会出现橘皮现象,印品表面很不平整,出现一些小坑。而且当抬起丝网的时候,还会从承印材料上带下部分油墨。而同样的印刷,只是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发现油墨堆积的现象明显减少,丝网抬起时也不会粘连下油墨。
颜料少就意味着枯性小,油墨堆积现象少,而还原剂可以进一步地改善油墨堆积的情况发生。
所谓采购风险,通常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具体来说,如采购预测不准导致物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群体产能下降导致供应不及时、货物不符合订单要求、物料增加、采购人员工作失误、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印刷包装行业与其他生产制造企业一样,在原辅材料采购方面同样存在一定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予以规避来减少损失。
一、规避采购风险的手段
任何事物都有风险,采购风险归根结底,也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和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规避的。主要的手段有:做好年度采购预算及策略规划;慎重选择供应商,重视供应商的筛选和评级;严格审查订货合同,尽量完善合同条款;拓宽信息渠道,保持信息流畅顺;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充分运用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和需求;加强过程跟踪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降低采购风险。
充分利用专业化的信息网站,有助于采购人员更方便、更准确地获取信息,为评判供应商和产品提供依据。同时公司对重要的供应商可派遣专职驻厂人员,或经常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检查。采购应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可采用备选方案及备选供应商,以分散采购风险。至于预算,由于采购预算是基于物料成本及销售预测等数据推算出来的,以接单式生产为主的印刷包装企业应注意一些关键规格原纸能否在要求的时间发货,适当运用MRP系统以及现货结合的方法以减少风险,当接单之后首先了解库存情况,如所需原辅材料没有,确定需要量充分与所有原材料供应商沟通,使供应商清楚配合的方向及要求,然后合理选择的供应商。
二、降低采购风险的关键
企业要降低质量、交期、价格、服务、财务等方面的采购风险,关键的是与供应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注意几个阶段。
首先是供应商的初步考察阶段: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对供应商的品牌、信誉、规模、销售业绩、研发等进行详细调查故障分析与排除,可以派人到对方公司进行现场了解,以做出整体评估。必要时需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对供应商的质量水平、交货能力、价格水平、技术能力、服务等进行评选。在初步判断有必要进行开发后,建议将自己公司的情况告知供应商。
其次是产品认证及商务阶段:对所需的产品质量、产量、用户情况、价格、付款期、售后服务等进行逐一测试或交流。
第三是小批量认证阶段: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小批量的生产、交期方面的论证。
第四是大批量采购阶段:根据合作情况,逐步加大采购力度。
第五是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价:对合作很好的供应商,邀请他们到公司交流明年的工作打算。
三、采购人员不能只考虑采购风险
采购作为连接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窗口和桥梁、公司的输入部门(营销为输出部门)、公司的利润中心,不能只考虑预测和防范采购风险,更应该站在整个公司的角度上,考虑由此对公司制造、物流、财务、营销、质量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核算企业总权益成本,而不只是采购成本,使得整个公司的利润大化、成本低、风险小,从而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对公司的管理进行整合。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提高总体利润率,将风险与损失降至低,可以将采购部门划分为供应商开发小组与采购小组。供应商开发小组主要负责成本控制、风险防范、产品质量与供货商综合能力评估(包括供货商的物流状况、售后服务、公司财力、整体管理能力等);采购小组根据供应商开发小组提供的信息,结合公司的生产状况与需求量进行购买与跟踪订单。
在实际印刷中常遇到实地版印不平实的现象,以往首先考虑印刷压力和纸张的问题,通常在调整印刷压力无法解决问题时,只能换纸,但这样不但增加印刷成本,而且延误生产周期。下面两例中我们通过调整印刷工艺的方法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例1:在实际生产中常遇到30%~50%的品红版与青版叠印的蓝色实地,由于纸质不好常出现红网发花现象,而改用纸质好的纸张问题便解决,很显然纸张是引起此故障的主要原因。但能不能通过对工艺的调整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分析,印刷的常规色序是黑、青、品红、黄。品红网要叠印在刚印的青色实地上。为防止反剥,于是降低了品红墨的黏性,加大了青墨的黏性,问题仍没有解决。虽然改用进口墨效果好些,但还是不理想。后经分析,由于四色机是湿湿叠印,在湿的实地上叠印另一色墨时,转印效果差,油墨转移率低,试着将品红和青的印刷色序调换,先印品红网,这样品红网可向纸张转印,转印率达到,而青版实地有一半以上的面积也可直接转印在纸张上,这样印出的印刷品果然非常平服,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即使换用质量差一点的纸张也能印实了。
例2:一次,使用150g/m2胶版纸印书封面,其版面有大面积青版实地。在找规矩时用的是铜版纸,实地非常平服,而改用150g/m2胶版纸时实地发花现象严重,加大印刷压力也无效,显然是胶版纸纸面粗糙、亲墨性差所致。由于青色在第二组,纸张亲墨性差,与油墨结合不牢,印上的青墨会在后两组橡皮布上反剥下来一部分。那么单印青墨会不会印平服呢?我们将机器其余色组离压,只印青色,结果印出的实地非常平服,于是我们调整了印刷色序,将青版放在了后一组,印刷发花故障排除。
通过以上两例故障的排除,发现印刷色序对油墨转移影响很大,特别是多色印刷湿湿叠印,根据不同的活件灵活调整印刷色序是非常必要的。
规格(mm)
每米重量(g)
每公斤长度(m)
每卷长度 (m)
断裂拉力(N)
12.0×0.5
7.3
138
2740
2450
12.0×0.6
8.8
115
2280
2950
12.5×0.6
9.2
109
2180
3050
13.0×0.65
10.3
98
1940
3450
16.0×0.6
11.8
85
1700
3900
16.0×0.7
13.5
74
1480
4550
16.0×0.8
15.5
64
1280
5200
16.0×0.9
17.5
58
1140
5850
16.0×1.0
19.2
52
1040
6500
19.0×0.8
18.5
54
1080
6200
19.0×1.0
23.3
43
860
7800
25.0×1.0
30.3
33
660
10500
25.0×1.2
35.7
28
560
12000
机动绞磨,柴油机动绞磨,汽油机动绞磨
制动:
有自动夹刹及离合传动联锁刹两种制动装置,在正、反方向均起制动作用。
手摇装置:
绞磨机在工作过程中,若遇原动机发生故障,被吊物在不上不下的情况下,可拨动手摇装置,将被吊物继续吊起或放回地面。
机动绞磨,柴油机动绞磨,汽油机动绞磨
润滑方法:
绞磨机变速齿轮箱内各机件采用机油渗润,外轴承用黄油。
开机前,必须先打开绞磨机传动离合器,并把前后变挡杆拨至空挡位置,然后才能开机。
拨动离合器时,动作应快捷,否则联锁刹车不起作用,形成增加自动刹车棘爪之冲击力。在开机时不宜过于用力,至皮带轮能带动输入轴转动不致走滑即可。
变档时必须打开传动离合器,否则,会损坏齿轮,变档后应检查变档是否牢合,以防发生跳挡现象。
观点
对于大量新股业绩集中变脸的现象,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
上海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高管表示,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前都会进行报表修饰,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上市融资和原有股东高价减持。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夏草表示,这些业绩明显下滑的公司可能是由于包装过度导致,至于是否也有财务造假事项须进行进一步研究,但这种行为本身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特别是广大不明真相的中小散户的权益。
财经评论员侯宁表示,前几年就出现过很多公司上市以后业绩变脸的现象,被投资者称为恶意圈钱。一旦包装过度,就成了财务造假,危害也更大。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表示,沪市发行的大部分是优质的大盘股,业绩表现比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而深市中小板基本上都是创业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业绩稳定性不如大盘股,这可能是沪强深弱的客观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方俊
1.PCB油墨价格不断下滑
随着我国在世界上PCB地位的上升,国内PCB价格几年来连续不断地下降了4~5倍,中小企业受影响深。在PCB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印制所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相应降价,跌价情况基本和PCB下跌相当。
2.光成像抗蚀抗电镀油墨的应用普及
鉴于现在光成像抗蚀抗电镀油墨价格低于干膜(约2~3倍),且利用率高达95%以上,而且无需增加任何设备及厂房的投资,所以在近几年中不少厂家迅速由使用干膜改为使用光成像抗蚀抗电镀油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生产周期缩短,许多多层板厂也用此油墨来完成内层板的加工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些大型的双面板制造厂还采用双面滚涂后进烘道的自动线生产方法,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此墨的应用基本普及到了中小企业。随着香港和台湾印制板厂的内迁,一些先进的涂布方式(如:喷涂、静电喷涂、浸涂等)也传入中国内地,对光成像抗蚀抗电镀油墨的应用和推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网印抗蚀油墨的商品化
油墨商们看到中国PCB油墨市场的强大商机,不久就推出了多种型号、不同性能的网印抗蚀油墨,形成了印制板的油墨市场。香港、日本、美国也以速度将本公司的PCB网印抗蚀油墨推向我国,并建立合资公司,这些品牌油墨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的特点是在褪墨这一工序中有了很大的改进——去墨采用碱溶的方法,省去了溶剂清洗和溶剂带来的污染。
随着电视机板和录音机板的增多,UV固化型抗蚀丝印油墨问世,明显加快了PCB板的生镀油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生产周期缩短,许多多层板厂也用此油墨来完成内层板的加工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些大型的双面板制造厂还采用双面滚涂后进烘道的自动线生产方法,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此墨的应用基本普及到了中小企业。随着香港和台湾印制板厂的内迁,一些先进的涂布方式(如:喷涂、静电喷涂、浸涂等)也传入中国内地,对光成像抗蚀抗电镀油墨的应用和推广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