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盖碗式,乃近代饮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宫府,下至民间,都以盖碗饮茶,清朝康熙年间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最足以代表这种茗饮方式。
二、是茶娘式,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即以大茶壶冲泡分饮,乾隆年间画家丁观鹏所绘的"太平春市图"最能表示此种饮茶方式。
三、是饮茶法则是功夫茶法,主要流行于闽南广东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藏于茶壶之中,放置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岩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挥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黄大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
当地人俗称黄大茶:“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这是茶文化中运用夸张手法之一例,生动形象。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中国诸多茶类中确实少见,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它说明制造黄大茶的鲜叶原料长势好,梗长叶肥,内含物丰富。前些年一些茶区也仿制黄大茶,但因外形缺少“大枝大叶”,故而难以“鱼目混珠”。
水水金龟,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植株高大,树枝半张开,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片长7.2厘米。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或平,叶缘平或微波,水金龟身平或稍内折,叶尖渐尖或骤尖,叶齿稍锐浅密,叶质较厚脆,制乌龙茶,汤色金黄,叶底软亮,品质优。
水金龟皮色灰白,枝条略有弯曲,枝干着生角达70度,枝叶着生角70-80度,叶长圆形,质薄而脆,叶平展,翠绿色,有光泽,叶缘略起波状,叶尖稍钝,叶肉隆起,主脉稍粗露,侧脉细而显露,8-10对,锯齿深而疏,21-29对不等,叶缘斜向上生。
成品茶特征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明亮。